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 詠
揭秘并讀新聞院為何能這么火
□蕭詠
并讀新聞客戶端(以下簡稱“并讀新聞”)于2015年4月15日正式上線。到5月31日,下載量超過500萬,活躍用戶超過200萬;到6月30日,不到三個月,下載量突破1000萬,活躍用戶超過350萬,其中來自廣東、上海和山東的用戶量排在前列。這款由傳統媒體打造號稱以互聯網思維設計的新媒體產品,究竟是怎樣的?
并讀新聞從2014年11月開始研發,研發之初,創始團隊深入探討、分析當下情況。在手機移動端改變了用戶閱讀新聞習慣的時代,面對當前的新聞客戶端市場,用戶擁有很多不同的選擇:網易、新浪、騰訊、今日頭條、zaker等,但用戶普遍認為,這一切都是可替代的產品。研發團隊在不斷思考新聞客戶端的優勝劣汰中探索,并讀新聞應該是怎樣的一款新聞客戶端才不會被輕易取替。
“給誰看?”在并讀新聞之前,幾乎所有的新聞客戶端并沒有一個清晰概念。因為新聞客戶端的用戶面可以很廣,青年人可能偏愛娛樂體育,中年人會看政經社會,老年人可能關注健康養生。而并讀新聞定位的用戶目標是不能過分小眾,要具有發展潛力,并且以這類用戶以點帶面影響所有的用戶。于是,在中青年、白領高層主婦等不同人群中,并讀新聞最后鎖定了大學生及年輕白領這一類人群。大學生及年輕白領這一類人群的特點非常突出,有個性、有主見、喜愛社交、樂于嘗試新事物、金錢觀念重。這類人群剛接觸社會,價值觀也正受到社會的影響慢慢塑造、定型,在這個階段進入他們的視野及思維模式,將很有可能引導出一種新的價值觀,并影響他們的行為習慣。結合這一類人群的特點,并讀新聞設定了顛覆現有新聞客戶端的產品屬性:新聞、社交、分成。在前期,并讀新聞計劃用賺錢(分成)來吸引用戶。但從長遠來看,并讀新聞認為社交才是黏住用戶、活躍使用的重要產品屬性,而新聞內容則是其核心價值。
在內容方面,傳統媒體更多面向習慣紙媒閱讀的資深讀者,例如南都APP,因此在內容選擇、文風等方面依然根據原有的模式進行內容創作。而并讀新聞為匹配青年人的興趣需求,乃至移動端用戶“短、平、快”的閱讀需求,對內容團隊的管理、內容制作均作出了與傳統媒體區別較大的調整:
一、采編團隊:90后新生力量+南都積淀。為了跳出傳統媒體的路徑,更加好地適應互聯網思維,并讀新聞從南都外部組建團隊。目前并讀新聞的采編團隊中不少編輯都是90后,在選擇稿件的時候,也是代表了年輕讀者去做這些選擇。編輯部對年輕編輯們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如果這個新聞標題你自己都不愿意看下去,那選稿肯定是有問題的。”年輕的并讀編輯們有活力有沖勁,但優質的內容依然需要資深的媒體人來帶領、來把關。并讀總編輯在南都積累了非常豐富精湛的采編經驗,是并讀新聞內容的第一負責人,是內容指揮的掌舵人,為年輕人在如何做好內容上導航。主流扎實的采編思路加上90后年輕人腦洞大開的創意思維,這就是并讀內容團隊的靈魂和核心所在。
二、內容方向:有趣有用有主見。
擁有了年輕的內容團隊后,同時依靠南方報業強大的采編資源,并讀新聞的內容源非常豐富,但在內容選擇方面,并讀新聞更關注青年人的所需所想,做讓青年人感興趣的內容。南都的內容是面向普羅大眾的,包括像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等,南都都會做很大規模的傳播,但是針對年輕用戶群,并讀新聞更多的是關注青年人感興趣的內容。做有趣的內容。比如“清華北大爭搶高分生”“小說改編影視遭吐槽”等話題,并讀新聞一一呈現在客戶端上。做有用的內容。如股市動蕩,并讀新聞的選題也往給“股市小白”支招的方向去走;高考沖刺階段,并讀新聞推出原創文章,預測了10道高考作文題,為考生們提供復習方向。做有主見的內容。并讀新聞在標題、內容導向方面與部分媒體不同,并讀新聞保持中立,在內容中展示不同角度的不同見解。讀者能從多角度看新聞,真正了解新聞真相,建立獨自見解。
三、內容風格:兩個思維。并讀新聞在內容風格上貼近兩個思維:互聯網思維、青年人思維。互聯網思維。在移動互聯網終端閱讀上,文字閱讀漸漸被圖片閱讀所取替,圖表化、邏輯化的內容更受讀者歡迎,并讀原創新聞多采用圖標數據化圖片為讀者展示內容數據,讓讀者輕松了解資訊內容。而文字資訊,并讀內容團隊也以“短、平、快”的形式進行編輯,為讀者帶來耳目一新的閱讀體驗。青年人思維。在娛樂化的新聞內容中,并讀原創新聞內容采用互聯網化語言進行內容編輯,更貼近青年人的閱讀思維。
