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娥
摘 要: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打造靈動的英語課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只有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使枯燥的語言學習變得具體化、形象化,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 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活躍氣氛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最新修訂版)指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我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并借鑒一些優秀老師的先進經驗,談談如何活躍課堂氣氛,打造靈動的英語課堂。
一、激趣導入,活躍課堂氣氛
活躍小學英語課堂氣氛,首先就要在導入環節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接下來的學習中。以下幾點是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做法。
1.歌曲導入。
唱歌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授新課前,組織學生演唱與本課相關內容的歌曲,帶領學生愉快地進行英語學習。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歌曲,其他版本的兒童英語教材市面上傳唱的兒童英文歌,平時稍加留意,在備課時可以選擇合適的歌曲導入。
如教外研版三起三年級下冊“It’s on your desk”,導入時用“Please stand up”這首歌,歌曲內容為:Please stand up,please sit down.Point to the window and point to the door.Please stand up,please sit down.Point to the blackboard and point to the door ...不但活躍了緊張的課堂氣氛,而且自然地銜接了新舊知識。
2.Chant導入。
Chant節奏鮮明,音韻優美,對小學生來說具有吸引力。其語言精練,富有動感,充滿童趣,既能降低學生學習語言的難度,又能培養學生學習語言的自信心。它就像英語教學中的調味劑,使教學變得生動,使枯燥的語言知識變得更有趣。
教師可以發揮自身優勢,自彈自唱,如教“We fly kites in spring”一課時,自彈自唱“spring summmer autumn winter,hello hello”,直觀有趣地導入本課的重點知識,活化知識,使學生易懂易學,從而突破本課的重點。又如我教外研版三起三年級上冊“Where’s the cat?”,導入時用本課的I’m a cat,cat,cat in a bag ,bag ,bag這個chant導入,不僅學生易學易懂,而且對接下來教學“Where’s the cat?”有過渡自然的鋪墊作用。
3.游戲導入。
玩是兒童特有的本能和天性,利用游戲導入新課,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有身心愉悅的感受,也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游戲的種類很多,可根據授課內容的不同采用合適的游戲。猜謎貼近小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能夠引起足夠的好奇,如動詞類的內容復習,可用看動作猜單詞或看單詞做動作讓學生猜;學習簡單的對話內容,引出更深程度的對話時,可采用競賽的游戲,隨機選取回答對象的方式會使得全班的學生都關注課堂,提高課堂注意力。導入活動還有很多,可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
二、無聲與有聲語言同時效應,感染學生
1.體態語輔助教學,感染學生。
體態語是一種無聲語言,是一種非文字語言的信息傳遞手段,在外語課堂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缺少語言環境和文化背景又習慣于說母語的中國學生大有裨益。
在課堂上,教師的肢體語言能感染課堂上的每一位學生,學生不可能完全聽懂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時使用的每個英語單詞、短語及句子。我們在課堂上不要吝嗇一個動作提示,通過借助自身的肢體動作,盡量做到生動形象甚至夸張,以助學生更快速地、更準確地、更深刻地理解詞義句義,進一步準確地表明自己的意圖,同時有利于教師游刃有余地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活躍課堂氣氛,促進交際活動的進行。
例如在教活動詞匯“go swimming,play basketball,play table tennis,do morning exercises,ride bikes,go skipping”時,我做出相應略帶夸張的活動動作,學生自然而然地跟著手動、口念、腦想,真正口、手、腦并用,調動各種感官,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我很喜歡泉州市教科所林平珠老師在一次培訓會上給教師關于課堂體態語的提示:做動作時老師臉部表情要自然大方,要有童心母愛,甜美的笑容,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5歲。在說的過程中時不時出現點頭微笑、目光交流、側耳傾聽、平等對話的情形,學生才能感受到教師的平易近人,從而更好地配合老師,變被動為主動,活躍課堂氣氛。
2.巧用語音語調,助于學生理解。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賽門斯說:“在教師的許多特性中,聲調占著一個最重要的地位。聲調并不是教師的技能和設備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一種不好聽的或低沉的聲調很可能阻礙教師事業的成功。”教學過程中講英語時的語音、語調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同樣,教師的語音語調示范必然會成為學生模仿的榜樣。教師語音語調需自然、發音標準;朗讀流暢、生動,感情充沛、儀態大方、效果好,對學生才起著良好的示范作用。
