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華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社會步入信息社會,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正改變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工作與學習方式,也給教育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和改革機遇,現代信息技術教育使學習資源由傳統的以課本為主的材料擴充變為更豐富的多媒體和網絡資源。如何將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資源整合,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學融為一體,著力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突出課堂教學的創新內涵,是時代賦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歷史使命,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一、積極觀念轉變,增強整合意識
信息革命的浪潮加速學校教育的“技術化”,使得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條件日趨成熟。我國教育行政部門適時提出要把現代教育技術當做整個教育改革的“制高點”和“突破口”來抓。因此,新世紀的教師應深刻認識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應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和最新科技知識,學會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選擇和設計各種教學軟件,以全新的視野審視當前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大趨勢,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從而更好地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具體學習內容:(1)學會硬件使用,如實物投影儀、計算機、VCD-DVD機、MP3-MP4電子播放器等;(2)掌握幾種常見應用軟件的使用,如Word、Excel、Powerpoint、Photoshop等;(3)學會上網沖浪、聊天,通過瀏覽網頁查找或下載資料,建立自己的郵箱,進行網上交流與課件制作實現資源共享。在這一過程中,各學校要為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者提供指導和支持,選送熱衷課程整合的骨干教師學習和進修,然后以他們在課程整合實踐中的示范、榜樣和言傳身教,帶動全校的課程整合行動。
二、運用媒體創境,有效教學設計
實踐表明,強化媒體與課程資源的有機整合,運用媒體創設情境,精心教學程序設計,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在英語教學中,My favourite fruit一課的教學內容是教授水果(fruit)類的單詞,具體教學時,可運用動畫猜謎的方式導入新課:動畫呈現水果類的謎語,如:I’m a kind of fruit.I look like a moon.Monkeys like me very much.(我是一種水果。我的樣子像月亮。猴子們非常喜歡我。)讓學生根據提示猜出banana(香蕉)這個單詞。此時,通過猜謎結果,揭示本課主題——fruit(水果),隨即復習已學過的水果類單詞。
又如在政治課堂教學中,一位老師教學《新中國的政治建設》一課時,巧妙地選取電影《開國大典》和電視專題片《世紀中國》中的部分歷史片段與史料,創造性地將“歷史場景(影視資料)、師生合作、共同探究”有機結合,開創了歷史教學的新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音樂聲結束的時候,教者模仿毛澤東湖南湘潭味十足的口音復述《開國大典》中那句震撼世界的話語:“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由此過渡到本節課的教學——新中國的政治建設,使學生以極大的熱情參與本課的教學。
再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學欣賞《藍色多瑙河》一曲時,教者可運用媒體創設情境,在華麗優美的旋律聲中,引導學生欣賞多瑙河的粼粼波光和沿岸的瑰麗風光,以及大型管弦樂隊演奏該曲的畫面,讓學生深受心靈的震撼,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分析講解作品的曲式結構、調式和主題,使學生輕易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如此形象直觀設計,把形象與音樂完美結合,使學生產生如臨其境之感,并通過教者的教學引導,輕松地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難點,較好地理解歌曲所體現的藝術風格,有效地促進學生對音樂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三、整合網絡資源,開展研究學習
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睂嵺`表明,開展“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充分利用交互性網絡學習平臺,可為學生營造虛擬和現實相結合的類似真實的研究性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索,不斷提高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
以語文研究性學習為例,教學課文《莫高窟》時,筆者在充分搜集素材的基礎上,精心設計了“學習目標”、“精讀品味”、“研究天地”三大網絡教學版塊。如在“精讀品味”版塊中,筆者將課文內容、著名學者的精美散文、有關莫高窟的歷史、傳說、典故等文字資料與相關的圖片、影片等內容進行有效鏈接,通過設計“超媒體”的閱讀方式,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體驗品讀的場所。又如在“研究天地”版塊中,著重指導學生在品讀課文的基礎上,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一步研究,學寫研究報告,為學生提供研究的策略和展示的平臺。
總之,教育技術與各學科的課程整合是教育教學的大趨勢,必將徹底改變現有教育教學的過程與模式。作為新世紀的教師應積極投身這一洪流,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正確處理現代教育技術和課堂教學的關系,爭做課程改革的排頭兵。需要注意的是,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在實踐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待我們在具體工作中解決。
參考文獻:
[1]霍斌.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小學生創造力發展[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0(01).
[2]張萬超.現代教育技術與中小學課程整合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05).
[3]張錄.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J].吉林教育,2010(01).
[4]薛亞賓.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高校創新人才[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