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場
“很多年輕的科研人員,到了30多歲還在當啃老族,這說明我們的科學研究體系一定是有問題的!”在兩院院士大會學習李克強總理重要報告座談會上,中科院院士楊玉良說到這里時,突然抬高了嗓門。為此,他建議,應按照人才成長的客觀規律,認真制訂人才培養計劃,為年輕人營造一個健康的氛圍,讓他們在寬松的氛圍內得到支持和成長。(據《中國科學報》)
在時下貧富懸殊的坐標系里,仿佛只有“極富”或“極貧”才引人側目和重視,事實上,“不上不下”的群體更不該被淡忘。2013年,首份《中國高校青年教師調查報告》顯示,作為近九成擁有博士學位的高知群體,高校青年教師也是高壓人群。72.3%的受訪者直言“壓力大”,其中36.3%的人認為“壓力非常大”。
時下,高校青年教師在擁有一份高尚職業的同時,也要面對許多重要而又現實的問題。刻板的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制,以年齡畫線的職稱晉升制度,不合理的薪酬體系設計,不能體現工資收入與個人能力相掛鉤,嚴重不利于年輕教師的成長,讓他們承擔了太多工作和壓力。許多青年教師認為,現在各級各類科研項目、課題很多,但是機會不均等,資源分配貧富差距很大,面對著來自外部、內部,同齡人、隔代人,學生、老教師等多重壓力。
當前高校青年教師薪酬管理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對內公平性不夠、對外缺乏競爭性、對個體激勵性不足等,迫切需要建立科學績效考核體系、引進寬帶薪酬、對青年教師實施最低年薪制等解決辦法,讓一批不炫目、但優秀的年輕人看到希望,給努力的“夾心層”更多公平上升的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