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麗 劉洋
摘 要:大學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與學習的場所,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與創造力的培養,大學校園是培養人才的場所,是科學、知識、技術的薈萃之地。文章針對校園色彩普遍存在的問題給出相應的建議與對策,分別從對校園建筑色彩的控制和建立規范的色彩管理系統等方面對校園色彩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大學校園;環境色彩;景觀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8-0204-02
視覺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們對一所校園的整體印象,而在視覺中,色彩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校園色彩中景觀系統可以營造出特定的文化氛圍,表達學校歷史文脈的傳承和發揚,校園環境色彩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在校園中居住的師生的學習,那么,校園環境色彩的發展狀況及未來的發展建議就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
一、校園環境色彩的發展現狀
色彩具有直觀性,對人的視覺影響尤為重要,在人們的審美情趣中占有顯著的位置,目前,校園環境色彩景觀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認知程度不夠
長期以來,校園的規劃和建設主管部門忽視了色彩對環境的影響。同時又缺乏必要的研究,認為校園的色彩景觀環境是“表面文章”,因此對其關注和保護的程度不夠。這就造成了大部分校園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未能展現出獨特的文化意蘊。然而,值得慶幸的是,隨著更多的專家、建設者和管理者走出國門去感受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風格,并學習其先進的理念,城市色彩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識,進而校園環境色彩的研究也提上了日程。
(二)基礎工作有待完善
由于校園色彩的建設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校園色彩景觀的設計沒有具體的科學理論指導,設計師對于色彩景觀設計不夠細致,施工工程質量達不到設計要求,這些對校園規劃設計的整體效果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使得國內大多數校園色彩景觀雜亂無章,不具備優美的感官效果和獨特的人文氛圍。值得慶幸的是,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各個高校在加快基本建設步伐的同時,也正在逐漸加大校園色彩景觀的建設力度。
(三)未能建立完善的色彩規范
關于城市色彩景觀的研究國內外都很重視并逐漸成熟,但是由于校園色彩景觀占城市色彩景觀的比重相對較小,往往被忽視,沒有認真細致的研究,還達不到一個比較具體的層次。另一方面校園的色彩景觀在城市色彩規劃中又擔當著重要角色。一般來講,新建設的大學城能體現一個城市科教發展水平和重視程度,而歷史悠久的高等學府通常承載著一個城市的發展歷史和文化底蘊。在各地紛紛熱火朝天地建設大學城的同時,我們目前對校園色彩的研究尚處于論證階段,明顯滯后于建設的步伐,并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理論系統和指導性的規范,所以校園色彩研究既沒有牢固的理論基礎,又缺乏具體的實踐經驗。
二、大學校園環境色彩研究的建議
(一)重視校園色彩景觀的營造工作
創造一個優美的、和諧的校園是育人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校園色彩景觀為校園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視覺環境,這樣的環境使人流連忘返,為師生的學習和科研創造了必備的條件。長期以來,校園文化建設一直不被領導者重視,營造良好氛圍,構建學習化校園,滲透道德情感和人文素養是我們學校面臨的嶄新課題。
重視校園色彩景觀的營造工作,把它作為育人和和諧校園、舒適校園的重要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以良好的人文環境熏陶人、以豐富的人文知識教育人、以核心人文精神引領人的和諧校園。
(二)重視校園色彩景觀的研究工作
重視校園色彩的研究工作,從全局上把握校園色彩的研究工作,應從不同的層次對校園色彩分層定色。
校園色彩規劃需要建立和諧統一,又不缺乏個性,就需要綜合考慮人文、城市的環境特點、校園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校園色彩的規劃需要抓住校園的文化特點,也要結合城市環境色彩,按照城市色彩在宏觀上進行整體把握,中觀上進行合理控制,微觀上進行實際細化的三層次分層定色的原則。
首先,在宏觀上,對要規劃的范圍進行整體分區,對每個區位的功能及文化特點進行整體顏色定位。這是色彩管理的前提和基礎,合理的色彩定位保證了合理的色彩設計,使校園色彩設計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其次,在中觀上,對每一部分區域的顏色進行落實,得到中等尺度的色彩。中等尺度的色彩是人眼能感受到的最大尺度的色彩范圍,能影響人對整體顏色的感受及判斷。通過區域的劃分和顏色適當的混合,能夠達到色彩相對統一的印象,這樣能使區域色彩和諧、自然、整體性強。
