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麗
摘 要:雖然農村教學水平得到極大提升,但由于農村人文環境與城市相差較大,造成農村教學水平與城市還是有較大的差距,這種差距在英語學科就顯得更為突出。一堂成功的英語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作為農村的英語教師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制定適宜農村學生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英語的重要性 教學質量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學困生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98X(2015)07(b)-0159-02
農村學生對英語有畏懼心理,這是因為沒有英語學習的大環境,要讓學生學好英語,就必須讓他們喜歡英語學習,這就需要多讓他們見識一些有關英語方面有趣的事物比如視頻,游戲等。具體做法如下。
1 首先需要學生充分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多少年來,每次出國旅游都要組團,因為不能用英語交流,讓我們失去了自由行的機會,多少年來,很多人都會遇上求職要求英語熟練,因為不能用英語交流,讓我們失去了很多的機會與薪水,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語,我們可以自由出國旅游,可以有更高的薪水,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對于農村學生,首先就應該從思想上認識到英語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的細致的設計,尋求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2 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少不了適合農村現代青少年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語言這東西是所有學科中最難學的,因為語言是幾百年幾千年文化的積累和沉淀,要想學好不容易,更何況是外族語言,由于缺乏語言交流的大環境,想要學好就更難了,不過只要教學得法,便可事半功倍。中學生往往愛說愛動,自制力弱,廣大農村也都采用了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模式,所以整個課堂顯得生機勃勃、十分熱鬧,可等考試的時候學生成績不高,英語對話學生也答不上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多半是教師只注重多媒體教學的模式,而并沒有發揮出其真正的作用。說白了,多媒體等只不過是一個教學手段而已。當現代教育技術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時候,我們就不用一味追求新的教學模式,簡單說,只要適合學生,有利于學生學好英語的教學手段都是好手段,而不利于學生學習的手段都可以丟棄,有些傳統教學手段能在學習過程中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我們就可以大膽的使用。中學英語教學質量不佳,主要原因還是農村中學生對英語學科覺得乏味。被迫進行的學習,扼殺了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只有找到了適合農村青少年的教學理念、方法和手段,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怎樣才能做到呢?在每一節課的開始,可以請一名同學用英語講一個笑話或故事。不但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為學生對笑話和故事是非常感興趣的,慢慢也愛學起英語了,教師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充分施展自己的人格魅力,態度親切自然,語言生動幽默,課上不能帶著不良情緒,否則學生心情也會受到壓抑,無法發揮。每節課都需要教師認真準備,對一節課的內容做到滾瓜爛熟,重難點了然于胸。堅持一段時間,學生就會形成強烈的學習興趣和穩定的學習習慣,產生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內驅力。這樣學習英語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娛樂,一種良好的自我感覺。教師需要充分研究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緊密結合農村的現實特點,不斷探索適宜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和應用能力。
3 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還需要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3.1 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
首先師生民主交往,平等交流。師生交往過程中,切記不要使用命令式口吻,現在的學生個性比較強,一旦引起學生反感,這種教育就會以失敗而告終。民主教學、師生平等要求我們必須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有的教師盯著學生的錯誤不放,無限制的批評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對學習就失去了興趣。我們應該給學生改錯的機會和時間,耐心的和學生溝通,要用真情感化學生,用言行激勵學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才能創建一種寬松、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所以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做到親其師信其道,也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
其次,教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教師在師生交往中的有著特殊的地位,自身修養決定著能否讓學生信服,這是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必要條件。如果教師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學生在不自覺中喜歡老師,當然也就喜歡上了老師的課,所以有時候教師的人格魅力會成為課堂好壞的關鍵。
3.2 情感是教學的催化劑,愛是教育的原動力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利于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情感是人對現實世界各種事物所抱的不同態度和不同體驗。情感對個性心理特征和行為動機都有較大影響,是影響學習者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氛圍是促進師生積極互動的必要條件。課堂中,老師真誠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勵的話語,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從而提升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創設和諧課堂氣氛。反之,如果師生之間的關系緊張,學生不喜歡老師,也就自然不會喜歡老師講的課了,看似很幼稚的一個問題,但學生本身就不成熟,很任性,所以造成即使是難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育內容,也無法打動學生。有的老師進到教師還沒上課呢,學生們就起了厭惡的情緒,課堂上無精打采,而當一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上課時,學生們會頓時情緒飽滿、精神振奮。良好的課堂氣氛能營造積極向上的教學情境,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課堂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積極參與英語實踐活動,培養語言運用能力,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習的潛能。
4 解決學困生的英語學習問題,標志著英語教學質量的極大提高
(1)學困生中我們首先要辨識哪部分是因腦子不好用導致的,而哪部分是因為不好好學習導致的,而第二部分學生掉隊的原因主要是他們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教師要想方設法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給這些孩子講一些英美的文化底蘊,談一談英語國家的故事、風土人情、盛大節日等,讓他們說一說圣誕節中國人是怎么過的等等。有時你會發現,這些學生談起這些是多么的可愛,在這種交流中,慢慢學生就會對英語產生興趣。
(2)當然只有學習興趣還是不夠的,學困生從內心已經喪失了信心,所以他們對學習是持逃避的態度,要想讓他們真正轉變過來,必須找到失去的自信,讓他們感覺到自己不比別人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關心、多提問、多表揚,慢慢就能找回失去的自信,學困生會比別的學生更渴求教師的理解、信任、鼓勵和寬容,教師要充分運用情景教學的優勢,利用掛圖、圖片、實物等輔助設備進行教學,力求使課堂教學能夠達到聽、說、讀、寫、演、唱、畫融為一體,從各方面調動學生的興趣,在開展課堂活動時,需要特別照顧這些學困生,給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實踐機會,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快樂,增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總之,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根據教材與學生的特點,巧妙運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形式不拘一格,變化多樣,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積極性高了,從內心主動的學習,這樣課堂必然成功。因此,農村的教育教學只要找到適宜農村學生的方式方法,就必然獲得豐收的果實。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注意反省和更新科學觀和教學觀。
參考文獻
[1]劉芳.何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J].知識經濟,2014(11):121-122.
[2]朱偉奇.中世紀騎士精神[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
[3]潘月紅.如何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J].巢湖學院學報,2009.
[4]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13.
[5]喻梅.淺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興趣[J].2007(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