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靜
摘 要:隨著我國科技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應用也得到了快速的普及。作者結合自身多年從事教育領域工作與研究經驗,在通過對大量文獻進行閱讀與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當代網絡環境探討教師角色所占有的地位與發揮的作用,并提出相關改革對策與建議,以實現教師更好使用與利用環境提升自身地位、增強自身作用的目的。
關鍵詞:網絡環境;教師角色;地位與作用
1 引言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行各業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法律等諸多環境不斷的完善,從而促使了中國以新的面貌呈現在了世界的面前。世界對于中國認知的加深,促使了中國與世界之間聯系愈發緊密,促使了當代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合作的廣泛開展。21世紀是經濟、科技急速發展的時代,在這一時代背景的影響下,科學技術已經成為了第一生產力,而創造科學技術、使用科學技術的人才成為了當代企業與企業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相互競爭的重要影響因素。
人才的培養十分依賴于教育發揮其功能性的作用,特別是對于當代經濟飛速發展、各類新事物的急速出現情況下,合理發揮教育的功能性作用將非常有益于學生在學習階段充分的了解各種事物、獲取對事物成熟的價值觀、養成正確的和良好的思維習慣。對于當代社會而言,其各類新技術的發展已經逐漸讓人對新科技帶來的影響產生了些許的恐懼。例如:轉基因大米、大豆被認為是有害的產品,但是其卻經常會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互聯網傳遞了大量不受到限制的黃色、暴力內容,從而引起了我國高校學生的沉溺與犯罪等等。這些話題的討論已經在當今社會中屢見不鮮,人們各抒己見、各持觀點。合理利用教育的功能、充分發揮教師的特點與作用,將會使人們在學習階段建立起對物質正確的認識,從而選擇正確的道路,做出正確的行為,以充分的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
互聯網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技術之一,其已經開始改變人們生活的行為、方式,以及國家內部諸多企業的運營管理,其所具有的卓越功能與獨特特點極為方便于人們獲取信息、相互交流。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新事物、做出正確的選擇,如何利用新技術以發揮新技術給人類生活、學習、工作所帶來的便利與優勢,就需要教育充分發揮其所特有的功能與特點,而教師處于教育環節當中的重要角色,倡導教師正確認識其所處的地位,充分發揮其所擁有的作用將變得十分重要與關鍵。
2 網絡環境對教師角色地位與作用的正面影響
2.1 網絡環境促使教師開展多元化授課方式,充實授課內容
網絡環境豐富了當代我國教師的授課方式,充實了授課的內容,其主要體現于以下幾個方面:(1)網絡環境給素質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中國傳統教育大多數局限于照本宣科的教育,教師上課手中一直拿著課本,學生一直跟隨教師的思維閱讀課本。上述所描述的畫面就是中國教育經常會使用的教育方法與方式。而互聯網環境下的中國教育已經基本從課本內容中解脫了出來,教師能夠利用互聯網與多媒體設施不斷的擴充授課的知識含量與知識面,并且能夠用較為通俗的畫面、聲音、電影等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使學生對授課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加有益于學生對于課本及其相關內容的掌握。(2)網絡環境使教師授課形式多樣化。網絡環境的影響不僅給課程的授課方式帶來了較大的改變,而且給予了課程形式的多元化。通過利用互聯網環境,教師能夠非常易于營造出所需要實現的課堂氛圍或者是場景,在通過使學生充分了解某一篇課文背后的文化背景基礎上,使學生能夠抱著目的和熱情的態度去學習課文與知識。
2.2 網絡環境減少了教師授課內容加大的壓力
網絡環境下的課堂還給授課教師減少了授課內容龐大所帶來的巨大壓力。由于課本內容多、授課時間少、學生數量多,就給予了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過大的壓力,從而使教師不得不進行不斷的備課,或者是在上課保持非常飽滿的熱情。而網絡環境大大環節了上述情況的存在,現代化的課堂已經頗具科技含量。一只遠程操控筆、一臺與互聯網相互連接的多媒體設備,將會極大的減少教師在課堂授課環節所面臨的壓力,并且會大大提升學生的熱情,從而激發學生主動融入到課堂內容當中。當代素質教育的目的已經不再是培養數量群體龐大的具有相同特點的同質化學生,促使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已經成為了當代教學的重要目標。而通過使用現代化網絡多媒體設備將極為有利于開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調動學生熱情,從而促使學生自主探索、提出問題,從而有效的幫助課堂授課環節的質量提高。
2.3 網絡環境增加了課堂輕松的氛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
網絡環境除了上述所提及的諸多優點之外,還能夠充分緩解課堂氣氛,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以往的教學環節當中,大多數學生僅僅擁有在上課時間與教師進行有效交流的機會,而在現代化網絡環境背景下,教師已經不再局限于其傳統教師的地位以及作用了,其已經成為了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當代教師通過利用互聯網的功能,充分實現了與學生之間的線上溝通,能夠促使學生與教師之間關系的緩解,并且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在對新問題進行思考或發現之后,可以從教師那里得到快速的解決與引導。教師地位與作用也不再局限于課堂當中,教師已經開始影響學生生活。這種良好關系的改善與調節,促使學生將會更加熱愛學習,并且也會學習教師所具有的個人魅力與知識技能。
