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芳
摘 要: 英語的愉快教學要求英語教師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使全體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增加動腦、動口、動手、動耳的機會,強化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愉快教學 教學方法
英語課堂教學主張學生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中學習,不斷提高學習興趣,使每一堂英語課都能夠真正地、很好地“活”起來,每個學生都能夠動起來。就如何科學、有效地組織英語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其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獲得知識,提高英語綜合能力,筆者作了如下分析。
一、教師應當心懷愛心
愉快教學是一種充滿愛的教學方式,只有教師充滿愛心,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才能真正達到愉快教學的效果。作為園丁,教師傳道授業解惑,歷來是愛心的代言人。學習是一項腦力活動,學生渴望得到關愛,希望能夠在有愛的環境中獲取知識,這是一種基本的需求。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傾注愛心,通過言語、動作、表情等方式,傳達鼓勵、信任等情感信息,使得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護,主動投入到學習中,這樣愉快教學就有了可靠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善于發現和欣賞學生的優點,培養對學生的感情,將壞情緒排除在課堂之外,通過自己的好心情感染學生,在課堂上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
二、以學生為主體,重視教學中的“學”
1.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課堂以教師講讀為主,學生是課堂的被動接受者,參與教學程度低,學習熱情也不高。因此,愉快教學需要充分激發學生的教學參與熱情,鼓勵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參與到課堂中。比如在英語對話學習中,可以設置具體模擬環境,鼓勵學生進行演習,學生通過模擬演練,能夠充分調動學習熱情,加深記憶,比學生單個背誦要生動活潑,效果更好。在日常學習中,鼓勵學生建立學習互助小組,相互監督,鼓勵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形成快樂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充分體會到被尊重和重視。
2.教學方式方法緊扣學生情緒
教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教師要想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必須采用恰當的方式方法。教學方式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促進教學順利開展。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于不適應的教學方式方法,必定會通過各種情緒表現出來,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發現學生的情緒變化,適時地改變教學方式方法,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同時,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注意力集中、情緒高漲的契機,適時地引入新知識或重難點知識,強化教學效果。如在教animal時,可以讓學生學習熟悉的動物的叫聲,充分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當學生模仿狗叫時,就寫出dog,模仿鳥叫時,寫出bird,通過這種互動,調動學生情緒,學生很有興趣繼續學習下去。
3.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一直被推崇,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現實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并非易事。盡管是一個班的同學,年齡相仿,但是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相當大的。每個學生的特長、弱點均不相同,教師一種教學方式不可能適合每個學生。特別是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往往學習興趣不高,學習興趣不高又影響學生成績,這樣惡性循環,嚴重影響其學習。教師應當努力與其溝通交流,發現其優點,結合其優勢,因材施教,避免強行灌輸降低其學習熱情,增強其學習自信心。
三、豐富學生課余活動,開創第二課堂
課堂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主陣地,但是要促進教學全面綜合發展,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教師應當發揮主觀能動性,圍繞教學內容,努力開展課外活動,寓教于樂,這樣不僅能夠增長學生見識,還能夠開闊視野。第二課堂相對于課堂,更加自由開放,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創造性地學習和發展。例如通過角色扮演游戲,將小學英語口語融入游戲當中,學生能夠寓情于景,增加語言的實踐量,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促進英語教學質量全面發展。
四、在快樂中學好英語
英語是了解世界文明的重要窗口。教師要不斷探究教學,更快、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作為新時期小學英語教師,面對日新月異的教育形勢,我們要不斷更新觀念,提高認識,增強責任心。學生有了新發現,他是快樂的,我們應該努力創造機會,讓學生體驗快樂教學的美妙,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激勵他們學好英語。教師在給學生授課前,先想一下這節課的內容,需要什么樣的環境布置。如學習動物名稱時,不妨在教室四周的墻壁、窗戶、門上都貼上動物圖片,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習衣帽服裝類詞時,將各種衣服掛在教室的一隅,請學生聽音,快速給模特穿戴衣帽;學習購物話題時,擺上各種物品,把教室變成超市。小學生有好動、愛玩的表現,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要注意讓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姿態,避免消極情緒的出現。
五、英語課程中促進學習興趣的形成
英語課程中的情感態度指興趣、動機、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其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興趣對外語學習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成功的外語學習者都對外語學習有濃厚興趣。與興趣相近的另一個因素是動機,內在動機來自學習者對某一學習任務的濃厚興趣,外在動機來自于外界影響。雖然外在動機有利于外語的學習,但更主要的是內在動機的作用,內在動機是語言學習重要前提。英語與漢語的區別較大,學習者必須具有學好英語的自信和克服困難的意志,我們使學生樹立“我能學好英語”的信心,培養學生積極合作的意識。外語學習活動需要相互合作,密切合作能為學習者提供更多學習機會和學習資源。課堂是語言學習參與者的活動場所,課堂上不同的教育思想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課堂上的情感不僅關系到課堂氣氛,而且關系到課堂活動內容和學習效果。在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培養積極情感,還應該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可能出現的消極情緒,焦慮是語言學習中最大的情感障礙。小學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逐步提高學習興趣,著重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態度,讓學生體會學習英語的快樂。
愉快教學不僅是教學方法的轉變,更是教育理念的變革,它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一言堂的教育方式,變填鴨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促進學生愉快學習,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當保持愛心,以學生為教學活動主體,因材施教,讓學生從學習中找到樂趣。
參考文獻:
[1]倪谷英主編.愉快教育.
[2]白先同.教育心理學教程.
[3]劉會文.教師與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