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婉瑩
摘 要:泛在學習又稱為“無縫學習”,它是移動學習和數字學習等現代信息技術模式學習發展的高級階段。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教育信息資源,打破原有學習模式,引導學生走向終身學習。脫離了固定時間、地點的限制,使課堂從封閉走向開放。基于此環境下,高中英語教學教學模式突破了課堂局限,如:遠程教學,微課等教學模式為外語教學創造了全新的數字化學習環境。以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結合國內高中教學現狀,試圖探討在泛在學習環境中如何更好地構建高中英語教學。
關鍵詞:泛在學習;高中英語;教學
1 引言
傳統班級授課制越來越難滿足學生的需求。其封閉單一的教學環境限制了學生的活動范圍和學習時間,學生常常處于被動地位接受知識,機械的練習和訓練使他們對英語學習失去了學習興趣,而高中沉重的學習壓力又增加了學生學習負擔。在這種教學環境下,信息技術教學逐漸走進了高中課堂,構建了多元智能模式的高效課堂。泛在學習是隨著信息技術教學發展的學習模式之一。它基于網絡模式和數字資源做到讓學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可以隨時學習,真正符合了新課標要求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它為傳統教學開辟了新道路。新時代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更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對于即將邁入人生新階段的高中生而言,泛在學習不但能更好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能力,更拓寬了傳統教學模式,對于如何合理有效地運用到高中英語教學值得探討。
2 泛在學習的定義
美國的馬克·威士(Mark·Weiser)提出,泛在計算是指無所不在的、隨時隨地可以進行計算的一種方式。泛在計算技術涉及無線通信技術、人工智能、超微型計算機集成技術和軟件工程技術等。泛在學習是泛在計算技術支持下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是一種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刻獲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是提供學生一個可以在任何地方、隨時使用手邊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來進行學習活動的4A(Anyone, Anywhere, Anytime, Anydevice)學習[1]。
3 泛在學習的理論基礎
1.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把個體學習行為看成是適應外部環境的“刺激—反應(S-R)”的過程,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為和預測行為,從而也就能控制和預測學習效果。泛在學習采用了一種信息從學習輔導設備到學習者的傳輸模型。它可以利用普適計算設備提出一個問題(刺激),再由學習者提出解決方案(反應),并由系統反饋強化這一過程。
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通過已有的認知結構,主動加工建構形成的。泛在設備的計算與信息管理功能,可以作為學習者的建構工具來支持、指引和擴充學習者認知結構或思維模式,促進知識建構與問題解決。因此,泛在學習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應用的最佳場所,能夠很好的滿足“以學生自我導向”的學習環境的建構,對泛在學習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2]。
4 基于泛在學習環境的高中英語教學模式建構
1.翻轉課堂中的微課
近年來微課從大學課堂逐漸走入到高中教學,微課結合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英語語法課堂,寫作課堂,閱讀課堂中的運用都得到了師生一致好評。其符合泛在學習模式持續性和直接性的特點,讓學生隨時隨地通過平板電腦,手機等計算技術充分地得到學習支持。
(1)微課的主題資源建設
微課主要通過教師根據每次上課的內容制作視頻,讓學生利用計算機或移動設備課下進行觀看,內容突出了學習重點,即簡短又風趣,在上課前能較好地構建學生的認知水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后也可以對視頻反復觀看,為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學習支架。
1.微課中情景的創設
微課不僅僅是簡單地將計算機技術融合到外語教學中,而是通過數字學習和移動學習為學生營造更真實的學習語境當中。視頻,音頻,圖像等直觀手段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吸引了他們注意力,更能較好地培養其跨文化意識。把隱性知識逐步轉化成顯性知識。
(2)微課中學習工具的設計
微課的中學習工具主要是幫助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建構知識。包括終端工具、認知工具、會話工具、協作工具、創作工具和過程記錄工具[3]。學習節奏的加快,使學生付出更多的時間在非正式學習上,所有的學習工具更會滿足學生的需求選擇學習,無論在知識的呈現上還是知識的鞏固,都成為了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補充資源,讓注意力很難集中的學生有機會回顧知識和充分練習的空間。
2.寫作自動評改系統
寫作自動評改系統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國外逐漸普及起來,我國國內也緊跟時代步伐,開發了一系列寫作自動評改系統如:句酷批改網。句酷批改網是基于語料庫和云計算技術的英語作文自動批改在線服務。它為教師減輕了作文批改任務量還為學生寫作創造了真實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要求。并能為作文進行實時批改和給出評價,這些反饋內容促使學生更有信心不斷地完善文章內容,增強了學生寫作信心,培養了其自主學習能力。句酷批改網符合泛在學習的主要特點:1.注冊批改網之后教師可根據學生進行分班,為學生布置作業(主動性);2.直接地獲取網絡資源和信息為學生創造了便捷和真實的語境,圖片文字,視頻的形結合更生動地加強了學生對寫作的理解(直接性、可訪問性);3. 通過批改網能夠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人機之間多元評價模式,增強了同伴互動和知識交流(交互性);4.系統會對學生的作文保存,學生能夠隨時回顧批改過的文章,也可以根據其他題目進行自主練習(持續性)。
通過網絡自主學習軟件輔助教學,讓高中英語課堂運用了多元智能理論,展現了它豐富多彩、實用便捷和可操作性的現代化教學。讓泛在學習深入到英語學習中,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為今后高中英語教育改革提供思索。
3.遠程英語教學
遠程英語教學可以構造一對一式的教學,滿足學生課下聽課的知識需求。國內不少高中學生已經參加遠程教學,利用課余時間不斷充實和鞏固自身知識。學生在學習中不但可以查漏補缺,更重要的是走出教室之外的大量形象生動的教學資源,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專業的外教資源可以鍛煉學生英語讀和說的能力。讓語言的應用變得開放、靈活。充滿個性化的英語遠程教育把學生視為主體,學生可依據自身水平自愿學習,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最終得到良好的外語學習效果。
5 結語
泛在學習模式鼓勵學習者以終身學習為目標,能夠有效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整合優質資源,把英語知識和現實生活緊密連接起來,為使今后學生能夠更好地展開合作學習,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創造了條件。讓教師反思了教學結構,并解有效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優化傳統教學開辟了道路。使微課,寫作自動評改系統,遠程教學等新興學習模式不斷發展,深化了高中教學目標。盡管泛在學習模式已經逐漸得到運用,但傳統課堂和教師的角色仍然無可無替代。因此,泛在學習模式應以非學習時間段為著手點,結合傳統教學的優勢,根據不同地區設施條件,學生的特點,總結出適合當地的教學模式,創造適合學生學習的外語環境,合理、恰當的加以運用。并做到與時俱進,為今后高中英語教學改革做出創新嘗試。
參考文獻
[1] 楊孝堂.泛在學習:理論、模式與資源[J].中國遠程教育, 2011(6).
[2] 潘基鑫,雷要曾,程璐璐,石華.泛在學習理論研究綜述[J].遠程教育雜志,2010(2).
[3] 林秀瑜.泛在學習環境下微課的學習模式與效果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