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畢業一年多的孩子們三三兩兩回到學校看我,興奮地圍著我嘰嘰喳喳說個不休,或是“賴”在一年級教室里還想再聽聽我上課,就想起剛接手這個班我屢屢“作秀”時的情景。
三年前,學校把“特殊”的五年1班“壓”給了我。說它特殊,是因為我已經是該班第四任班主任啦!前任班主任被家長聯名上告“炒魷魚”了。這個班,家長的刁鉆,學生行為習慣差是出了名的。
當我和校長走進教室后,校長說:“同學們,這是楊老師,從今天起,她就是你們的新班主任兼語文老師。請大家歡迎!”教室里響起稀稀拉拉的掌聲。呈現在孩子們臉上的是一種冷漠、無所謂的表情。“楊老師是咱們學校的‘才女,畫畫得尤其好。我相信大家很快會喜歡你們的新老師的。上課吧!”說完,校長轉身走了。
我微笑著環視了68個孩子。孩子們和我對視著,有的眼中閃現著喜悅的光芒,有的用懷疑的眼神打量著我,有的依然用冷漠的眼神注視著我。
“孩子們,我叫楊麗玲,從今天起,咱們將在一起度過兩年時光。”我邊說邊將名字寫在了黑板上。
“我的名字雖然不好聽,但是,含義卻是我喜歡的——美麗而玲瓏。”說著,我在名字旁邊寫下了這個詞,“父母希望我是美麗、玲瓏而又聰慧的孩子。”
“嘿,這老師字寫得真漂亮!”
“字如其人,人如其名啊!”
……
孩子們小聲地議論著。
“老師,您能在黑板上畫幅畫嗎?”一個瘦高的男生站起來問。
嘿嘿,沒想到這孩子這么快就想驗證校長的“推介”了。
“大家都有這個想法嗎?”
“有!”異口同聲地回答,響亮而干脆。
熱烈的掌聲響了起來。
我笑了。這幫孩子可真是鬼怪精靈,我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考考我是不是校長說的善于作畫的“才女”。
父親是美術教師,受他的熏陶,從小我就對繪畫特別癡迷。到現在為止,畫畫依然是我業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簡筆畫更是我常用的輔助手段。他們還不知道,幾年前,好幾所學校校墻上的宣傳畫都是我畫的呢!
“你們希望我畫什么呢?”
“現在是秋天,您就畫一幅秋天的圖畫吧!”還是那個男孩。
我拿起幾支彩色粉筆,先畫一條綠色的地平線,下方是黃綠相間的原野,地平線上方是白墻紅頂的房子,綠色的樹林,藍色的遠山,幾只高飛的大雁……幾分鐘后,一副色彩艷麗的秋景圖呈現在黑板上。
粉筆放下的時候,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我發現,孩子們看我的眼神變了。
干脆,這節語文課不上也罷。
登上QQ,打開相冊,里面有幾組素描靜物,人物頭像,還有一組工筆荷花。
“哇,真好看!”
“太漂亮了,誰畫的呀?”
孩子們發出一聲聲“嘖”“嘖”的贊嘆聲。當知道這些畫都出自于我手時,喝彩聲與掌聲又一次熱烈地響了起來。
我與孩子們聊起了繪畫,聊起了繪畫帶給我的快樂,聊起了我與繪畫的不解之緣。
不知不覺,下課鈴響了,雖然這節課沒有展示刻意準備的“開門紅”。但從孩子們眼中,我看到了接納。
時值國慶節,學校要舉行歌詠比賽,我和孩子們一起商量,該選哪首歌。但大家都懶洋洋的,因為在這樣的比賽中,他們從來就沒有拿過獎,對自己沒信心。要改變這種集體性缺乏自信的狀態,我必須抓住這次機會。
搖身一變,我成了音樂教師。我選了氣勢恢宏的《歌唱祖國》,親自彈琴,教大家唱歌,并把大量的語文課用來排練。比賽那天,我班孩子一上陣,立刻引來了滿堂彩:前一排同學站成圓弧形,舉著紅色的燈籠形牌子,上面是我用排筆親手寫的“祝祖國母親生日快樂!”幾個金黃色的黑體大字。男生白上衣、紅領結,黑褲子;女生翠綠色的紗裙,白色打底襪,在發髻上插上鮮紅的中國結,腰里也系一個更大的中國結;指揮身著白紗裙,發髻上斜插著中國結。個子最高的翔擔任旗手,揮動著鮮紅的國旗隨音樂有節奏地擺動。
大家紛紛贊嘆:“今天‘五一班的場面好宏大,孩子們看起來好驚艷啊!”
比賽結束,我班一舉奪魁。孩子們那種興奮與激動令我無以言表。
在孩子們眼中,我看到了滿足。
每年四月底學校都要舉行“春季運動會”。因為場地小,大部分比賽都是集體項目。集體項目的比賽易使學生在合作中激發集體榮譽感。鑒于我班孩子存在集體意識淡薄、凝聚力差的特點,這又是個機會。我相信只要經過刻苦的訓練,每項比賽20人的參與面是會克服個人技能缺陷的。
搖身一變,我又成了體育教師。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次一次,一遍一遍地訓練,男女12個集體項目的比賽,我們居然拿了8項冠軍!總分年級組第一。這是我班在五年來的運動會上的大翻身,終于實現了從倒“第一”到第一的飛躍。
在這次運動會訓練與比賽中,孩子們學會了合作,學會了競爭,學會了包容。
在孩子們眼中,我看到了信任。
寫作文時,我才發現孩子們的狀況有多糟。內容空洞,詞不達意,書寫潦草。我決定從寫日記改變這種現狀。為糾正孩子們記“流水賬”的弊端,我建立了班級QQ群,并堅持每天寫微博,請大家欣賞、模仿。孩子們非常樂意完成這項作業。兩年下來,我廣播微博284篇,孩子們的作文水平也在一天天提高。到六年級的時候,無論何種級別的征文比賽,我班獲獎人數都最多。有時,當門房大爺把一本本刊載我文章的雜志或稿費單交給我的時候,我都要在孩子們面前小小地“炫耀”一下。
在孩子們眼中,我看到了敬佩。
兩年后,我們班以我校近年來最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小升初畢業會考任務。
是的,班主任在某些時候是需要在學生面前“作秀”的,尤其是“遭遇”了“五一”班這樣特殊班級時,適當作作“秀”有何不可呢?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市南關小學〓責任編輯:朱蘊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