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智
摘 要: 少年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國家對于運動員的培養要從少年兒童中進行選材培養,針對他們開展科學的、有針對性的訓練,充分挖掘其潛能,為他們將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 少年兒童 田徑訓練 訓練方法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體育事業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一系列事實證明,我國正從一個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其中,田徑項目在我國獲得一定發展,在有些田徑項目中我國取得一定成績,但總體看與歐美國家還有一定差距。
體育運動作為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從兒童時期抓起,這樣我國的田徑水平才可能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才可能趕超世界水平。到目前為止,少兒早期專項化訓練的現象不是日趨減少,而仍是一種普遍現象。少年兒童運動員田徑訓練是多年訓練的一部分,對其進行科學訓練對運動員今后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多訓練培養高水平運動員,教練員必須了解少年兒童運動員訓練的特點,做到有的放矢,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預期目標。那么,如何搞好少年兒童的田徑訓練工作呢?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建立廣泛的運動技能與掌握多種運動技術
少年兒童可塑性強,應在該時期為掌握扎實的運動技能奠基。這一時期的訓練,應該以建立廣泛的運動技能和掌握多種運動技術為訓練的核心內容,這樣才有利于少年兒童打下牢固的身體訓練基礎和運動技術基礎。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切勿目光短淺,追求短期效應,即不能為了盡早獲得較好的專項成績,急于求成而壓縮全面訓練的比例,加大專項訓練的比例,采用高強度的專項訓練手段“催化”運動成績。這種過早的、狹窄的專項訓練,在初期能收到明顯效果,但經過一段較長時間后,兒童少年對這些手段產生身體適應,訓練效果會明顯下降,從而導致運動成績停滯不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曇花一現式的“優秀少年”,甚至導致很多孩子很早就遭受身體損傷,影響他們的前途。
二、充分利用運動技能的轉移效果,合理安排技術教學與訓練
現代體育訓練愈發強調訓練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對于少年兒童訓練方面的要求更嚴格。從體育運動學的角度說,各項體育運動之間是相互影響和互相促進的,所以在對少年兒童進行田徑訓練時務必從全局出發,充分利用運動技能的轉移效果,合理地安排好技術教學與訓練,實現訓練效果的最優化。對于教練員來說,就是要結合階段性的訓練要求和孩子們的身體狀況,結合各項運動的難易程度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與作用,科學選擇訓練內容,合理安排練習順序,充分發揮其正效應,最大限度地縮小其負效應。
三、建立科學的技術動作模式
從優秀田徑運動員的成長之路看,他們的成長應該包括兩部分,即先天的身體素質條件和后天科學合理的訓練模式。對于少年兒童的訓練說,建立科學的技術動作模式是他們日后成長和順利發展的基礎。但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因為學生個體的差異,他們的技術動作模式要結合每一名孩子的特點制定,并不是說優秀運動員的成長模式就一定適合于他們的成長模式,而是要在結合孩子們特點的基礎上,遵循生物力學原則,在充分發掘他們潛能的基礎上,瞄準該項目的技術方向開展針對性的技術動作訓練,從而很好地開發他們的運動潛能力,為未來的發展奠定較堅實基礎。
四、建立技術動作的評價標準,經常開展評比活動
體育訓練作為教育的一部分需要一定的標準作為評價和努力方向,這樣運動訓練目標才更明確,也更有針對性。少年兒童的田徑訓練也是如此,必須建立技術動作的評價標準,這樣才有明確的努力方向,才更有利于規范運動訓練,保證訓練的科學性。同時,要結合孩子們的年齡特征經常性地開展訓練評比活動,使孩子們明曉自己的訓練狀況,既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覺察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通過優秀孩子的示范作用達到“標桿”的效果,這樣既能夠規范孩子們的技術動作,又能夠激發孩子們的競爭意識,促使整個集體或整個團隊獲得一定進步和提高。
五、重視對專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田徑項目作為體育項目的大項,它細化為若干個小項。從少年兒童的長遠發展看,雖然初期的訓練從各方面著手,但是從他們日后的成長、成才之路看,要很早就結合他們的身體條件,尤其是每個人的自身特點和興趣愛好較早地開展專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最大潛能。
舉例來說,短跑運動員應具備在劇烈的競爭過程中,保持放松協調的能力;跳高運動員應具備超群的縱跳能力;跳遠、三級跳遠運動員應具備在全速跑進的前提下完成快速有力、準確起跳的能力;投擲運動員應具備在最后用力中加速完成動作的能力。以上這些能力均須通過多年的專門能力訓練,從小進行培養。
六、選擇和設計適合少年兒童的田徑教學訓練方法
首先,不同階段的田徑訓練有不同的特點,所以少年兒童的田徑教學與訓練,應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靈活多樣的方法與手段,突出模仿練習和專門練習,反復多次地重復練習,以增強學習效果。
其次,在教學訓練中要設計制作和選擇各種適合少年兒童的運動器材。例如自制的小欄架、小跳高架和小鉛球等,可以用小實心球、小壘球代替標槍,這些都有利于少年兒童學習和掌握合理的運動技術。
七、身體素質訓練和運動技術學習并重
教練員不能自認為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差,不宜學習也不能掌握正確的運動技術,所以在訓練中只抓身體素質訓練而忽視運動技術學習,否則會浪費少年兒童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術的寶貴時間,既貽誤訓練時機,又延長訓練時間,更給接下來的訓練造成人為的障礙,使身體素質不能在專項運動中提高。其實,專項運動技術是影響運動成績的關鍵。因此,身體素質訓練和運動技術學習并重才是正道。少年兒童時期完全有能力學習和掌握各種運動技術,問題是應采取適合兒童少年學習的教學訓練方法與手段。田徑運動各項運動技術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的作用。在安排技術教學時,應根據運動技術的難易程度及其相互影響,合理地安排技術練習順序,科學地設計和選擇練習內容與方法。
總之,少年兒童的體育訓練工作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體育教練員要結合其年齡特征深入細致地開展,從而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國家培養更多田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