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主碧
摘 要:隨著教育政策的不斷改革,數學教育模式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作為小學教師,要想使自身的教育方式和內容能夠與時俱進,不僅要根據時代的進步,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提高專業素質和水平,還要積極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規律;主動;信息技術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對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有著重要意義。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正確認識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本文就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深入探究。
一、培養小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規律
自我監控能力指的就是在數學學習中,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認識、分析、解決知識問題,提高自身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定的過程,并且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1.從被控轉變成自控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其情緒和心理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和控制。而自控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對自身的學習內容和進度做出適當的調整。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因此,大多都是受到教師的引導和監督,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自身的監控意識和能力也逐漸提高。
2.學習從被動轉變成主動
小學生在學習和接受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往往很盲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弱,經常處在被動的地位。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控能力不斷增強,也使學生能夠更加自覺、主動地去分析和探索數學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
二、培養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策略
1.引導學生逐漸形成自我監控觀念
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需要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不像其他學科只要不斷講解、背誦就可以了,需要對知識內容進行不斷探索和創新。就目前小學生的學習狀況來看,在分析和解決知識以及檢查習題方面,對教師和家長存在很強的依賴心理,缺乏自我監控意識。針對這類問題,教師應該給予正確的引導。例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自身習題中的錯誤進行階段性分析和總結,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漸培養學生自我監控的意識,為今后學習和積累數學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2.反思解題過程,提高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
小學階段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常常都是通過積累大量解題經驗來實現的,往往忽視了對解題思路和過程的總結與反思,因此運用知識的靈活性較差。數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理清解題思路,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和掌握數學知識中的規律以及應用意義,促進其數學思維的發展。充分激發學生的潛力和創新能力,提高自控能力。例如,在講解“認識物體和圖形”時,就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給每個小組分發各類物品和圖形。然后再讓其進行認識和討論。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還有利于增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不斷鞏固基礎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3.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
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逐漸應用到各個領域,尤其是教育領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應用對提高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包含了很多比較抽象、復雜的知識信息,學生分析、接受起來也較為困難。而多媒體的應用有效地改變了這一現狀。多媒體能夠將比較抽象的知識呈現得更為清晰、簡單,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講解有關“平移和旋轉”的知識點時,如果只是通過教材的呈現和教師簡單的講解,難以讓學生清晰地理解。而通過多媒體,可以將圖片進行隨意的平移和變換,將知識點呈現得更加形象和直觀,讓學生發現與總結其中的規律。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為透徹,也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監控能力。
4.通過教學評價,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
教學評價也是提高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關鍵方式。傳統的教學評價,只是單純地通過成績來評定學生的整體素質,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因此,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評價方式,除了客觀的教師評價外,還要積極地鼓勵學生,不斷進行自評和互評。學生通過自評,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方便其對下一階段的學習內容和進度進行適當的調整,也使自身監控能力得到明顯提高。而互評可以使學生通過不同角度得到不同方面的建議,取長補短。而教師針對性的評價又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和動力。
總之,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和教育的不斷改革,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為了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同時,也要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不斷提高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張雷.小學數學反思性教學的實踐探索[A].江蘇省教育學會2012年小學數學優秀論文集[C],2012.
[2]殷黎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自主探究學習的策略[A].江蘇省教育學會2012年小學數學優秀論文集[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