再次,在微觀上,色彩的實現是從每一處景觀進行落實的,有了全局的把握和對每個區域顏色的定位,再對小體量的景觀進行顏色設計,運用孟塞爾色彩體系取得微觀上的色彩。微觀上大體量建筑物顏色的把握很重要,處理不當,會和整個周圍環境不協調。
(三)建立規范的色彩管理系統
1.建議成立色彩專項機構。校園色彩屬于城市色彩的一部分,在制定校園色彩時我們可以參照城市色彩,城市色彩的制定包含科學理性的分析和相應的技術支持,既包含人們感性的認識又包含文化的認同,在制定城市色彩時,除了有相應的色卡、色標和規劃圖意以外,還應建立專門的色彩機構,由專門的色彩學家針對色彩搭配的具體方式和執行標準進行專門的規劃。除了具有專門的色彩知識,還要對地域文化、材料以及規劃知識有相當見解,制定相應的色彩管理規范。
經過專業的色彩機構的分析和判斷,使校園色彩規劃有相應的科學法規作為依據,在科學的前提下,避免在實施的過程中出現實施管理層面上的失誤。
2.做好前期審查管理,建設期全過程的管理。校園色彩的控制,要做到建設前、建設中和建設后的控制,做好每一部分的控制,重點放在前期審查的控制上。建設前要把握好設計項目的審查工作,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程序。
建設中的色彩控制,需要建設方提供的如外墻材料等材料樣品的對照審查,來進行對項目的控制。建設時,重點對項目質量的跟蹤,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3.管理參與的多方性。校園不僅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場所,還是廣大師生生活居住的地方,因此,校園環境對于生活和工作其中的人們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校園在建設時除了有相關的專業設計人士和政府部門參與外,還要征求廣大師生的意見,對設計的方案及時做出調整,在法國這一點做得比較好,一個方案出來以后,會公示給廣大群眾,讓人們參與其中。因此,校園色彩規劃設計應進行管理參與的多方性,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完成整個校園環境的建設。
4.管理持續性的保障。色彩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證色彩實施的質量和可持續性,通過科學的管理,對色彩會有較深的準確性和預測性。比如建筑材料對色彩的影響很大,建筑材料的使用年限,材料過期就可能出現褪色、剝落等現象,會嚴重影響建筑的外觀。因此應根據預測及時更新或定期維護,保證建筑外觀的形象。
(四)強化校園建筑色彩控制
建筑在校園景觀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所以在校園色彩景觀中建筑色彩是不容忽視的,在這里把建筑色彩規劃單獨拿出來,希望在進行校園色彩規劃時提供相應的參考。建筑色彩的設計應在校園總體色彩規劃設計的基礎上展開,制定相應的色彩規劃措施。這些措施應由政府部門制定大的方向,學校方面根據自身的文化特點和周圍環境的需要進行具體的實施,制定的具體措施應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1.政府應有整體的建筑色彩標準要求。一直以來,在建筑設計上國家沒有統一的色彩語言,也沒有明確的規范要求,更沒有專業的機構來進行監督和指導建筑色彩的規劃。于是很多建筑物外觀色彩完全憑個人的感覺和喜好。有些混淆不清的色彩標注,在施工時由于施工單位理解不到位或無法實施,所以在建筑成型后表現出的建筑色彩往往和實際需要不相符,使建筑色彩零亂、無序,缺乏整體統一規劃。
2.對校園建筑色彩設計細節的控制。對校園中建筑面積較大的區域,可以進行重點控制,進行定量分析,同時把建筑外墻色彩面積作為管理范圍,確定整個校園建筑的色彩基調,把建筑的主體色、搭配色與點綴色的運用應當加以適當的控制,避免大面積的使用高純度與高明度的色彩,大面積的高純度與高明度容易造成視覺污染。也應避免大面積的簡單涂抹無彩色的表面,容易產生單調、乏味的視覺感受。應當根據校園的地域特點、文化背景、人文因素,理論聯系實際,先進行整體大面積的控制,在進行小的、細節的顏色處理。
3.對校園外部空間色彩的控制。這里所說的外部空間的控制,是指除了建筑以外的校園外部的色彩,建筑色彩的控制前面已經提到,外部空間色彩的控制要根據整個校園的人文環境、地理位置、校園文化特點等確定整個校園色彩的整體基調,然后根據這個基調再根據每個功能區域的不同,進行相應區域的色彩規劃,定出每個功能區域的色調,再確定每個單體的色彩,這樣從全局入手,再進行細部的色彩規劃,是使整個校園色彩既具有整體性又具有多樣性符合校園色彩的組織原則。
4.加強施工與設計的銜接。加強施工與設計的銜接是完成整個工程的重要步驟,有了很好的設計,但是在施工的過程不能很好地按照設計來完成,那么整個設計就是一個失敗的設計,也普遍存在為了趕工期,對施工程序自行刪減,墻體里面的材料沒干,就在外面開始刷涂料,造成涂料的色彩與原色彩不一致,也會造成冬天墻面開裂的現象。由于目前整個施工人員的文化水平不高,對材料和建筑的色彩認識不多,普遍存在讓用什么材料就用什么材料,想用什么顏色就用什么顏色,這主要是要加強施工管理人員對整個設計的認識,對整體設計的把握。因此,加強施工管理人員的色彩認識非常必要,也是校園色彩能夠很好實現的必要條件。
目前來看,針對校園色彩景觀還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如何合理規劃校園色彩景觀,以此來塑造學校特色、體現校園文化、提升學校綜合實力,仍是我們面臨的重要的研究課題。通過科學的研究來形成校園色彩景觀規劃可行的方法,為校園的整體規劃設計提供科學依據和理論成果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校園色彩景觀研究的逐步深入、指導性規范的確立以及人們審美觀點和對環境要求的提高,校園的色彩景觀質量必將得到極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