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強
摘 要:小學數學作為一門重要學科,其教學目標是在教授數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智能發展。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個性化的數學作業的設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從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的特點出發,提出一些設計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特點;設計方法
個性化的數學作業如果設計得好,一方面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的特點
1.形式的多樣性和內容的靈活性
傳統的小學數學作業內容枯燥、形式單一,束縛了學生天性的發揮,學生排斥,不利于達到布置課后作業的目的。因此,教師在設計個性化作業的時候,要注意作業內容的靈活性、形式的多樣性。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積極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還要注意綜合其他學科的知識,使學生在知識的運用上融會貫通。
2.整體的層次性和趣味性
好的個性化作業的設計一定是要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完成作業。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要針對每個學生水平,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才能讓每個學生“吃透”所學的知識,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興趣的培養十分重要。有了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去吸收知識,所以小學階段的數學作業的設計,一定要符合那個階段孩子的特點,富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學生。
3.注重創新性與實踐性
布置作業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吸收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加深理解,形成一定的邏輯思維。再設計個性化作業的時候,應盡量避免機械化,要能注重實踐性和孩子創新能力的發揮,讓學生自發地去完成。
二、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的設計方法
1.自主性和趣味性作業
傳統的作業以“抄寫”為主,雖然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抄寫”能夠加強記憶,但這樣的方式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不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興趣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是無可替代的,而教師需要做的是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協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況,已經掌握的知識少做,未能掌握的多做,才能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2.實踐性和探究性作業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所以,設計的個性化作業,就要注重實踐性,給他們親自動手“畫一畫”“量一量”“做一做”的機會,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吸收書本上的知識,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邵宇.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