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成

王斐波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商學院院長、教授,浙江工業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工業大學跨國投資研究中心負責人,浙江工業大學產業經濟學優勢學科負責人,慈溪市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特邀顧問,杭州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專家,杭州市第八屆政協委員,杭州市首批新世紀“131”中青年優秀人才,浙江省企業管理學會常務理事。
大學畢業后,王斐波先在廣播電視大學工作,后被引進到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商學院。在她的帶領下,商學院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發展。三十年來,她始終以積極的態度履行教師教書育人、研究創新和服務社會的職責。她不知疲倦,用勤奮、敬業譜寫了一曲感人的奮斗者之歌。
抓教學質量促發展
王斐波1985年畢業于杭州大學(現為浙江大學)經濟管理專業,她先后來到寧波廣播電視大學與杭州廣播電視大學,從事財務管理教學工作。
當時剛改革開放不久,國家需要大量的各類專業人員,電大學生求知欲很強。面對很多比自己年齡大的學生,王斐波總是生動地上好每一堂課,這些“大齡青年”都對她心服口服。因教學業績突出,上課受學生歡迎,王斐波多次榮獲學校和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作為老杭大的高才生,王斐波在工作之余還完成了研究生課程的學習。“當年我決定去讀研時,親戚朋友都表示不解。在很多人看來,杭大本科學歷已很高,勝任我當時工作已綽綽有余。但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知識儲備還不夠。經管專業知識更新很快,我希望自己能不斷進步。”
2002年4月,王斐波作為人才被引進到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之江學院是浙江工業大學的獨立學院,在當時還屬于新興事物,獨立學院如何辦學并沒有可以直接借鑒的模式。為此,王斐波狠抓教學質量,在她看來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的關鍵,高校必須注重學生的專業基礎與專業技能的培養。
“會計課程是財務專業的專業課程,商學院大一時就開設了會計課,其理論性很強,難度比較大,很多學生都很畏懼這門課程。”在教學中,王斐波注意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通過企業的案例與情景模擬介紹會計處理的方法,使學生們更好地理解會計理論,掌握會計技能,她的講解通俗易懂。
王斐波對會計教學信手拈來,在講到“原始憑證”時,她要求同學們把買東西時留下的發票、超市小票和車票等票據拿出來,通過鑒別哪些是可以進入會計系統的原始憑證,哪些不能作為原始憑證,來理解“原始憑證”的含義,并要求同學們用這些日常生活中取得的原始憑證來進行會計處理,使同學們對會計學產生感性和直觀的認識。
除《會計學》外,王斐波還承擔《財務管理》等課程的教學。在教學中,她加強教學過程的管理,嚴格課堂紀律,按照授課計劃布置作業,并逐一認真批改。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她積極鼓勵幫助分析差距;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她則提出更高的要求。王斐波對學生情況了然于胸,雖然她上課不點名,但每次缺課與請假的學生名單她都熟記于心,課后都會找學生了解情況。在每學期學生對老師測評中,她都名列全院前茅,多次獲得之江學院教學質量優秀獎。
為保證教學質量,商學院有個不成文的制度:專業課程不通過的學生必須重修。會計課程因難度較大,每學期都會有幾十個學生需要重修。重修學生一般基礎差,班級分散,教學與管理難度都比較大。“我們重修學生大都有自卑心理,對會計課程有抵觸。上過王老師的幾次課后,我自己慢慢地喜歡上這門課。第一次上課,教室前兩排座位都沒有人坐;隨后課程里,我們只有提前二十分鐘到才能坐到前面。”一個上過王斐波重修課程的學生說,“上課時,王老師鼓勵我們只要努力、方法得當,沒有學不好的知識,她總是對我們的進步予以表揚與鼓勵。”在上課時,王斐波會告訴學生她的聯系電話和辦公地點,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登記。課間,學生經常到王斐波辦公室來請教專業問題,而她總是不厭其煩地為學生解答。
為學生搭建平臺
在中國某些高校,部分教師會在考試前給學生圈定考試復習范圍,這樣學生考試通過率會高很多,這樣的教師也很受學生“歡迎”。雖然王斐波性格隨和,在學生中很有人緣,但她很有原則,對學生的學習從不手下留情。“考試及格就是及格,不能說學生考了59分,我就可以給你通過,學習來不得半點虛假,會計課程更是如此。在專業上放松對學生的要求,這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王斐波的嚴格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很多人畢業后在會計工作崗位上盡責盡職,贏得了企業的高度贊譽。
從教三十余年,王斐波憑著扎實的工作作風和出色表現,贏得了師生們的一致好評。她先后榮獲優秀教師、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優秀青年教師導師等一系列榮譽稱號。三十余年的教學經歷,她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向業內的同行專家、學者請教。她主編的《會計學》教材被列為省重點教材,在全國各大高校被廣泛使用,并獲得好評。
王斐波在學生中很受歡迎,不僅因為她的課上得好,還在于她是學生生活中的“知心大姐”,學生有什么困惑,都愿意找她傾訴。商學院一名女生在求學期間,遭遇家庭變故,其父母均患病離世,王斐波得知情況后,多次找這名學生談心,了解其生活狀況,悉心安慰,鼓勵這名學生安心學習,并多方幫助聯系企業與基金會資助該學生的學業。在她的努力下,浙工大“工貿85”校友基金會決定給予這名學生每年1萬元的學費資助,直至其畢業。“當時王老師經常鼓勵我,她對我說如果聯系不上可以幫助我的基金會,她自己會出錢資助我學成學業。”畢業多年的這位同學回憶時仍滿是感激。對其他貧困生,王斐波亦是滿懷熱情,除為貧困生爭取各方資助外,她還通過各種渠道,積極推薦勤工儉學、課余兼職等形式來解決貧困生的實際困難。
在繁忙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外,王斐波還十分熱心指導學生課外科技競賽、創新創業競賽,常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指導學生參與各類創業大賽。甚至在外出差時,她也不忘記將學生的創業計劃書帶上,利用間隙仔細閱讀學生作品,并給予中肯的意見。
