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玲
摘 要: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展開的教學交流和互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指導者、參與者和組織者,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指導作用,積極引導、組織、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小學數學教師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搞好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教學改革 自主探究
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時代的腳步已經進入了21世紀。在新的世紀里,科學技術可以說日新月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下培養起來的人才有著豐富的知識素養。但是,由于傳統的教學理念下不注重對學生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造成傳統課堂教學下培養起來的人才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這對于現在社會對人才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要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種對比直接影響學生的未來。可以說,不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孩子在將來的就業中會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也為了能夠培養社會隨需要的優秀人才,現在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與教學方式方法必須進行有效的變革。這正能夠體現教育是為社會發展服務的理念,所以新課程教學理念取代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新課程教學理念要求改變傳統教學中只注重學生知識學習,不注重學生能力培養的傾向和事實,要求廣大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展開知識的教育,更要對學生進行能力的培養。改變這一教學理念的重要方面就是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的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
在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成績,往往在課堂教學中采取高壓政策,把教師塑造為絕對的權威,學生只能夠被動接受。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感受和質疑不被教師所重視,教師一味地強調學生的接受性學習。長此以往,造成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性下降,學習興趣低下。課堂教學形成了“一言堂”的局面。教學效率是低下的,不能達到提高教學成績的目的。不僅如此,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被動地接受性學習,這樣的學習狀態讓學生產生了抵觸情緒,違背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規律,不利于學生知識學習和能力的培養。
可見,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具備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條件及環境。究其原因,是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定位出現了問題。這樣的定位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新課程教學思想指出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展開的教學交流和互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指導者、參與者、組織者,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積極地引導、組織、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
二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搞好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下面我結合這些年來,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實踐中的一些經驗教訓,談談對這方面的認識,希望對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有所幫助。
(一)更新觀念,積極探索。
新課程教學改革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的關鍵。小學數學教師積極地實踐新課程教學改革義不容辭。在這樣的要求下,廣大小學數學教師要勇擔重任,積極地學習和交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積極探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新課程改革和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要實施新課程改革,教師的理念更新是關鍵,現在各級各類教育主管部門都在積極開展不同層次的教育教學改革培訓工作。讓老師們通過主題講座、網上學習、交流培訓、事跡報告等形式,給一線教師開展培訓工作。教學改革培訓的效果不僅取決于培訓舉辦的質量,更取決于教師的學習態度。廣大小學數學教師要本著高度的責任感和危機感,積極主動地進行觀念更新,并在教學實踐中積極主動地實施和變革,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合格教育工作者。
(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要以新課程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工作,積極地采取措施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具體教學中,首先,教師要改變過去的教師形象,以和藹可親的教師形象展現在課堂上,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覺得教師是自己的良師益友,有什么事情或疑問可以進行交流探討。其次,教師要采取激勵策略開展教學,多鼓勵學生的優點,鼓勵學生的質疑,鼓勵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交流互動;課堂教學中形成熱烈的氛圍,充滿學生和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讓學生的學習自然而輕松。最后,教師要通過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進而產生一探究竟的沖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答案。
(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保證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數學新課程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不是要忽略教師的指導作用,恰恰相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必須以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為前提條件。因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果缺少了教師指導作用的發揮,就會使得課堂教學失去方向,談不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新課程教學理念強調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