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摘 要: 在推進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出現缺乏情境教學、學生閱讀積累少、教學評價單一等問題,要轉變此種情況,必須在充分尊重學生學習實際、增強教學效果上下工夫,從而推進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更深入。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困境 開展對策
隨著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改革的深入,出現了脫離教學現狀盲目推進,忽視存在問題片面推進,拘泥作文教學理念、淡卻自身實際等現象,對學生鞏固作文知識、提高作文水平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在課改方向不斷轉變的今天,應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與知識結構,針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誤區,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引導學生更樂于探究作文知識,更喜于嘗試語文創作,從而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良好效果。
一、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主要困境
(一)缺乏情境教學,教學能力有待提升。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個別教師為了追求格式化的推進過程,忽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規律,缺乏對科學、人本、趣味、生活的作文情境創設,導致在開展作文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能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知識,從互動中感受作文,不能激發學習作文、運用作文、體驗作文的熱情,導致學生只是空洞地掌握作文理論,而不能從特定經驗出發,結合特定材料,進行動態化、整合化的學習。
(二)學生閱讀積累少,缺少對生活的感悟。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出現了“泛模塊”的傾向,各種各樣“滿分作文”、“百分佳作”滿天飛,讓學生不顧自身情況一味模仿,反而對于真正提升作文水平的源頭活水——閱讀強調不多。同時,作文課上,不分課型、不分學生、不分階段,一味地就是圍繞所謂“有效作文”開展教學,導致各種結構、筆法、技巧過于“擁擠”與“集中”,使教師無法將生活帶入課堂之上,令學生無法結合自身實際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帶著問題、帶著經驗、帶著感受作文,失去作文學習的動力。
(三)作文教學評價單一,評語只是流于形式。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為了評價而評價的問題。在不停的重復的“百分制”、“甲乙丙丁”過程中,忽略學生個性化的作文呈現效果,忽略對于學生語文思考的“靜態解讀”。教師不能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不注重有機評價,作文的評語成為附屬物,刻板地劃分為若干個形式,導致師生學習時無法融入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使評語無法發揮作文教學的績效。
二、有效開展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對策
(一)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良好的情境可以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結構下手,引導其從認知難度、時空順序、邏輯結構、重點難點出發,將作文教學的主題與學生的個體經驗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有層次、有計劃、有輕重地消化作文知識,完成作文任務。在創設情境時,一方面通過強調自主發展,培養其從自身獨特視角觀察世界,運筆行為的能力、習慣與思維,另一方面通過合作交流,共同營造熱愛作文、學習作文、運用作文的良好氛圍,讓作文習接近生活回歸自然,從而達到通過學生分層學習能力的提高,帶動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的良好效果。如我在詮釋“我最愛的——”一題時,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日常生活,描述自己喜歡的顏色、味道、情感、故事等方面,并將其中的原因進行解析,然后本組內的學生對同組學生進行交叉點評。對于好的意見,學生可以選擇性接納;對于有異議的內容,同學之間可以進行交流,幫助學生可從更多元的角度審視文章主題,完成細節觀察,激發學生參與作文教學的樂趣。
(二)增加閱讀活動,幫助學生建立作文素材庫。
為了讓學生的思維更寬廣,老師更應該在教學中采取多方面的教學舉措,讓學生閱讀的內容更多元化、多維化、多樣化。傳統作文教學活動的設計都是圍繞隨意性、單一性問題制作的,為了提高學生參與作文教學的能力,老師不但要教會學生閱讀,更要讓學生懂得如何歸納閱讀內容并加以總結,引導學生將閱讀內容與作文教學進行結合,使其碎片化的閱讀經驗更系統化。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鼓勵學生多加閱讀,允許學生個性閱讀,使學生積累自身的作文素材庫。如在學習寫作說明文時,讓學生首先在課下通過網絡、報刊等途徑,有目的地大量閱讀關于說明對象的知識,然后根據所學所感所思,形成說明對象的題材倉庫,讓學生在課上交換素材,并引導學生討論自己的同學是怎樣積累的展開合作學習,探究問題,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寬,思維得到訓練。
(三)加強作文評改,為學生提供多方互動交流的平臺。
老師在作文評改中一定要結合特定教學對象,創造出符合特定作文主題、學生對象、形式多樣的評語內容,將層次和難易度、鼓勵與針砭區分開來,增強其針對性。通過點的擴張,使學生都能接受到自身在進行作文教學中的快樂,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將興趣帶入整個學習活動中。另外,為了使語文基礎教學活動更系統化,將其層次性和教學活動的多樣性相互融合起來。在給學生明確評分標準的基礎上,通過學生互評,進行基于作文文本的交流,使學生在互動的情景中體會到運用語文參與學習的樂趣,促使他們產生問題意識,幫助學生邊參與邊思考邊體驗,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結合自身的認知特點,實現對作文技巧的理解與把握。
三、結語
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致力于新作文教學理念的研究,提高自身的引導水平,在不斷的思考與探索中,推進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為學生語文基礎綜合素質提升奠定基礎,進而提升自身的專業發展水平,推動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展現實效。
參考文獻:
[1]汪藏海.初中語文教育研究理論與實踐[M].廣東:廣東大學出版社,2010.
[2]孫耀明.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王明軒.初中語文教學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