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峻極
摘 要: 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構建一種以語文課堂教學為基礎,進行相關閱讀擴展的良好教學氛圍,給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精神文化樂園。通過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倡導高效閱讀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興趣,激發他們在語言學習和運用過程中的自主探索欲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 語文教學 學生主體 高效課堂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只有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用,才符合課程標準的需求,才能強化課堂教學效果。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呢?
首先,要相信學生,相信學生的能力,敢放手,不要擔心任務完不成、時間不夠用等。只要任務明確,引導得當,學生就可以自主完成一些學習任務。如我在教授《背影》一課時,課前的預習,如字詞的處理、作家作品的解讀等,都放手讓學生查工具書,查資料完成,并且在課堂教學中不占用過多的時間,課下就可以完成。這樣在課堂上只需檢查預習效果就可以,比在課堂上處理這些基礎知識更省時,更有效。
一、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教師要對學生的學情有更多的了解,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的引導才有針對性,不走彎路。我在教授《背影》一文時,因為這篇課文是散文中經典之作,不少學者研究過,不少名師教授過,因而對這篇經典之作的解讀可謂五花八門。學生在預習中已對文章的內容及主題都已準確地了解和把握,對文章的重點詞句也通過查閱資料批注得很詳細,所以如果在引導閱讀時,不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依然設計一些學生早已知道答案的問題,設計一些無效費時的環節,那么學生一定會興趣全無,激發不出對文本的探究欲望,課堂教學效果必定不會好。因此,我拋開常規的一些問題,直接從背影事件入手,讓學生進行詳略事件的對比,體會作者心理前后的變化,把握作者情感不同的表現的原因,對父親有更深刻的理解。讓學生在閱讀中自主體會,不離老師及參考資料的左右,反而對文章的主題把握更理解,課堂教學效果更好。在課堂教學中,對文本的閱讀理解需要充足的時間,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落實學生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老師應留給學生充裕的閱讀文本的時間,只有對文本進行充分的閱讀和理解,才能順利進行后續的教學。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害怕時間不夠用,后面環節進行不完,所以課堂上對文本的閱讀很粗略,剝奪學生感受文本的權力,再進行下面的環節,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我在教學《背影》一文時,了解到學生對課文內容掌握了一些,但對文本的閱讀不到位,在上課時明知學生已對大概內容了解了,還是讓學生細讀課文,這樣學生不僅知道了“買橘子”的背影令人感動,其他如親自送行、挑選座位、鋪紫毛大衣等也同樣令人感動,只是作者沒詳寫,因為那時的作者還沒對自己的父親有更深的理解,沒有對父親的愛有更透徹的感悟。
二、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落實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理念,探索有效的教學途徑。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對文題的主題或詞句、整體或局部段落有獨特的理解、認識或感悟時,要予以認可、肯定,除非一些明顯的科學性錯誤。“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樣學生在今后的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中,敢于勇于有獨特的見解,提高能力;也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允許有自己的看法、觀點,而不是被動接受老師、教學參考內容。教學《背影》一文時,絕大多數學生關注“買橘子”這一重點段落,認為本段集中反映了父親對“我”的關愛,也是父愛表現最深的一處。可有位學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詳寫的目的不是想告訴我們僅僅是這段表現了父愛,其他略寫的幾個事件也表現了父愛,這是文章的主題,作者詳寫是想告訴我們,那些略寫的事件中的自己并未真正體會到父親對自己的關愛,不僅體會不深,而且觀察也不仔細,只有詳寫的買橘子的事件才使自己良心發現,不再對父親誤解,真正體會到這厚重如山的感情。在仔細觀察父親艱難給自己買橘子過程呂的那些細微的動作,才使自己徹底頓悟。所以這才是詳寫的真正的原因。”我當時在課堂進行了積極的肯定,對學生的理解予以了認可,我想,這不只是對一名學生獨特閱讀體驗的認可,更是尊重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給其他學生一個信息:要獨立思考,有自己的真知灼見,可以和老師的意見不同,我們才是學習的主人。
三、課堂教學重在引導
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至關重要。當今信息網絡時代,面對浩如煙海的書籍,指導學生進行健康有效的閱讀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難題,而且是必須下工夫負責任地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把握閱讀航向,指導閱讀方法,提倡自主閱讀,構建高效課堂。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教師要及時糾正或指導在閱讀中偏離閱讀目標的任何行為,堅決抵制不良閱讀習慣對學生思想意識的滲透,要完成正確指導學生讀寫方法的重要任務,重視課文的思想價值和情感動因。在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前提下,為了體現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深層次反應,讓學生在閱讀以后把各自的體驗和感受說出來、寫下來。有效指導閱讀教學、提倡自主閱讀是時代賦予教師的重大責任,在當前的社會生活中,中學生是最容易被錯誤導向和低級趣味誘惑的群體,加強閱讀教學指導,用自己的學識和魅力為學生樹立榜樣,經常與學生溝通,探討閱讀過程中的一些敏感問題,在實踐中探索有效閱讀教學途徑,才可以實施有效閱讀訓練。如何才能突出學生主體,指導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規定的閱讀任務,并且在閱讀過程中真正實現語文能力的提高,常用的閱讀形式和方法需要改革,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通過學生大量的課堂閱讀訓練,并且注重反饋交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閱讀接受效果,并且根據閱讀教學的長期和近期目標內容,有的放矢地進行閱讀教學的指導,避免教師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范圍控制在教師自己的興趣上,選取自己認為生動有趣或優美的文章。在語文教學工作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為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有效閱讀。
四、結語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落實學生為學習的主體的理念方法和途徑很多。我想,只要老師的思想觀念轉變了,變教為導,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問題設計合理,任務明確且操作性強,就能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同時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安琪.教與學主體性的認同與擔當.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0.
[2]王彤彥.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探索.閱讀與鑒賞:教研,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