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月清
從教二十年來,感覺現在的農村初中學生與二十年前的學生相比,求知欲望減弱了許多。典型的例子是在老師講解一道大多數學生不會的難題時,學生的表情是淡淡的、冷漠的。對于有責任心的數學教師來說,必須讓盡量多的學生喜歡數學課,開心、輕松地學到數學知識。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認知情感
傳統的數學課往往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很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取知識。教師空洞的說教,冷漠的態度,輕率的訓斥,以及談話時緊張的氣氛和不適宜的時間或地點,等等,都不利于打造快樂課堂。另外,我們的教學對象是農村初中生,他們有嚴重的自卑感,與人的溝通能力較差,對老師更有一種仇視心理,在教師“冷若冰霜”的臉龐下,變得越來越膽戰心驚。要消除這些障礙,必須掌握設計和運用溝通語的技能,師愛是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金鑰匙,也是教師智慧和教學藝術的重要源泉。教師只要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多給學生愛,就可以在不經意間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其實學生最喜歡的老師往往是常常面帶微笑的老師,老師朝他們微笑,換來的是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良好的課堂氛圍。
教師要帶著微笑上每一堂數學課,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實施愉快教學的前提和基礎,也是諸多人際關系中的主導因素。師生關系好,學生愛老師,就會“愛屋及烏”,愛其所教的學科;師生關系好,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高,就會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應,教師傳遞的各種信息就會在學生頭腦里形成一種“易接受”的優勢;師生關系好,學生的崇拜度高,教師的模范言行、治學精神都給學生以感染。在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創新精神,平等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同時教學中教師親切和藹的表情、幽默有趣的話語都會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心境,激發其強烈的求知欲,自覺實現教學過程中默契配合的最優化。
二、精心設計課堂,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利用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識規律,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種手段誘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顯得十分重要。例如在引入二次函數概念時,一定要用日常生活中的最大或最小值來引出,學生很有興趣。用一根長一米的鐵絲圍成一個矩形,長和寬分別是多少時,面積最大?可能有學生能猜出答案,但是他說不出理由。這時就可以告訴學生:在學了二次函數的性質后就可以知道答案和理由了。還可以進一步用一根長一米的鐵絲圍成兩個正方形,如何圍才能使兩個正方形和面積最大?這時,學生連答案都無法猜測了,這樣的引出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二次函數的興趣及必要性和重要性。
2.通過合作交流,讓學生在互動中激發興趣。
討論交流,合作學習是在學生獨立學習,并對所學知識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討論或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問題,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它是現代學習的重要方式,它不僅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更能激發學生樂學愛學的興趣情感。同時,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合作交流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形式。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師應將生活中的教育資源與書本知識很好地融合起來,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我是這樣設計“圓與圓的位置關系”這節課的:每個同學課前都準備好兩個圓形紙片,課堂上,四位同學為一組,探索圓與圓共有幾種位置關系?如何給每種關系取合適的名稱?給了學生十五分鐘后,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演示每一種位置關系的圖案,并給出相應的名稱,學生的興趣濃厚,積極性很高,在經過爭論、比較后,確定了五種位置關系及標準的名稱。統一結果后,老師又有了新的問題:進一步探索每種位置中的數量關系。學生又開始思考、爭論了。這樣的一堂課上,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而且學到的五種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3.用精致的口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們要敢于突破以前的教學模式,以快樂為主線,用心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中。學生喜歡口訣,因為口訣容易識記,所以我們要投其所好,在上課時把數學中的規律用簡潔流暢的口訣表達出來,這能讓學生記憶深刻。數學復習課在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既能加深學生對舊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對知識形成系統的認識,及時查漏補缺。然而,它又不像新課學習,給學生以新鮮感,反而會讓學生產生疲倦感。所以我在教學《用適當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時,這樣設計:在復習一元二次方程四種解法的基礎上,精選了6道解方程的習題(直接開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各有一道),讓學生解答,然后師生共同歸納。為了讓學生透徹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種解法及解題步驟,為此,我編了一首將四種解法和步驟融于一體的口訣:“首先考慮直接開平方,因式分解不平常,二一一偶常配方(二次項系數為l,一次項系數為偶數),求根公式萬能王。”學生認為這是一個好辦法,學習熱情也被激發出來。
三、積極評價,成功鼓勵
每次受到表揚的學生都能很開心地面對下一個問題,相反受到批評的學生則是把頭低得很低,這兩類學生上課的效率可想而知。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要對每個學生都做到積極評價和鼓勵,讓他們在數學的海洋中盡情歡快地暢游。我們要在課題設計中,注意創設問題的多向性,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在其他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進步,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喚起自己的自信。如解題接力競賽活動,每個小組出四名同學,先讓基礎最差的學生去做,然后讓其他學生依次接著完成,錯了的要先訂正,然后才能接著做下一步,最后教師再評出哪個小組完成得又快又好,還要適當表揚進步的同學。這樣,他們的積極性都很高,都能同心協力地朝目標前進。
“放歸林間自在啼”,快樂教學法作為一種教學模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個學生的智能都得到很好的發展,既能減輕學生的負擔,又能實現師生之間最佳的雙邊活動。所以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發展,數學教師應該勇往直前、大膽摸索,虛心接受實踐的檢驗,與時俱進,為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多做嘗試,讓他們都能“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師生共同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人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