3 網絡環境對教師角色地位與作用的負面影響
雖然網絡環境給予了當代教師角色及其所處地位非常積極的影響,但是與此同時其對當代我國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呈現出了以下幾點負面的問題:(1)網絡環境給予教師授課管理、引導的壓力。網絡環境雖然解放了教師的備課環節及課堂教學的壓力,但是卻增添了教師對于課堂紀律、課堂規范性的管理壓力。不管是什么年齡階段的學生,其都具有較為不成熟的但卻非常靈活的思維,從而在其對某一問題進行思考之后,就會盲目的激動與深入,從而不便于教師接下來授課環節及內容的開展。而這種教學課堂的壓力在我國校園大班教學的影響下就會變得十分巨大。(2)網絡環境使教師現有綜合素質略顯偏低。網絡環境影響下的當代學生都會通過自身個人興趣去尋找自身感興趣的事情,從而向教師提出一些偏怪難的問題,以及不同領域的問題。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教師為了保持其穩固的地位及其給予正確的指導就必須對其進行充分的解答。而當代我國教師的整體素質偏低,個人思考問題及其價值觀念的偏弱將會導致問題的錯誤解答。(3)網絡環境對教師授課提出了新的要求。網絡環境不僅僅給予了教師授課的便利,還需要教師掌握多領域知識、各類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在使教師擺脫傳統授課壓力的基礎上,對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進行網絡環境引導之下,還必須幫助學生不要沉溺于網絡,端正利用互聯網做正確事情的態度等。
4 對端正教師個人角色地位,發揮教師重要作用的對策與建議
4.1 正確選擇既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又實現授課目的的授課方式與方法
通過上文可以發現,網絡環境對教師地位及作用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并且對其所處的地位及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使當代教師面臨了更大的變革與自我更新的壓力。為此,當代教師應當在使用網絡環境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從而促使學生在提升學習興趣、培養自我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實現教師授課的目的,實現授課質量的極大的提升。為此,我國教師應當做出以下幾方面努力:(1)課堂教學靈活性的把握。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與熱情度之后,要回歸課本,并且教師也要在課堂開始給予學生明確的學習目的與方向,從而防止學習過程當中與學習目標、方向偏離。(2)合理利用網絡環境。互聯網授課僅僅是一種形式,因此不應當使其占用全部的授課時間。為此,教師應當合理安排互聯網多媒體授課的時間及內容,做到對網絡環境恰當而有效的利用。
4.2 提升教師個人素質與總體知識含量
在上文當中作者發現,教師個人素質及其知識總量已經不能夠滿足于當代學生的需求了。為此,我國各大高校應當重視對教師的培養力度,不僅僅要培養其在專業素質、能力,及其知識儲量方面的掌握程度,并且還需要培養教師對多元化知識的掌握程度,加強教師與社會之間的聯系,使其了解社會前沿的知識,不與學生的成長相互脫節。另外,還需要培養教師與人溝通的技巧,使其能夠利用網絡合理并及時的評估學生的心理變化,給予學生正確引導。
4.3 規范校園對網絡環境的利用,優化校園互聯網絡設施
除此之外,我國各大高校還應當充分利用現有網絡環境,搭建網絡平臺,促進網絡文化環境的形成,從而能夠使學生在校園內上網,而不是前往學校外部不安全網吧、使用穩定性不強網絡信號上網,使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下誤入歧途。學校互聯網環境維護需要校方及社會給予高度的重視,給學校充分的資金用于高新科技技術領域建設,而不是片面的追求教師素質、學校衛生程度等方面,而是要綜合發展,從而促使學校互聯網環境的規范化、健康化的成長與發展。
5 結論
綜上所述,網絡環境下教師角色所處的地位以及其所發揮的作用都在不斷的鞏固和加強,充分發揮教與學環節當中教師的獨特作用及地位的功能性作用,將極為有利于充分利用互聯網背景,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使教學環節變得更加和諧及富有靈活性。為此,作者針對當前網絡環境對教師角色及地位產生負面影響及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與建議:(1)正確選擇既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又實現授課目的的授課方式與方法;(2)提升教師個人素質與總體知識含量;(3)規范校園對網絡環境的利用,優化校園互聯網絡設施。通過上述對策與建議的提出,將極為有利于教師地位的鞏固,及作用的發揮,從而在充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影響學生的個人思維、價值取向以及行為方式,帶來當代我國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薛文琳. 淺談網絡環境下的教師角色[J].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07(16)
[2] 祝一波. 論網絡信息技術發展與教師角色的轉換[J]. 唐山學院學報. 2007(06)
[3] 趙江. 信息環境下就業指導教師角色地位的研究[J]. 中國成人教育. 2007(23)
[4] 葛修娟. 遠程教學與傳統教學中教師角色地位的比較[J]. 內江科技.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