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宇
摘 要:針對信息時代公共圖書館必須建立相應的館員再教育機制的問題,對公共圖書館員進行再教育的必要性、再教育的內容、再教育的對策闡述了個人的觀點和見解。
關鍵詞:信息時代;圖書館員;再教育
公共圖書館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下,“生存難”已成了縱所矚目的問題。從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來看,就不能只著眼于解決“經費”這一眼下之難,還要考慮圖書館的職能與未來。任何時候都不應忘記:館員是圖書館的靈魂。擁有高素質的館員,就擁有未來圖書館的希望。社會經濟體制的改革,導致圖書館工作——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發生或正在發生著變化,因而對館員的要求更加嚴格。因此,建設一批具有創造精神和信息開發能力的圖書館專業隊伍是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務。
1 信息時代公共圖書館員再教育的必要性
面對信息全球化、知識化的沖擊,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逐步進入信息化時代,同現有圖書館相比,信息時代的圖書館是一個新事物,擁有不同于當前圖書館的新特點,同時也帶來了不同于當前圖書館的新要求,這對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及公共圖書館員的自身素質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信息技術對圖書館工作的影響是根本原因
1.1.1 服務方式多樣化
圖書館實行信息化管理后,為讀者服務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人對人、面對面的書刊借閱、情報檢索以及讀者教育,新增加的遠程服務即人、機交流的服務方式使讀者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在自己家中或辦公室使用圖書館,享受圖書館提供的各項服務。
1.1.2 服務對象社會化
在傳統模式下,由于受館藏、物理位置及建筑規模和人員編制的限制,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一般只局限于本地區讀者的需要為主,信息使圖書館打破這一限制,服務對象擴大化已經延伸到全社會乃至全球,只要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放到網上,任何人都能享受到圖書館的服務。
1.1.3 資源共享性
傳統模式下,圖書館主要是根據讀者閱讀需求,直接為讀者提供印刷型載體的館藏文獻,信息環境下,讀者可以通過網絡預約借書、訂書、信息查詢等隨時隨地獲取所需要的圖書館信息服務。
1.2 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需要是直接原因
網絡信息的新時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更新的加快,將更加深刻、更廣泛地影響著圖書館,信息時代的圖書館將步入知識化、數字化的新時代。圖書館事業現代化的進步和發展,關鍵在于圖書館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充分發揮。
知識化:信息化潮流推動了信息社會化的進程。信息時代圖書館的發展不是靠體力而是靠智力,應用知識科技創新求發展上層次,而且對圖書館的衡量將不再以其規模大小,館藏多少,人員多少為標準,而取決于信息服務的形式是否多樣化,信息服務的效率是否有效化,信息服務的內容是否深層次化等,能為讀者提供最準確、快捷的信息資源服務。
數字化:任何知識信息都可以轉化為數字而以光束傳輸。也就是傳統圖書館的書刊資料將存儲于光盤以及其他海量存儲器上,通過網絡等傳輸媒介為讀者服務。
因此,圖書館人才培養和教育,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基礎。
1.3 信息技術要求圖書館工作人員的高素質化是必然原因
列寧說,圖書館員是圖書館事業的靈魂。這句話揭示了圖書館員在圖書館事業中的作用和地位。信息技術與圖書館的有機結合,為圖書館的服務工作掀開了嶄新的一頁。利用網上豐富的信息資源和便利快捷的信息交流方式來充實和擴展服務,成為圖書館發展的方向。現在傳統的圖書館向現代化圖書館過渡是圖書館事業的全面改革,圖書館員不一定能適應這一變革。因為,現代的圖書館員將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圖書借還的圖書管理員,而應該是信息的加工者、傳遞者和信息傳遞技術的使用者和培訓者,要做好信息化時代圖書館的工作,館員自身必須真正具備較高的素質。館員要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較高的外語水平尤其是英語水平;另外館員的知識結構應是“通才加專家”的模式,既要有某一學科領域的專深知識,又要精通文獻信息業務知識,還要熟悉相關學科以及新興學科的知識,并要求熟練掌握現代化信息設備的操作和管理。以上所述,都對圖書館員的文化知識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圖書館員在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的基礎上,迫切需要對現有知識的理論的補充、更新和提高。館員從現在起就應該更新知識、儲存技能,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1.4 知識創新和競爭環境的要求
創新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動力,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社會的進步,歷來要靠不斷創新。正如江澤民主席曾強調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開發和創新的能力,將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老化周期日益縮短。任何人不進行自身知識更新就一定會淘汰。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競爭是必然的產物。競爭起優勝劣汰的作用。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因此,要使我們的圖書館事業發達興旺,必然的選擇:接受新事物,探索新途徑,創造新經驗。
2 信息時代公共圖書館員再教育內容
