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鳳華 張曉蘭
摘 要:城市園林景觀是城市的附屬和延伸,主要是由街道綠化、城市廣場、公園、居住區景觀等共同組成的人工景觀形態,是美化城市形象、改善生態環境、調節氣候、提高人居質量的重要手段。加入世貿組織后,人們整體生活水平上了新的臺階,城市得到了高速發展,加快了城市化發展進程,但同時大量人口融入城市,人們對城市生活環境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面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城市景觀設計對其園林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對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其發展趨勢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現狀;發展趨勢
景觀園林設計是根據生態學與美學的原理,對局地的景觀結構和形態進行具體配置與布局的過程,它包括對視覺景觀的塑造。 景觀園林設計又叫做景觀建筑學,在建筑設計或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通過對周圍環境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整體考慮和設計,讓建筑與自然環境產生遙呼相應的關系,達到整體和諧,提高其整體的藝術價值景觀園林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要創造出景色如畫 .環境舒適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
1 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發展現狀
1、把園林規劃設計與生態環境結合起來 。一些城市十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科學地布局園林景觀,使城市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得到了均衡發展。
2、完善了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理念。一些城市在園林景觀建設中堅持創新發展與科學管理相結合,依據本市的發展現狀、景觀風貌、歷史文化等實際狀況,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獨特切實可行性的園林景觀規劃理念。
3、創造了一批具有個性化特點的園林景觀設計作品。一些城市從實際出發,為滿足城市規劃的整體需求,通過有效的景觀設計突出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內涵,完善了園林綠地系統,創造出了指標先進、質量良好、環境改善,有利于城市生態系統平衡運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園林綠化作品.標志性園林景觀雕塑和游樂設施,在園林系統綠地的布局上形成了包括塊狀綠地、帶狀綠地、楔狀綠地和混合式綠地4種空間布局和模式,達到了全面展現城市鄉土風情, 提升城市品位的長遠目標。
2 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
1、樹立符合當代城市發展要求的生態園林理念
按照當代化城市發展要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要做到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應該走生態城市建設之路,使園林景觀設計與建設既達到美化城市、推動旅游、增進經濟效益的目的,也要以城市生態環境為前提條件,實現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要以開放式綠地形態滲透到居住區、辦公園區、工業園區之中,讓城市不再是一個個綠色區塊,而是彌漫于園林城市整體的“綠色液體”。政府要主導,民眾要參與,家家要栽花,戶戶要綠化,使陽臺、屋頂、甬道、墻面、門前、屋后,無不披上綠色的盛裝。
2、立足當代城市整體發展要求規劃長期目標
所謂當代城市建設,是指通過最優秀的人才激活最先進的文化和理念,應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材料與工藝,降低城市建設與運轉的各類成本,提升城市的各項配套系統功能與效率,增強城市的經濟價值與經濟發展的活力,節能、低碳、環保、綠色、高效、宜居。園林景觀的設計者們要把現代城市的建設理念、發展總目標與城市生態環境有機結合,做到布局合理,設計出滿足現代城市發展要求的多層次、全方位的城市園林景觀建設體系和方案,做到城市的景觀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相統一,發揮園林景觀對城市正在進行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應有的推動作用。
3、遵循生物多樣性、科學性與藝術性結合
以注重生態優先為原則,在園林生態景觀設計上,遵循生物多樣性,注意科學性與藝術性結合,生態與景觀兼顧,合理配置園林植物,協調植物間的關系,增加生態效益;以注重適地適樹為原則,以鄉土樹種為主、引進樹種為輔,講求科學,適地適樹,宜草則草,宜樹則樹,努力形成城市個性化的園林綠化特色;以注重因時綠化為原則,緊緊抓住春季重要時節,大力實施園林綠化建設,防止園林綠化建設反季節施工,避免嚴寒酷暑種植綠化影響苗木成活率和綠化生長效果。建立喬、灌、草相結合的人工植物群落,構建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定的復層植物群落,形成和諧的生態關系,達到理想的綠化、美化、凈化效果。
4、明確人性化的園林景觀設計主題
以人為中心,關注園林景觀的使用者,設計出人性化、使用便利,讓人產生愉悅感的園林景觀,是園林規劃設計以人為本的主題思想。人是園林規劃設計的中心和尺度,要把心理學、行為藝術等學科引入到園林規劃設計領域,要體現人的行為在不同人、不同環境、不同條件下的互補關系,擴展園林規劃設計的內涵。
5、多學科高度綜合應用性是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特征
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是園林學、景觀學、建筑學、城市規劃、環境藝術、園藝、林學、文學藝術等自然與人文科學高度綜合的一門應用性學科,這就要求城市園林設計師不僅要用感性的眼光,更要用科學和理性的方法去觀察和研究自然與環境,要用科學的手段指導城市園林建設。園林設計師還必須密切與資源、生態、生物、水保、哲學、社會學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學者們的交流與合作,產生新觀點與新思路,博采眾長,以不斷提高整體規劃設計水平。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科學發展觀在人類城市化中的實踐指導作用日益突出,20世紀后期國際范圍內的都市計劃理念發生了明顯的轉型,從早期側重建筑外形到重視經濟發展計劃,再到后來強調都市社會、經濟、生態的協調控制,21世紀以來更進一步突出了現代都市發展的人文內涵、審美取向和都市的可持續發展等三大理念,這些都市計劃總體性的新進展對當代都市景觀計劃理論與實踐轉型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劉武.城市綠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村科技,2009(8)
[2] 孟好軍.生態園林在城市環境建設中的可持續發展[J].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12)
[3] 李漢飛,王志東,潘金井.環境為先,巧在立意[D].中國園林,2004(2)
[4]陳滿.論我國園林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方向[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