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民
摘 要: 本文是在葉圣陶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圍繞本校開展的“活動前置式教學法”的關鍵環節,努力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抓手,為思想政治課效率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 習慣養成 互動釋成 歸納提升
一、自學指導:抓住習慣養成
我校推行“活動前置式教學法”的主要目的是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并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改善課堂中教與學的關系,使課堂成為“學堂”,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交流、表達中分享智慧、啟迪思維。因此,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就成為課堂改革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課前的自學指導是我校推行“活動前置式教學法”著力研討的第一個關鍵點。
“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教育如扶孩子走路,雖小心扶持,而時時不忘放手也”,葉圣陶先生的思想啟迪教師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教給學生主動學習的本領,最終達到學生不依賴老師也能自學的程度,從而成為具備終身學習力的現代公民。
1.重視學生精讀教材習慣的培養。要培養學生的好習慣,教師先要有好習慣。政治組老師商定備課班準備好第一周的導學案,以后每周五準備好下一周上課要用的導學案,確保學生課前自學有導學案的指導。我們確保每節課提前兩分鐘到教室門口候課,預備鈴響后準時走進教室進行課前檢查。檢查學生自主學習情況:一看教材標記,基本概念、原理、關鍵詞是否做好醒目標記,重點知識旁邊是否有簡潔的文字提示;二看導學案,學生是否完成老師預設的問題,在疑難處是否標好問號,學生向老師提出的“每課一問”是否有質量。每節課我們都堅持這樣做,由于老師重視,評價及時,學生慢慢就養成課前認真精讀教材,養成課前自學習慣。
2.重視學生認真做筆記習慣的培養。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我校孫德勤老師開發的“問答式學本”。問答式學本是通過學生的“問—答”這一學習過程,將具體的問和答整理下來形成的筆記本。我們要求學生的問答式學本統一版式,左邊三分之二記錄答案、知識結構、實例或錯題,右邊三分之一記錄問題、分類和索引。書寫的要求是簡潔明了,工整端正。知識結構的整理采用思維導圖法和圖表法,簡潔、醒目、重點突出。
⒊重視學生提問和表達習慣的培養。我校實行“334”式學業成績評價法,即平時成績占30%,期中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40%。我們對平時成績的考核主要依據兩個方面:一是“每課一問”的表現情況,二是課堂表達的情況。每課一問如果有深度,經過學生的思考,我們會在記載本上打一顆星,一學期達到10顆星就是滿分。同樣,學生在課堂上大膽交流,表達自己的見解,不僅可以收獲掌聲,而且可以獲得加星獎勵。
葉圣陶先生告誡我們,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為習慣,只要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體,好的方法才能隨時應用,一輩子也用不盡。
二、互動釋疑:圍繞主題,抓住主線
在課前導學案的設計過程中,我們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圍繞主題,抓住主線”。課堂教學過程和導學案的設計是一體化的,課中導學的靈魂理應是“圍繞主題,抓住主線”,這是實現高中政治課堂轉型升級的第二個關鍵點,是對教師素養的最大考驗,是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突出表現。
1.設計理念。建構主義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知識的主動建構。葉圣陶先生指出,兒童自有學習的需要和潛能,教育要創設適合兒童的情境,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基于以上認識,我們整合教學三維目標,并在主題目標的統帥下,設計“情境—問題—知識—答案”為范式的教學主線。這一教學主線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自主地進行知識的整合與建構。
2.典型案例。學習經濟生活市場配置資源這一框內容時,我們將主題目標確定為:掌握資源配置的手段,市場調節利弊及市場秩序等知識,培養整合知識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樹立市場經濟觀念。情境問題:陽澄湖大閘蟹因其品質好,生態養殖利潤很高。蘇北某地蟹農利用優質水資源,開展大閘蟹養殖,利潤豐厚;巨大的利潤吸引周邊養殖戶紛紛改行養殖螃蟹,造成螃蟹大量上市,價格急劇下跌,變成傷心蟹;同時陽澄湖地區一些不法商人從外地大量運進螃蟹,在陽澄湖洗一個澡,冒充陽澄湖大閘蟹出售,被稱為“洗腳蟹”。問題一:蘇北蟹農根據市場行情養殖生態蟹,獲得豐厚利潤,反映市場調節有什么優點?問題二:養殖戶盲目跟風,造成螃蟹豐產不豐收,反映市場調節有哪些弊端,會帶來哪些危害?問題三:不法商人用“洗腳蟹”冒充陽澄湖大閘蟹高價出售,說明我們應該如何規范市場秩序?
3.實施意義。“圍繞主題,抓住主線”進行整治教學,立足問題,上溯情境,下聯知識,在探究和建構中開展學習,實現了生活邏輯和知識邏輯的統一,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歸納提升:注重聯系,形成體系
葉圣陶先生談語文學習方法:“所謂學習方法,無非是參考、分析、比較、演繹、歸納、涵泳、體味、整飭語言,獲得表達技能這些項。”雖然談的是語文的學習方法,其實對于政治學科的學習同樣適用。我們在采用“問答式學本”進行知識總結時尤其關注知識的歸納、對比、聯系。
1.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思維導圖是英國學者博贊創立的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它的特點是圖形代替文字、關鍵詞代替句子,采用醒目的色彩,人的大腦對于圖形的識別能力高于文字,關鍵詞的采用使重點更突出,而不同色彩的使用更刺激人的感官。正是這些特點使思維導圖成為知識之間建立聯系的有效工具。
2.利用表格進行對比和聯系。在政治課教學時利用表格對知識進行歸類、對比、聯系非常常見。在新課教學中采用表格的目的是對知識進行歸納,使知識的呈現方式系統化、簡潔化,一目了然,重點突出。例如在教學公司的組織機構時,通過列表讓學生非常明了地了解股東大會(董事會)、總經理及其助手、監事會三個部分的性質和職能。隨著教學的深入,知識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廣泛,我們開始重視引導學生利用表格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對比。例如在教學人大代表的權利這個知識點以后,我們要求學生列表比較公民的基本權利和人大代表的權利,讓學生明白人大代表享有的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和質詢權等權利普通公民是沒有的,人大代表的權利是法律賦予的職務權利,與人大代表的職責相對應。
葉圣陶先生認為:“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教育過程是引導學生自己學習,學會學習,以致堅持終身自學的過程,教育就是教人自我教育,同時教學相長,互相教育。”我們在推行活動前置式教學法的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目標達成為主旨”的四主原則,堅持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正確處理“教”與“學”二者的關系,這與葉圣陶先生對教育的過程和本質的認識是一致的,符合教育教學的規律。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徐華.試論葉圣陶習慣論思想的當代價值及其實踐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5(1).
[3]孫德勤.高中地理簡答式“學本”的設計和運用[J].地理教學,2013(20).
[4]顧敏芳.以葉圣陶教育思想為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