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飛
(長春師范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31)
芻議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區別與融合
王明飛
(長春師范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31)
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依據實際情況可以驗證出兩者由古至今的進步過程不一樣,傾聽與欣賞這兩種類型音樂的受眾也并不一樣,這也就導致了這兩種不同類型的音樂在構成、主旨的彰顯、展現手段、展現音樂所使用的樂器等等層面都擁有著很大的不一樣性。本文將從以上幾個方面論述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之間的不同點以及兩者之間的相互交融。
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沖突;融合
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作為兩種不同種類的音樂,受眾類型也各有特色,而這兩種音樂的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音樂的組織形式來看,古典音樂比較重視所要演奏的樂曲要具有的一定的邏輯性,表演這一樂曲的想法前后一定要一致,古典音樂的進程有著連續性和合理性。所以,即使所要演奏的是一個繁瑣的氣勢宏大的古典交響樂,其曲調的連接和音樂所蘊含意義的展現上也都是協調一致的,絕對不可能出現不協調的或者是生硬的部分??墒橇餍幸魳穮s在這一方面存在著一些缺陷,它的音樂缺少細致的合理的思維方式,流行音樂只具有某些相比來說較為淺顯的邏輯,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種原因,大家在剛開始聽流行音樂的時候會感覺到一種清新的獨特感受。
第二,從音樂的主旨呈現來說,古典音樂通過其所特有的縝密而又統一的結構,優美而又舒緩的音律展現出音樂所要闡釋出來的內在的含義、道理,整首樂曲都蘊含著一種細致與端莊的氛圍,將其所具有的復雜而又深奧的道理很好的傳遞給傾聽者,又演奏出了稱贊古典樂曲的絕妙歌曲。古典音樂不僅僅能夠透過舒緩的音律呈現出人美深藏在內心深處的最為炙熱的情緒與愈加曲折豐富的情感轉變,還能夠存留住含蓄和內斂,所以能夠讓人們對這種具有深厚含義且旋律曲折的音樂更加無法抗拒,使收聽者在音樂結束之后仍然沒有辦法停止自己想象、回想的腳步。因此,古典音樂卻能夠給予大家通過別的音樂種類沒有辦法獲得的心靈上的撫慰和精神上的鼓勵。與古典音樂相比,流行音樂則是運用跳轉的音符以及很大程度上的音階轉變來展現和描寫一剎那之間的情感因素和感情轉變,也就是說流行音樂更加獨具娛樂性,與古典音樂相比愈加直接,能夠讓聽眾感受到當代社會所獨有的沖擊感以及收聽時的瞬間的暢快。
第三,在音樂的展現手段這一層面上來說,古典音樂就是一種教堂音樂,主要擅長于合唱,主要的表現形式包括:室內樂、交響樂、歌劇音樂。它較為重視打造出雍容華貴,和諧優雅的環境,并憑借這一點來現實或者是越來越強調它所具有的莊重感,這樣有助于向受眾傳遞思想內涵。但是流行音樂則更喜歡把廣闊的天地當作是表演的舞臺,用以增強音樂所具有的娛樂性和歡樂的感受。
第四,在表演音樂所使用的樂器這一角度來講,古典音樂表演音樂時所使用的樂器大多是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或者是別的管弦樂器,這些樂器同時演奏和諧一致,用此來展現完美的和聲等等,強調音樂的統一性。但是流行音樂最為常見的大多是爵士樂、搖滾、電子合成樂等等,它使用自由的節奏,沒有規律性的節拍來打造出一種漫步在外太空的虛構的環境,以此來突出情緒的突發性。
雖然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有著很大程度上的不同之處,可以說古典音樂就是一種經典,而流行音樂就是一種新時代的潮流??墒前殡S著全球文化之間的相互溝通、交融。經典和潮流這兩者之間的融合便也就變成了一種肯定會發生的趨勢,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之間的區別越來越小。
新時代的流行音樂愈加重視對于歌曲更深層次思想含義的探索,而與此同時,古典音樂也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轉變音樂太過于拘束、和受眾相距較遠的傳統形象,所以說古典音樂和古典音樂的相互交融是一定要實現的。并且,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受眾們也看到了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融合之后所獲得的值得祝賀與期待的成績。
古典音樂拋棄了以往的太過于嚴肅的表演形式,而是融入了許多的流行音樂的元素,例如:最出名的柏林森林音樂會,在這一音樂會上觀眾們能夠悠閑自在的賞析古典音樂,不再注重穿著是否恰當,不再考慮坐姿是否端正,可以隨意的進行鼓掌喝彩等等;女子十二樂坊就運用全新的表演手法和表現方式演奏出了具有當代特色的古典音符。而流行音樂則是巧妙的運用古典音樂的歌曲旋律,如:中國臺灣女子流行演唱組合SHE的歌曲《不想長大》的某一些旋律就是以莫扎特所創作的第四十交響曲為依據,古典音樂的華美使得莫扎特跨越時空絢爛舞動;蔡依林的歌曲《離人節》就是以肖邦所創作的《離別曲》E大調練習曲為基礎所改變編曲的;SHE的代表作《波斯貓》便是依照科特爾比創作的《波斯市場》所編曲的。
總的來說,古典音樂正在慢慢地作用于現在的藝術作品,尤其是流行音樂。新時代的流行音樂只有在領悟、吸收、結合古典音樂過后才有可能取得愈加快速的進步,提升到一種全新的、別的音樂無法企及的高度,才會使受眾們感到前所未有的感受與沖擊。與此同時古典音樂同樣需要依靠與流行音樂融合獲得越來越頑強的生命力。
王明飛,長春師范大學,實驗師。
J605
A
1007-0125(2015)12-0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