錢亮
摘 要 經過多年的實踐,在傳統做法的基礎上,創造出了較為獨特的課前演講的實施方法,深受學生的歡迎,并取得較好的效果。課前演講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生物學現象,并且能夠培養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計算機應用的能力,團隊合作的意識等。
關鍵詞 課前演講 生物學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志碼 B
課前演講在語文、英語、政治、歷史等多門文科學科的教學中被使用,而在生物學教學中實施課前演講的學校卻鳳毛麟角。筆者所任教學校的初中生物教學中一直堅持安排了課前演講這個環節,并且已實施了多年。在我校傳統做法的基礎上,筆者創造出了較為獨特的課前演講的實施辦法,深受學生的歡迎,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 生物課前演講實施的原因
生物課在家長和學生的眼中可能被認為是一門副課,不重要,只要考前背一背就能應付考試。要真正讓學生喜歡生物這門學科,喜歡上生物課,需要教師努力抓住每一個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實施生物課前演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 可引導學生更加關注生活中的生物學現象,把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演講的選題貼近生活,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生物課堂學習的聽課效率。② 可培養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現在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很多,可以從科學雜志、網絡上搜集大量信息,但是如何把如此多的信息進行有效地整合,篩選演講時最需要的材料,按照自己的邏輯順序進行排序,注意選擇同學感興趣的演講方式,這對準備演講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鍛煉。③ 可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的能力。現在網上的資料很多,學生需要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才能從網上搜集所需要的材料。學生在準備生物課前演講的過程中,計算機應用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④ 生物課前演講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些學生比較內向,不善于表達,生物課前演講可以讓他們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自我,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好的鍛煉機會。⑤ 可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因為演講采用幾人一組,無論是搜集整理資料,還是上臺演講,都需要學生之間的密切配合。
2 生物課前演講實施的具體措施
2.1 傳統的做法
(1) 教師根據蘇教版教材,每學期都會在第一節課規定本學期演講話題的范圍。例如蘇教版七年級上冊教材主要圍繞植物學內容展開,教師安排學生演講的話題是植物學,例如可以是你喜歡的一種植物,也可以是校園中常見的植物,或者是自己家里種的某種植物;七年級下的演講主題是人體的八大系統,學生們都當起了小醫生,緊密結合實際生活,演講很有成就感;八年級上的主題是動物學,學生對動物世界很感興趣,介紹了自己喜歡的動物;八年級下的主題是生物技術、生物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通過學生演講,引導學生關注最前沿的生物技術和全球生態系統問題,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層更好地教育引導學生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 演講要求兩個學生配合,時間不超過5 min。
(3) 演講完之后由教師做點評。
2.2 經過多年的探索,創造出較為獨特的課前演講
(1) 安排演講的主題為“生活中的生物學”,也可以是“生物和生活”,學生隨機抽簽,組成以6人為一個單位的學習小組。演講可以是一個情景劇的表演,可以是一個自己開發的實驗,也可以是一個調查報告等。
(2) 演講時要求6個學生密切配合,學習小組可以派代表匯報。每次演講的時間不超過5 min,演講要求半脫稿或全脫稿。演講結束之后,演講者要提出1~2個小問題,問題的答案就來自演講的內容。
(3) 每次演講完后由學習小組組長介紹本小組演講的設計思路及各小組成員的分工,并請其他學生進行簡單的點評(1 min之內)。點評完之后,教師就學生的點評再做一些評價。
(4) 每個小組演講結束之后,需要完成教師制作的一張演講表格,填寫每個小組成員在本次演講中的具體分工以及本次演講的創新之處。并且要求學生進行反思,反思可以是自我感覺比較成功的地方,也可以是不夠完美需要改進的地方。
案例:錢伊蒙學習小組設計的探究實驗。
(1) 課題: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以對種子萌發與成長的影響為例。
(2) 探究過程。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假設依據)——實驗——得出實驗結果——進一步追問(查閱資料)——得出結論。
提出問題:廢電池是否對種子萌發或者生長產生影響?
作出假設:廢電池會使種子萌發率降低,并對生長產生負面影響。
假設依據:廢電池內含汞、銀、鎘等重金屬,而重金屬會對環境造成危害。
(3) 實驗步驟:
① 將1節廢棄的5號電池弄碎,浸泡在清水中2~3天備用,也準備好適量的清水。
② 將300粒綠豆平均放入6個杯子中,每杯各放50粒綠豆,每個杯子的綠豆上面里蓋一塊布。
③ 將裝有綠豆的6個杯子分別標上數字,1、2、3號杯子是實驗組,4、5、6號杯子是對照組。(注意:實驗組和對照組用的種子的種類、大小、數量、新鮮程度及其它影響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均應相同。)
④ 往1、2、3號杯子各倒入廢電池浸出液1勺,往4、5、6號杯子各倒入清水1勺。
⑤ 4天后觀察實驗結果并計算種子的發芽率。
(4) 實驗結果:
(5) 對實驗的分析
實驗組的種子發芽率平均為59%,而對照組的種子發芽率平均為60%,兩者數值約等。
從本實驗來看,廢電池浸出液沒有影響到種子的正常萌發,沒有降低種子的發芽率;而從種子的生長狀況來看,實驗組的種子比對照組的種子矮小了一點,但無明顯差別,與假設不相符。
(6) 對實驗結果的追問
我們產生了疑問:既然廢電池對種子萌發與生長沒有負面影響,那為什么說廢電池對生物有害?還是我們的實驗出了差錯?所以,我們就檢查了實驗的每一步和查找了有關資料。原來,廢電池對種子產生危害需要一定的時間,其變化一般先是土壤變質。植物在這樣的土壤中,重金屬被植物的根系吸入植物的體內,直接扼殺了植物的生命。
(7) 得出結論
廢電池里面含有多種化學物質,如汞、銀、鎘等重金屬。這些重金屬不僅對種子萌發和生長產生危害,對任何生物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
3 生物課前演講實施的效果
生物課前演講的實施達到了筆者初步預設的效果,通過改進之后的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的演講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學生在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方面、應用計算機方面、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實驗設計能力、分析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團隊合作的意識也有所增強,對生物學的學習興趣也更濃了,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生物學素養。
總之,課前演講是一種提高學生生物學學習興趣的有效平臺,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筆者將進一步深入研究生物課前演講,力求讓它在生物學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