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珊珊
摘 要:作者結合自身多年對商業銀行領域研究與實際工作經驗,在通過對有關文獻進行閱讀與總結的基礎上,對當前互聯網金融模式對我國商業銀行產生影響進行有效分析,并提出有益于促進我國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模式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對策與建議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飛速發展,我國各行各業的經濟增長速度與程度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在這一時代環境及氛圍的影響下,極大的促進了我國居民生活水平與質量的提高,以及我國企業數量增加、服務范圍擴大、產品的多元化發展。居民生活水平與質量的提升,促使我國居民整體收入水平的提高,他們不再僅僅是滿足于溫飽問題,而是開始以個人財富管理、個人投資管理的形式不斷對生活所需資金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國企業的飛速發展,帶來了他們對資金的大量需求與使用,生產線的擴增、技術的研發、產品的研究等都需要他們使用資金為之投入。特別是我國市場化自由程度不斷得以提升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競爭與國際市場合作的壓力,使我國企業不得不想方設法的對現有產品進行更新換代、對現有服務給予有效優化。為此,面對以上述兩種現實需求,我國商業銀行作為社會中的重要融資渠道與資金服務提供商,其能夠依靠傳統銀行業務來對這些業務需求給予極大的滿足。但是,近年來由于社會文化與消費者習慣的多樣化發展,我國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已經不再能夠滿足當代居民與企業的實際多樣化需求了,從而致使了外資銀行、金融企業之間不斷瓜分和蠶食國內商業銀行的市場,給我國商業銀行的生存與發展、地位與作用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為此,作者在本文當中將對影響當代我國商業銀行的企業進行分析,以便于促使我國商業銀行認清其所處的形式,不斷的完善自身,以謀求更加穩定和長足的發展。
1 互聯網金融的產生背景和特征闡述
近年來,互聯網科技發展的浪潮席卷了整個世界,其本身所具有的快速傳遞、無縫溝通等重要功能性特征決定了這一科技的發展將能夠極大滿足當代居民生活、學習與企業發展的現實需要。依托互聯網科技為主題的移動終端、電子計算機已經逐漸走入我國居民、企業當中,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學習中與工作中的必備之物。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與普及促使了云計算的出現,其能夠有效的實現線上企業與客戶之間的有效溝通,從而也就導致了當代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產生。
互聯網金融模式是依托互聯網技術,在原有傳統金融業務基礎上,通過線上開展營銷、辦理業務的一種重要形式。該模式與傳統金融業相比,不單單是業務的開展與使用不容易受到地區、時間及群體之間的限制,并且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應用形式已經逐漸趨于多元化,例如:網上眾籌、線上支付等等。這些形式所包含的內容已經不再單純是傳統業務了,而是在此基礎上對傳統金融業務進行優化與開發?;ヂ摼W金融為當代我國居民、企業帶來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網上財富管理、企業投資管理的途徑與方法。但對于我國商業銀行而言,其是一把雙刃劍,其既有積極的作用,又產生著有消極的影響。面臨對來自同行業之間的競爭,已經讓我國商業銀行日常戰略布局、資金規劃捉襟見肘,在面對互聯網金融這一行業背景而言,更是給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造成了巨大的障礙。為此,作者在本文當中,將結合當前互聯網金融這一新型模式與當代中國時代背景,就這些因素給商業銀行產生的積極、消極影響進行相關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為我國商業銀行提出適應環境的些許對策與建議。
2 我國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2.1 互聯網金融影響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
互聯網金融對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造成了較大的影響。資產業務主要是商業銀行的儲蓄業務,其通過為個人用戶、企業用戶開設銀行卡,為其提供資產安全、利益收入等方面的服務。這一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所開展業務當中最為基本且十分關鍵的業務。其能夠極大的為商業銀行其他類型業務的開展提供更加具有靈活性和周轉速度快的資金,使其能夠將其用于貸款業務、基金業務等,儲蓄業務所實現的資金總量可以用于評價商業銀行的信譽以及相關實力。但是,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以往的資金儲蓄利息回報率由于需要遵守國家規定的基準利率,從而就使得使用商業銀行資產業務不能夠獲得較高和讓人滿足的資產回報率,而是僅僅能夠起到資產安全保護的作用。因此,在互聯網金融這一新模式與思維的發展下,在商業銀行資產安全保障基礎上建立的網上余額寶、支付寶等互聯網金融載體,通過提供雙重服務被眾多投資者所親睞。而這一事實的出現,極大的削減了我國商業銀行的存款金額,并且存款金融的流動比率大大增加,給商業銀行帶來了資產用戶管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2.2 互聯網金融影響我國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