近年來,王斐波指導學生及團隊參加各級各類課外科技競賽。指導學生團隊《TB校園服務》,獲省創業計劃大賽二等獎,指導學生創業“杭州農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省第九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創業實踐類二等獎……這些競賽活動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理論中產生自己的新觀點和新方法,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實現的舞臺。
為培養學生國際視野,商學院于2007開始與美國威廉·帕特森大學共同推出金融實戰培訓項目。實戰培訓在威廉·帕特森大學商學院的金融實驗中心內完成。實戰培訓結束后,還安排學生參觀美國金融博物館、紐交所、美聯儲等當地知名的金融商務機構;走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西點軍校等美國的知名高校,并與知名高校的學子開展深入交流。2012年,商學院又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教育學院等高校簽訂短期交流培訓項目,并在教師互訪、學生交流等領域開展了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探索應用型本科辦學
王斐波除了做好教師本職工作外,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將自己的專業融入地方經濟發展。為此,她曾先后擔任慈溪市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特邀顧問、杭州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專家、杭州市第八屆政協委員等社會職務,她結合浙江經濟發展特點進行了深入研究。
“總部經濟現象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國加入WTO后,對外開放進程逐漸深入。總部經濟理論的提出,使總部經濟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作為省會城市,杭州發展總部經濟有良好的基礎條件,在區位、交通網絡設施、人才資源和科教資源、文化社會氛圍上都極具優勢。”為此,王斐波與其團隊深入調研,提出了“杭州市發展總部經濟的基本構想和政策建議”“下城區總部經濟的發展現狀與對策構想”等多個方案,為杭州總部經濟的發展決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她還帶領團隊在區域經濟領域潛心研究,主持并完成省部級課題6項,杭州市社科規劃、浙江省勞動保障廳等廳局級課題5項,主持慈溪市政府委托課題等橫向課題5項,獲得杭州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浙江省區域經濟學會優秀成果二等獎。
雖然經常要參與各種社會活動,但王斐波在教學與管理上的工作始終沒有落下。她富有創造力且樂于實踐,除了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以外,還一直積極與外界溝通,拓展辦學渠道,思考商學院下一步的發展。她對高校辦學有自己獨到見解,敢于并樂于將想法付之于實踐。
2011年,為更好發展旅游管理專業,王斐波積極與中旅集團溝通,大膽地把旅游管理專業從商學院分離出來,與浙江中旅旅業集團合作組建了“中旅學院”,并兼任第一任院長,“中旅學院”將企業里的專家請上了講臺,與學生展開面對面的交流。學員在完成本專業課程外,每周均加了一次“中旅課程”,“企業里面的人來講課能結合自身管理經驗,引用了大量的企業管理實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概念。”
“中旅課”由中旅集團市場推廣部、銷售部、人力資源部等眾多企業專家擔任講師,內容涉及企業產品開發及管理、企業營銷與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等多項實務內容。為使“中旅學院”規范化辦學,王斐波還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在理論課程結束后,學生還要到中旅集團進行實崗培訓。中旅學院的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老師的授課方式很靈活,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根據合作協議,“中旅學院”學生在課程修滿后,將作為浙江中旅旅業集團的后備人才優先錄用。
“中旅學院既讓同學們從宏觀角度認識了企業的運作和管理,又讓他們從微觀細節上加強了自身的鍛煉,這是我們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新探索。”中旅學院是之江學院校企合作的一個典范,是本科院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進行的一項新探索。中旅學院這一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受到了師生的熱烈歡迎,給之江學院帶來了新鮮的體驗。試水“中旅學院”初取成功后,王斐波與其團隊準備擴大與其他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成長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
2013年9月,之江學院在2013年從杭州遷往紹興市柯橋區。在搬遷前,王斐波多次帶領商學院教師團隊,深入紹興濱海工業區、平水等地,了解當地企業在生產、營銷和用工等方面的情況。之江學院依據調研報告來確定人才培養計劃。遷至柯橋新址之后,之江學院商學院根據紹興發展的需要,適當調整專業結構和課程體系,尋找和地方經濟發展互動的結合點,實現校地雙贏。
近幾年,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紹興地方政府越來越重視電子商務產業,為此之江學院成立了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王斐波臨危受命,擔任電子商務中心主任。由于之前所學是經管專業,電商又是新興事物,王斐波又拿出了“拼命三娘”的干勁,鉆研電商專業知識,她多次帶領商學院老師前往省內外多個地方取經。每到一處,她都會仔細認真地了解當地電商發展情況。在王斐波的規劃下,商學院接下來將與柯橋區政府和企業在電商人才培訓、銷售外包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
從杭州搬到紹興,之江學院即將成為一所獨立設置的地方本科院校,王斐波與其團隊正在譜寫新的篇章。“國家鼓勵本科院校向職業教育轉型,我們也在做積極嘗試。商學院將立足紹興,面向浙江,實行以研究機構為項目載體,以專業實驗室為實踐教學平臺,以專業教研室為教學中心的產教融合模式,通過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相對接,培養更多的應用型本科人才。”
“考試及格就是及格,不能說學生考了59分,我就可以給你通過,學習來不得半點虛假,會計課程更是如此。在專業上放松對學生的要求,這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王斐波的嚴格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很多人畢業后在會計工作崗位上盡責盡職,贏得了企業的高度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