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成
[摘 要] 口語交際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技能,而小學語文課程中增添口語交際內容,無疑是為小學生日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這些內容都是新課程標準改革里有待完善的教學方案,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它需要教研工作人員細致地調查研究,總結出一套合理的發展路線。筆者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入手,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并且針對問題詳細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研究;應對措施
一、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
重視兒童自身發展特點,口語交際能力主要訓練兩個方面:聽和說。在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時,一定要注意“多聽”和“多說”。無論是在上課時還是在課后,要多多訓練小學生的聽力和說話,但也要注意口語表達的語境。在教學中,學生出現了錯誤,教師應及時糾正,這對學生之間實際交流的表達有促進作用。文字是在語言的基礎上產生的,正常一般是先聽,后說、讀、寫,因此,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基礎。著眼未來社會發展,信息社會對人才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須重視口語交際的訓練。
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尚未形成協調統一的學習環境
目前,小學生的教育還停留在小班教學的環境當中,教學進度參差不齊,教師用于主科教學的時間較長,小學生學習任務繁重,考試壓力大,課余時間也被作業和補習班占據著,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口語交際學習。一般小學生在家多數為嬌生慣養,長輩對孩子的寵愛程度已經忽視了對孩子的口語交際教育,況且長輩本身說話也不注重口語,加上接觸的一些網絡語言,使得小學生早已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很難改變。一些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就形成了叛逆心理,不愿意與老師、家長多交流,造成學生和老師、學校以及家長脫節的局面,不能形成一個協調統一的學習環境,這對小學生的口語交際更加不利。
2.學生的心理障礙影響了口語交際的順利進行
很多時候,由于種種原因造成小學生心理存在障礙,多數表現為自卑、焦慮、膽怯和心理素質差等行為,不敢開口和別人說話,這就造成了交流的障礙。這類學生害怕被提問,害怕遇到問題,自尊心強,怕一旦提出問題或質疑,會受到老師、同學的嘲笑。久而久之,這類小學生就會變得沉默寡言,不合群,甚至是自閉。一旦遇到這類學生,教師和其他學生一定要積極幫助他們走出心理障礙,多多鼓勵褒獎這類學生,使他們在一點一滴中重拾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礙,勇于表達自己。
3.缺乏口語交際情境,訓練與生活脫節
口語表達的訓練離不開特定的情境,在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練習時,要多注重語言環境,給學生拓展思維的空間。比如給出幾個特定的詞匯,給出某個指定的事物,或是營造一個特殊的氛圍,這對口語交際的練習都是有幫助的。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會因為時間的關系,導致訓練被壓縮,老師只能大概介紹一些技巧和常識,不能給學生做具體的引導和實際的對答。在口語交際課中,一般教師常教的都是語文知識或者是課文中提到的一些延伸的內容,只能是針對教學內容讓學生做一些口語交際,限定了學生的思維,使口語交際練習成了模式化,失去了實際的意義。如果在課堂教學中,能根據周圍的人或事,臨時起意,對學生搞個突然襲擊,不僅能考驗他們的發散思維,還能考驗他們的應變能力,這對口語交際的訓練是十分有用的。
4.教學針對性不強,忽視邏輯思維訓練
小學教學通常是停留在課本的表面,針對書本中的內容講授相關的知識,每篇課文的前后聯系不大,所以導致學生的思維脫節,沒有足夠的邏輯思維。教師在上課時,對學生的接受程度不了解,沒有針對性,教授的內容較隨意、盲目性大,這使學生對內容的理解脫節,前后知識聯系不上,記憶程度不深刻。教師在教學中要及時為學生總結,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促使學生邏輯思維的形成。在一段時間后,教師對學生還要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達到一定知識量的積累。有了量的積累,小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才能有素材,經過邏輯思維的篩選,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思路,以便清晰連貫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加強口語交際的能力。
5.尚未建立系統、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
小學的各類學科考試都是筆試,這樣的考試促使學生不斷地積累考試思維和答題技巧,還有就是對知識量的累計。口語交際的教學目前沒有一個系統、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因此無法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口語交際沒辦法重視起來,課堂上偶爾進行一下交流,概念模糊、內容隨意以及表述平淡,這些沒辦法作評價,只能任其自由發展。這種不考試也不評價的學習,學生沒有壓力,教師不愿意多教,學生不愿意多學,兩者相安無事的狀態幾乎都不愿意打破,再加上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的任務繁重,無人在意口語交際的重要性,這對口語交際的發展是不利的。
三、應對策略與解決途徑探究
1.學校相關行政部門應該重視和給予必要支持
在筆者學校,行政部門重視的是文化課的教學成績和小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對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顯得尤為不足。大量的寫作業時間和繁重的學習任務,都在壓縮著口語交際教學的時間,原本的口語交際訓練改成了閱讀課或者是寫作課,這種隨意篡改教學課程的現象屢見不鮮,小學生已經習慣了這種突襲的教學方式。致使口語交流教學的時間一減再減,得不到老師同學的重視,使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形同虛設,所設立的口語交際課程如同空談,嚴重制約和阻礙了口語交際教學的發展。小學生得不到相關的學習和訓練,在交際過程中難免會走一些彎路、錯路,一旦走錯,將會影響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所以小學的相關行政部門對口語交際課程應該給予重視和大力支持。
2.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語文教師除了專業知識外,還要學習社會學、公共關系學、演講學、辯論學、朗誦學、藝術表演學、美學、邏輯學等相關知識,只有具備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高水平的教學能力,口語交際才能真正實現教學最優化。
3.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平等地對待全體學生
教師面對學生要做到一視同仁,在教學過程中要順應學生的自由發展,多多鼓勵,少些嚴苛,將教學的理念傳達給每一個學生,希望他們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同時要走到學生的中間,坐下來傾聽學生的心聲,像朋友一樣相處,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活躍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教學氣氛。
4.體驗生活,豐富口語交際的話題內容
口語交際是需要實踐演練的,僅僅靠課堂的時間是不夠的,老師還要在平時多多找些素材和情景模式,以豐富學生的視野和見識,并且帶學生多多參觀一些文化圣地,去野外郊游抒發情懷,做好人好事來升華自己等等,做一些盡可能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事情,有助于他們身心發展。
5.創設各種各樣的口語交際情境激活學生的記憶話匣子
和諧民主的氛圍是學生大膽進行口語交流的前提,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設交際情境,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輕松地進行交流。如教師引導學生:你們是怎樣過六一兒童節的?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相關的“六一”活動光盤,把學生們的記憶喚醒,從而一石激起千層浪,使他們話如泉涌,暢所欲言。
6.口語交際教學評價體系要完善
對口語交際學習的評價包括對學生有關的態度、興趣、行為等的考查,應以全面多維的視角綜合衡量學生的口語交際發展狀況,以取得評價的最大效益。評價方法可以多樣化,如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要倡導民主評議,要關注學生發展,讓每個學生在評價中領略成功的喜悅。
口語交際是人類交往、對話的特有交流、表達的方式。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這就需要語文教育工作者認清現實,適應新課程標準要求,對口語交際教學進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實現口語教學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景剛.探析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J].學周刊,2014,(6).
[2]馬麗云.初探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J].學周刊,2015,(6).
[3]張國麗.優化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J].學周刊,2013,(3).
責任編輯 敖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