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梅
【內容摘要】高中生物作為自然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學生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立足生物課堂,促進學生的多元發展,需要教師關注生物學科促進學生多元發展的可能性,需要以課堂為主陣地?;诙嘣l展的視角去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可以為促進學生多元發展提供更多的實際依據。
【關鍵詞】高中生物 多元發展 學習行為
課堂,說到底是學生成長的地方,高中生物課堂能夠給學生帶來什么樣的成長,相信并不是太多的生物教師所思考的問題,因為應試的指揮棒早已經將實際教學導向了無邊無際的知識記憶與重現。顯然,這樣的教學現實并不是教師的初衷,高中生物作為自然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向高中學生提供重要基本生物知識的學科,作為向學生滲透前沿生物科學技術的學科,應當在促進學生多元發展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生物學科促進學生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多元發展有著兩層關鍵含義:一是發展,這是學生學習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二是多元,多元意味著不同學生個體的發展可能性有可能成為現實,不以唯一的指標來評價學生,是多元發展的根本含義。多元發展,意味著學生發展的多重可能性,意味著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學生的發展。
高中生物學科具有自然學科的視野,也具有現代科技的視角,對學生的多元發展其實存在著明顯且有效的促進作用。但這種作用往往不是顯而易見的,純粹應試的教學又不足以讓這種作用得到發揮,因此尋找生物學科促進學生多元發展的可能性,就成為高中生物教師需要關注剖析的一個問題。
以“生物的進化”為例,知識積累形態下的生物教學,有可能將其視作生物進化知識的多重積累,而多元發展視角下的教學則存在更多的意義:“生物進化理論的發展”這一內容作為說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以及探討生物進化觀點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可以促進學生的科學史知識完善,這對于對歷史感興趣的學生來說,是一個促進其對生物產生更濃厚興趣的機會。本課提到的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關系的知識,是一個用數據來說話的過程,既有科學探究的要素,又充滿著數字規律的魅力,因此對于對數學感興趣的學生來說,是一次研究的機會……凡此種種,均可以發現,生物學科知識在促進學生多元發展方面具有豐富的營養,教師要做的就是將這種營養提取出來為學生所吸收。
二、生物課堂應當成為多元發展的主陣地
談多元發展,離不開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人的智能是由語言、數理邏輯、空間、身體-運動、音樂、人際、內省、自然探索、存在等九項技能組成的,那學生的多元發展,某種程度上可以與這九個方面對應起來。當然,由于生物學科的特質所限,有些技能不大可能在生物課堂上得到發展,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的學習,除了身體-運動、音樂等沒有明顯的發展之外,其余智能的發展還是有可能的。當然,這里更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多元發展主要發生在什么時候?顯然,這一問題的答案只可能是:課堂。
在教學“生物的進化”時,筆者與學生探討了多個問題,其中兩個問題是:(1)自然選擇一般在什么情形下發生?(2)在計算某個群體的色盲基因頻率時需要注意什么?
這兩個問題采用了討論解答的方式,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對于第一個問題,學生能夠考慮到種群內存在突變和不同基因型個體、不同基因型個體之間適應度有差異等。但少有注意到需要關注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在遺傳變異等問題上的發展,需要研究種群基因頻率變化等,這需要教師的引導。對于第二個問題,學生剛開始只關注群體以及這個群體中患有色盲的男女的具體人數,討論之后,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才發現需要關注男女性染色體的不同對結果有直接的影響。
三、多元發展視角下的課堂學習行為觀察
有了促進學生多元發展的視角,那教師對自身課堂上學生學習行為的觀察就有了一個全新的評定標準。筆者根據自身近年來基于多元發展視角的課堂觀察,提出如下一些觀點供同行們參考:
其一,生物課堂應當是發展視角下的能力積累。能力體現在行為上,則是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這里主要指的是運用生物知識解決問題)的增強。如果注意觀察,生物學科學得好的學生,一般利用新知解決問題的行為能力都比較強,面對新問題時,他們會自然地產生解決問題的動機,且解決問題的成功幾率也偏高。如果學生處于這樣的狀態,那說明他們的能力發展是令人滿意的,否則就需要教師關注能力培養的著力點。
其二,生物課堂上的多元發展視角意味著教師教學思路的多元性。關注學生的多元發展,就不能只是關注學生的學科知識,更要關注學生學科能力乃至學習能力的形成與積累。這種能力往往是基于學科但又超越學科的,譬如說生物學習所需要的實驗能力,這實際上是決定于學生的動作技能的;所需要的討論合作能力,是依賴于學生的自省技能的;所需要的生物知識構建能力,是依賴于邏輯推理和表象建構的。因此,關注后者才能達到關注前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