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復興
摘 要: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作為一個直接向社會輸送室內設計行業高水平人才的培養平臺,學員的職業能力直接體現了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與學科理念。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職業能力的提升是其面向社會,走上崗位的必備能力,因此,做好高職室內設計專業以職業能力培養的研究十分必要。
關鍵詞:高職;室內設計;職業能力培養
高職院校的室內設計專業主要培養學生面向社會的實際操作能力,要求學生熟練的掌握設計的主要流程與相關技能的運用,同時對學生的設計創造力也有較高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畢業生步入社會能否順利找到工作,能否滿足社會對技能的需求,高職院校的職業能力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我國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師職業能力培養現狀
室內設計師職業是專門從事室內設計,其職責主要是利用現有的建筑條件,利用自身工具與裝飾材料對室內空間的功能和居住環境進行設計與改進,工作內容主要有室內空間的設計、規劃、功能的研究、環境的改善以及工程實施。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與建筑水平的提高,對室內設計師的職業能力也較高的要求,室內設計師必須經過專業的教育、培訓、資格認證以及崗位實踐,業務合格后才能獲得正式的室內設計師資格。目前,我國的室內設計師主要分為室內家裝、公裝、軟裝設計師等等。也可以分為室內建筑設計師、室內裝飾設計師與室內陳設設計師。可見,室內設計師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內容覆蓋面較為廣泛,而對于短短的三年高職教育來說,專業教育課程十分緊張。
高職室內設計專業的生源主要來源主要是從藝術高中或是中專選拔,室內設計專業在我國的普通高校開設的不多,或是一些高校的藝術專業沒有細化到室內設計這一步。因此,高職院校成為了室內設計專業人才輸送的主要來源。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首先在生源上沒有普通高校強,其師資力量也達不到普通院校高度。而高職院校的優勢在于其直接面向工作崗位,其理論教學切合實際,實訓教學時間所占比重更大。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對于自身的定位很多較為模糊,上級部門對高職院校的測評也不夠準確,造成了高職院校在理論教學上一味的拔高而忽視了實訓教學。室內設計是一門技術更新較快,視角比較獨特、時尚的專業,比如對環境藝術、光影、潮流等方面有更多的要求,不但需要理論的不斷更新,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實際職業能力的更新。而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在走向社會時,職業能力甚至不如某些培訓機構速成的室內設計從業者,一些學生在畢業以后不能及時適應崗位,還要花時間與金錢在從業培訓機構再進行專業技能培訓。
另外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素質良莠不齊,首先在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學生當中,很多學生對于專業學習興趣不高,對于未來所從事的職業也比較懷疑。隨著在高職院校的學習,高職院校所教授的課程有可能偏于理論,有可能使高職學生接受困難,這樣就更加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加上我國高職院校畢業生普遍以卷面考試為考核標準,其職業能力到底是否符合社會需求,值得商榷。
2 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的問題
1.職業能力培養的核心地位差
高職院校的職業能力培養普遍效果不好,室內設計專業是個需要職業能力很強的專業,其職業能力需要學生的藝術創造力與實際動手的設計能力。對于高職院校來說,考核學生與老師的方式重點在于卷面的考核,而每學年的卷面試題都比較類似,仍然側重于理論。因此,室內設計專業的核心就沒有在職業能力上。學生在長時間的理論學習中,容易形成對書本的依賴,而對實例的參觀與理解比重都很少,這樣會造成學生的創造力差,視野受限。同時,實訓教學的效果低下,也會阻礙學生的職業能力的提升。
2.職業能力考核的欠缺
我國高職院校以及普通高校對于學生的職業能力考核都比較欠缺,甚至可以說處于“空白”。藝術類高職院校的室內設計專業在學生畢業時,對于學生的考核一般會讓學生提交一份作品,而考核題目都比較類似,這樣學生在思維上就很難做到創新。甚至一些學生在網絡上可以下載一些別人的設計應付考試,加上院校對學生的考核不嚴,學生的實際職業能力考核流于形式。
3.高職院校與企業的聯系較少
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足夠的實踐機會作為保障。室內設計專業需要學生熟練的掌握室內環境設計與一些制圖軟件的應用。這些技能的培養,在校園實驗室的環境下,遠遠達不到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更達不到社會對室內設計師技能的需求。因此,需要學校與社會上的室內設計工作室等企業加強合作,提供學生實習鍛煉的機會。而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大部分 與企業對接較少,一些有實習合作意向的企業有的也不把關鍵的技術教給學生,學生實際的職業能力鍛煉效果不好。
4.教師的職業能力需要提高
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師以專職教師為主,甚至不允許教師做設計行業的兼職。本文認為,這樣對于室內設計專業來說,不符合職業能力培養的實際情況。室內設計是一門是非時尚,要求創造力很強的專業,教師的實際動手能力弱或是職業能力不強,直接的影響到學生。教師在教學崗位上過于封閉,首先會被日新月異的室內設計理念所落下,而且其對社會的需求理解也會出現偏差,最終其職業技能跟不上時代要求。
3 高職室內設計專業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課程教學改進的措施
1.課堂教學與實訓教學的結合
首先,學校的多媒體教學要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室內設計專業要以書本結合實例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對于較為難理解的理論文字表述,需要及時的對照圖片、視頻等實例教學加以解釋。教師在教學備課的過程中,要多引用例子,并且鼓勵學生觀察,鼓勵學生走出去,多聯系設計工作室。其次,學校的實驗室的軟硬件也要跟得上時代的要求,設計軟件五花八門,實驗室在提供最基礎的設計軟件教學之外,還要給學生選修一些社會上比較流行的軟件,提高學生對職業能力提升的興趣與實際的操作能力。第三,實訓教學需要適當的提高比重,教師在實訓教學中到起引導、示范與輔助的作用,實訓課程,教師的講述不宜過長,要多讓學生動手,而不能將自己的概念捆綁住學生的思維,進而降低學生的創新能力。
2.教師職業教育技能的提高
教師職業技能的提高對于高職教育來說十分重要,教師要在學校允許的情況下,多與設計企業接觸,要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動手做一些社會上的室內設計工作。加上學校對教師的培訓,教師可以在理論與實際上深入的理解,最后現身說法,對學生進行更實際的設計理念講述。同時,學校要鼓勵教師的職業技能資格考試,以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社會上的職業資格有較強的權威性,一個既懂得設計又懂得教育的人才不多,要通過不斷的社會認證與教師自學來提高高職教師對于的職業技能。
3. 藝術與技術并重的教育
高職室內設計專業的學生應具備較好的藝術創造力和設計能力。藝術創造力源于平時點點滴滴的積累,而高職教育需要加強學生各方面知識積累的引導。例如,我國傳統文化與國際時尚文化的交流對設計行業十分重要,歷史文化傳統、地方人文風俗等的學習也是高職教育需要重視的。設計能力是將創意有效地轉化成設計圖形的能力,作為設計師不能只是空想,應該能熟練掌握設計技能,進而解決問題。此外,還必須具備對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理解和素養。具備建立和改善室內環境設計基本知識,如:聲、光、水、電、通風等設備使用知識,并掌握與相關技術。同時還要掌握室內設計的整體組織流程,對技術人員的組織與協調十分重要,是提高室內設計與施工效率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穎. 淺談本土化室內設計的教育[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2)
[2] 姜大源. 論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系統化設計——關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的解讀[J]. 中國高教研究. 2009(04)
[3] 戴穎達. 基于就業導向的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 中國電力教育. 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