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勛
表達是人與人進行交流的最主要方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語言表達能力是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能,能夠體現一個人的思想和習慣。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為他們將來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奠定良好基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重視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以便于學生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環境,處理好各種社會關系。筆者主要針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問題,作出如下探討。
一、表達能力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
表達能力是人們進行語言交流的必要前提,更是人們互動的主要方式,在這個社會競爭激烈的時代,良好的表達能力,不僅能夠直觀地體現一個人的外在素質,還是人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之一。因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教師應當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改變傳統教學理念,真正把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擺在首要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相互表達和溝通,盡情地交流各自的所思所想,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二、如何提升學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表達能力
1.不斷完善教學方式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與深入,要求教師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與創新,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給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還應根據學生各不同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學生的教學方法不斷進行完善和創新。
2.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時,只有課堂學習是遠遠達不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對此,可以通過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進行實踐訓練;在真實的交流環境訓練中,幫助學生提高表達能力。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使學生能夠自主地交流、溝通,把自己的想法完全表達出來,這樣才能夠使學生逐漸適應現階段的學習和將來的工作生活。
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直接影響到學生將來各方面的發展,迫切要求教師應當在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相互交流,在課堂教學中多讓學生說話,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對學生在課堂中出現表達不當的地方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糾正學生的言語表達方式,從而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