例如在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看多媒體屏幕聽聲音猜事物前,我先輕聲地說:“Listen carefully!”引起學生注意,再大聲地說:“What can you hear?”強調學生你能聽到什么?學生的注意力較快集中,影響較深刻。在讀課文時,重點句子要變換夸張的語音語調,在表示驚訝時帶有驚訝的聲調“Wow”。語音語調可根據現場情況機智地應變,幫助學生理解。
三、善用教具,輔助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恰當地運用教具,能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大知識密度,突破難點,突出重點,減輕學生記憶理解的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教具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能起到重要的教學輔助作用。
1.利用實物,充實教學。
小學生初接觸英語,好奇心特別強,求知欲望很高,應充分運用學生喜愛的、直觀的教學手段發掘學生興趣,教具是營造良好教學氣氛的載體。如代表福建參加2014年第七屆全國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榮獲一等獎的何浩程老師教神筆馬良一課時,利用魔術變出真的實物apple、故事書等,學生個個驚嘆不已,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記憶和保存。雖然蘋果等水果這類東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但當我們把這些實物用魔術等形式帶進課堂,學生非常感興趣,急切地想知道它們在英語中叫什么。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了,更容易記住所學知識。
2.巧用自制教具,促進高效教學。
自制教具,可以更好地開展英語教學工作,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如在教“big,small,tall,short”這類對比性的形容詞時,我自制一些略帶夸張的圖片及搜集一些明星圖片,讓學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和圖片找對比詞,在歡快的氛圍中尋找,使學生不知不覺地掌握這些單詞。還可以自制單詞卡片、頭飾等強化教學效果。
四、活用課件,優化教學
恰當地運用多媒體,通過圖、文、聲、象融為一體的技術處理,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從而活躍課堂氣氛。
1.利用多媒體教學,強化課堂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豐富多彩的畫面刺激了學生的感官,優美的音樂創造了一種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氣氛,把靜止的事物活動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學生的身心完全融入課堂。如在“They are monkeys”的操練環節,先利用動作吼叫的聲音猜單詞,再利用動態行走的動物圖片鞏固“It’s a lion,they are tigers”等動物句型,極大地吸引學生,也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合適的視頻是活躍課堂教學的關鍵。
利用網絡搜索一段兩三分鐘并且說明知識重點的簡短電影片段,或自己根據教學內容要求錄制一段相關能補充說明的錄像,傳出的信息既有視覺效果又有聽覺效果,使教學內容更豐富,并且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五、評價學生,調動積極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建立能激勵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開展比賽,引入競爭機制,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成功的情境。這種方式既培養了學生的學英語的主動性,又幫助學生建立了學英語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例如全國優秀教師、全國英語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劉小菁老師在教學“This is his head”一課時,利用已給出的兩個簡筆畫臉譜,把全班分成兩組,學到eye,ear,nose,mouth的單詞時,哪組在課堂上聽說讀并且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哪組就可以在臉譜上添上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評價方式貼近課文內容,學生積極參與,為自己獲得的成果而感到高興。
綜上所述,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活躍課堂氣氛,打造靈動的英語課堂,教師就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如實物、圖片、手勢、動作、語言及課件等創設直觀的情境,使枯燥的語言學習變得具體化、形象化。要多一些教育的智慧,活用教材,活躍小學英語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12最新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S].
[2]倪丹英,沈根麗.體態語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無聲效應及有效運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2).
[3]《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之37,第1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