并讀新聞借助新媒體技術主要在內容和用戶體驗兩方面有重大的改變。
內容方面。新媒體在內容上更縱深更廣闊。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信息的高速傳播,讓讀者的資訊需求面更廣闊,對內容要求也更有深度。新媒體可使并讀新聞實現通過全網信息抓取技術,進行全球資訊整合,讓讀者在一個小小的手機屏幕里看見全世界。
用戶體驗方面。新媒體改變了過往讀者在選擇有限的情況下主動選擇,在媒體提供有限內容的情況下被動被選擇的困境。新媒體技術可以建立產品與用戶之間的聯系,通過不同設定、推薦算法向用戶推薦用戶感興趣的內容。一、信息推送。推送什么內容給用戶?用戶開始使用并讀新聞客戶端以后,用戶在并讀平臺上的閱讀數據將反映該用戶的興趣喜好等信息,后臺技術可通過以上數據進行技術算法分析,繼而進行用戶感興趣的、最新的內容推送。例如大學生人群可能更多閱讀體育、娛樂及創業信息,并讀新聞便每天推送例如NBA比分、電影發布會以及互聯網項目融資等新聞資訊給大學生閱讀。二、閱讀習慣設定。現在更多的讀者是在碎片化時間內進行新聞閱讀,例如上下班、午休等時間。通過對移動端用戶的行為習慣進行分析,同時根據并讀用戶使用其客戶端的時間數據分析,并讀新聞便能設定新聞資訊自動推送給用戶的功能。
通過新媒體技術與內容的結合,懂你的新聞、愉悅的體驗,讓用戶樂于分享并讀新聞資訊,利用互聯網平臺的傳播速率、效率遠超傳統媒體的優勢來實現傳播效果。雖然并讀新聞收獲了許多佳績,但成長路上也伴隨著不少“喝倒彩”的聲音。上線當月,便有媒體批評其只關注“社會新聞”,缺乏原創內容,內容質量低。除此之外,以“分成”為噱頭吸引來的用戶還破壞了評論的質量,不少評論都是惡意刷分,這不僅容易破壞其他正常用戶的閱讀體驗,還可能引起核心用戶的流失,也不利于良好輿論氛圍的營造。
在接下來的進程中,并讀新聞的愿景主要通過這三個方面來實現:
一、內容體驗。伴隨著內容團隊的逐漸壯大,并讀新聞表示希望能為讀者提供更多有質量的內容、更多的并讀原創專題。她不做內容的搬運工,而是要建造一座內容的高樓,讓內容成為并讀新聞成功的標桿。
在并讀新聞運營以來,多個并讀原創專題受到讀者熱捧。如瞄準時下在中國通過各種奇葩有趣的創意營銷大出風頭的uber,并讀新聞推出了原創文章,不僅在并讀新聞客戶端有極高的閱讀量,還在各大社交媒體得到廣泛的傳播。如針對6月的父親節,并讀新聞策劃了《一道關于父親的數學題》的H5,數十萬名“并友”紛紛通過轉發和評論將對父親的感恩與自我的覺悟滿滿溢于文句。
而在專題原創方面,并讀新聞創新性地調動讀者積極性,由他們提供素材,加強和讀者的互動。例如畢業照征集、端午節拆粽子送積分等專題就遠遠超過了并讀新聞的流量目標。
二、用戶體驗。并讀新聞的產品設計上具有與眾不同的功能設置:社交、分成。作為創新的功能設定,并讀新聞團隊不斷在摸索、優化這兩個模塊,為了讓用戶更好地體驗新聞、社交、分成三位一體的并讀體驗,并讀新聞團隊透露了以下新的功能:一是全民報道。每一位并讀用戶都可在并讀新聞發布身邊即時新聞,讓并讀新聞更快更準更貼心。二是“并友”UGC。并讀新聞為用戶提供一展才華的機會,將增加并友原創內容欄目,優質內容將推薦到并讀新聞欄目。三是用戶等級。根據用戶活躍度、好友數目及新聞評論質量進行用戶等級劃分,為優質用戶提供更多用戶服務及權利。
三、跨界合作。并讀新聞目前已經與眾多不同行業的知名企業進行合作對接。在對接過程中,并讀新聞一直強調用戶體驗,希望組織互動跨界的主題活動,為用戶提供更多有趣有價值的社會化營銷活動。
目前,并讀新聞針對大學生畢業就業的社會問題,正在策劃年度主題項目“有并青年”。通過這個項目,并讀新聞跨界聯同各合作企業,展現并讀新聞乃至各合作企業對青少年的關愛,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而對于大學生而言,最迫切的社會問題必定是發展前景問題,因此本項目將圍繞青少年的未來發展展開項目策劃,期望在實現并讀新聞及其企業品牌價值傳遞的同時,讓更多青少年感受到社會企業的關愛,同時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如不久前,并讀新聞攜手優步策劃了一場轟動大學城的“OFFER在路上”車載移動面試體驗活動,為求職者提供與企業高管面對面交流并收獲offer的機會,引起了應屆大學生和求職者們的熱烈關注和參與。
作者單位:中山大學
欄目責編:陳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