互聯網金融對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負債業務主要是指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其包括個人用戶貸款以及企業用戶貸款。對于個人用戶貸款而言,其通常需要滿足諸多職業、年齡等限制,有些商業銀行低利率的貸款業務要求更是苛刻,需要本地房產、當地的戶口等等。而個人用戶通常所需要貸款金融的批準與發放時間較短,以盡快滿足他們貸款用于購置產品和服務的期望,從而就導致了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并不能夠很好的滿足當代我國居民的需求。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模式與理念的發展,網上出現了大量從事個人小微貸款的企業,他們通常都是通過放款快速、審核簡單等諸多條件來吸引貸款人的眼球。但是,這些小微貸款企業的存在,極大的減少了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用戶數量,從而給我國商業銀行的收益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另外,大多數從事小微貸款的企業都會與銀行之間保持密切合作,他們通過公司信譽擔保、業務資質等為承擔中介的職責而向銀行收取一定費用,這就更加導致了我國商業銀行負債業務成本的進一步增加。
2.3 互聯網金融影響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
互聯網金融對當前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中間業務主要是商業銀行向用戶收取的手續費。例如:跨行或者是異地轉款中所需要交納的手續費,為用戶發放貸款時候的審批評估費用等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年來由于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我國大多數的消費者以及投資者已經不再選取直接取現或者是轉賬的方式來從事實體購物,而是通過使用互聯網技術影響下的網上購物形式去進行消費。并且由于各種支付平臺的出現,使得跨行轉賬、存款提取已經不再收取手續費,或者是這些手續費的金融比傳統商業銀行所收取的費用低出很多。還有一些互聯網金融企業還會為客戶提供網上保險服務,從而進一步影響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龍頭”地位。
3 對我國商業銀行提出的對策與建議
3.1 加強人員建設,保證服務質量
為了更加有效的提升我國商業銀行對現有互聯網金融業務帶來消極影響的抵抗能力,增強其適用互聯網金融模式開發新產品、設計新服務的能力,首先應當做的就是加強商業銀行人員的建設。對于我國商業銀行而言,其作為社會融資主體的地位已經持續了多年,在這一良好形象與聲譽的影響下,不斷增強人才隊伍的建設,在現有傳統業務當中開展更加切合居民、企業實際需要的銀行業務將能夠有效的改善其現在所處的不利局面。
3.2 努力提高信貸融資能力
我國商業銀行還應當努力提高信貸融資的能力。就互聯網金融而言,其在渠道、客戶群體等諸多方面優于商業銀行,從而使其具備更強的信貸融資能力與抗擊風險的能力。我國商業銀行受到了過多政策性條條框框的約束,在現有堅持準則規范的理念上,努力開發多渠道、多客戶群體的服務類產品,將能夠有效提升其信貸融資能力,使其資金來源更加多樣化,不斷的滿足客戶和企業當下的實際需求。
3.3 加強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建設,發展理財產品
我國商業銀行應當加強對中間業務的建設。傳統商業銀行業務主要是指資金業務與信貸業務,中間業務的形式及其包含的內容都十分多樣化,其能夠使商業銀行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以便對現有傳統業務進行良好的補充和完善。我國商業銀行應當對現有中間業務中的理財產品服務給予積極的重視,其將成為未來主導商業銀行同業競爭中的主體地位。
3.4 轉變經營模式,使利率市場化
我國商業銀行還應當轉變現有的模式,使利率更加的市場化。利率可以為存款業務客戶提供更多的利息報酬,也可以通過使用利率為銀行帶來一定的收益。但是,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利率過于依靠基準利率,缺乏浮動性。即使一些浮動性或者是折扣利率也會存在有較多的要求與條件的限制,從而不便于客戶的選擇。為此,我國商業銀行應當積極開發多種利率形式,使用更加切合實際需求的市場化利率方式來滿足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的實際需求。
4 結論
通過以上整理分析可以發現,互聯網金融這一新形式的出現與發展,已經給我金融行業、銀行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其一方面促進了些行業技術的更新換代,使其能夠在現有產品與服務基礎上進行有效優化;另一方面也給這些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使他們不得不面對更多同類業務所帶來的競爭。為此,作者為了不斷促進我國商業銀行穩定其在社會發展、居民財富管理當中的原有地位與重要作用,提出了以下四點對策與建議:(1)加強人員建設,保證服務質量;(2)努力提高信貸融資能力;(3)加強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建設,發展理財產品;(4)轉變經營模式,使利率市場化。通過在這四個方面做出努力,使我國商業銀行不再懼怕改革與壓力,而是更好的去利用互聯網金融這一新型模式,提升自身業務質量、開發具有時代性與高效化服務,帶來我國商業銀行業自身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新業. 從“互聯網經濟”的特征談起[J]. 經濟管理. 2000(05)
[2] 安迪. 橫行的Google揭秘[J]. 新電子.IT經理人商業周刊. 2002(09)
[3] 孫燕軍. 新經濟與舊規則——2000年風險投資與互聯網回顧與展望[J]. 投資與合作. 2001(01)
[4] 李信忠. 新規則——審視互聯網經濟和電子商務[J]. IT經理世界. 2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