根據更新知識、拓寬視野,提高服務水平的教育目標,對公共圖書館員再教育應該系統的、全面的。
2.1 思想觀念轉變的教育
圖書館員無論進行哪一種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再教育,都必須貫穿思想觀念轉變的教育。要破除不適應信息社會要求的封閉觀念、重藏輕用的觀念、單一型的服務觀念、守攤式的服務觀念,樹立符合現代化的信息觀念、開放觀念、大圖書館觀念、市場觀念、競爭觀念、自我發展觀念,特別是要樹立讀者第一的觀念。只有通過觀念的轉變,圖書館的思想才能得到徹底的解放,館員的進取精神、開拓精神、創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圖書館工作才會生機勃勃,圖書館事業才會大有希望。
2.2 圖書館學專業知識教育
這對于那些來自非圖書館情報專業的圖書館員來說,是必須補上的基礎理論知識。來自圖書情報專業的圖書館員也需要捕捉新的學習發展動態,增強自身的理論和知識功底。
2.3 情報信息專業知識和其他學科的專業知識的教育
情報信息專業知識,它包括了情報學理論、情報檢索語言、各種實用情報知識和情報技術等。其他學科的專業知識,是指圖書館員除了精通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外,學習掌握一兩門與自己服務對象和內容相關的其他學科專業知識,積極引導讀者利用圖書館,這是提高圖書館員能力,開發情報信息能力的需要。
2.4 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現代化技術知識的教育
它包括了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圖書管理系統、軟件、數據庫管理知識、計算機聯機檢索、光盤檢索技術、縮微、聲像技術、各種信息處理技術、文獻復制技術和電子通訊技術等。只有對圖書館普及這方面的教育,使他們掌握使用這些現代化設備的技術,圖書館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才能大幅度提高。
3 信息時代公共圖書館員再教育的對策
信息時代公共圖書館員不僅要認識到再教育的重要性,還需根據以下對策對自身進行加強,更好地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
3.1 加強圖書館員職業思想道德教育
圖書館員職業道德教育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它是指以與圖書館的社會地位、功能、權利和義務相一致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開展職業教育是提高圖書館員思想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只有具有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和較強的事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奉獻,開拓進取的精神,只有熱愛圖書事業的人,才能做到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主要內容是:深刻認識公共圖書館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培養圖書館員的敬業精神,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為讀者服務,具有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對工作一絲不茍、對業務技術精益求精,做到愛館如家,把一切為了讀者,讀者的滿足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作為座右銘,勤奮工作,重塑新時期圖書館員的職業形象。
3.2 優化再教育的內容
由于信息時代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的差異很大,這就對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根據各項工作的特點及每個人的知識層次、崗位要求來確定培養目標,進行專項培訓,使館員有針對性地補充、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第一,對非圖書館專業的館員要進行集中式圖情知識培訓;第二,對于圖書館學專業館員要進行對口學科的專業知識培訓,或是旁聽選修相關專業的課程;第三,對于具有某一學科專業知識的館員,除了加強學習圖情知識外,還要參與組織各種學術文化交流活動,增強圖書館的學術與文化氛圍;第四,要進行外語知識特別是對口學科專業英語的訓練。
3.3 外出參觀與人員的交流相結合
外出參觀能提高館員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積極性,與參觀學習相結合的是應該與現代化技術較高的兄弟館建立交流合作關系。可以將一些基礎好、素質高、接受新技術能力強的館員,有選擇地送到一些專門培訓班接受信息化技術的教育。積極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活動,直接獲取最新知識,及時了解信息動態和發展趨勢、開闊眼界、啟發思路、開拓新的服務領域。
3.4 積極引入競爭機制
圖書館要打破鐵飯碗,引入競爭機制,獎勤罰懶,獎功罰過;積極引進各類人才,尤其是圖書館信息系統、網絡的開發和管理人員;建立合理的人員流動機制,讓館員在比較中尋找到最有利于發揮自身才能的位置;積極倡導合理競爭,能者上、庸者下的價值取向,有效激發館員努力工作的精神。
總之,圖書館事業是面向未來的事業,我們應該高度認識對館員進行再教育的戰略地位,把圖書館員的再教育當做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百年大計,予以重視,務必使圖書館員的再教育機制化、規范化、科學化。只有如此,才能不斷提高對館員再教育的水平和質量,促使圖書館事業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小菁.網絡時代高校圖書館的職能與責任[J].大學圖書館學報, 1996(3)
[2]付蘇紅.網絡環境下讀者服務工作[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 200(4)
[3]楊漢榮.對圖書館員繼續教育的新思考[J].科技信息, 2012(2)
[4]何大芳.信息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員的繼續教育[J].貴圖學刊, 2012(3)
[5]劉瓊,鄒藝.對我國高校圖書館實行學科館員制度的思考[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