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紅艷 賈玉梅

【摘 要】針對目前高校實驗儀器設備共享率不高的問題,通過高校實驗儀器設備內部政策設計,包括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建立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基金、共享基金激勵設計等政策,達到提高高校實驗儀器設備共享率、減少儀器維護運行成本和提升一線儀器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的目的。
【關鍵詞】共享基金;激勵; 政策設計
1 高校實驗儀器設備使用現狀
近年來,隨著高校辦學質量的提升,高校的硬件投入、特別是儀器設備的經費投入在日益增加,各個高校很多學科領域的儀器設備檔次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生均儀器及設備數量都有了極大的提高[1-2]。作為開展教學、科研必備條件的實驗儀器設備,在其發揮作用的同時,有部分儀器設備利用率比較低,成為高校實驗室的擺設,無法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儀器設備利用率普遍低于發達國家。目前發達國家的儀器設備利用率普遍已達170%~200%[3-4],而我國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幾乎不到25%。特別是4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綜合評價不合格率就達到了35%左右,每年至少有50%的設備的使用機時不達標[5]。針對目前我國高校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旨在進一步探索優化高校實驗儀器設備管理的新途徑和新思路,努力提高現有儀器設備資源的共享率及使用率,利用網絡管理平臺,努力降低設備管理成本,盡可能發揮儀器設備在科技創新中的最大作用,滿足高校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的需要。面對我國對高校科學儀器共享制度及相關研究起步晚的現狀,必須在儀器設備管理理念及人員管理體制等方面著手,深入探索涉及制約儀器設備共享的相關因素,借鑒國外的共享管理經驗,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科學高效的儀器設備共享管理體制和機制。
2 高校校內實驗儀器設備共享政策設計
基于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思路,實驗設備所有權為國家和高校所有,而使用權劃歸二級院系。在學校層面設立“儀器設備共享基金”,將適合的儀器設備納入“學校內部共享平臺”,院系或教師個人使用時繳納共享使用費,用于獎勵購置和保管的二級院系。
2.1 共享基金籌集
儀器設備開放共享,一方面使得實驗操作人員工作強度加大,另一方面儀器設備運行費用明顯增加。因此,儀器設備共享首先必須建立儀器設備共享損失補償機制,進而保證儀器設備共享得到良性發展。這方面可以考慮利用一定的經濟杠桿以及社會杠桿等激勵措施來充分調動機組人員的共享服務積極性,以達到共享儀器設備資源服務的持久化。
依據《高等學校儀器設備管理辦法》要求,高校所擁有的儀器,尤其是貴重儀器設備,高校相關部門每年應至少落實儀器設備購置費的6%作為儀器設備運行維護的費用,這部分費用主要包括設備配件購置費、實驗耗材費用、改進設備的全新功能開發費、儀器設備升級改造費用、儀器設備日常維護水電費等。同時依據文件精神,高校須成立儀器設備資源管理領導小組,籌集全校列入共享的儀器設備資源的共享基金,并編制學校基金預算(一年為一周期),考核各儀器設備共享效果,依據共享效果核發共享基金,做到專款專用。共享基金的來源可有三項渠道:有償使用儀器設備資源收入、學校設置的專項基金、教師科研項目經費支出。納入校內共享平臺的儀器設備資源,根據考核的共享效果,可得到共享基金全部或部分資助。
2.2 共享基金使用
儀器設備依據使用年限不同,依據購置儀器設備價值比例向儀器保管的二級院系收取資源占用經費,作為“儀器設備共享基金”部分來源。儀器設備共享基金收取比率可參考表1設置。
儀器資源使用經費=使用時間(天)×大型設備購置價值/(使用壽命年限×360),該經費可向借用單位收取。
實際收費可以由儀器保管院系根據設備實際需求適當上下調整,并經過學校主管部門和地方有關部門審批。如新購置一臺60萬元的Fast織物風格儀為例,紡織服裝學院應預先向學校交納8%的儀器設備共享基金4.8萬元;如該儀器以200元/天標準收費,假設該設備使用壽命為20 年,每年共享率為20%計算,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共可收取 28.8萬元使用費,除可滿足Fast織物風格儀整個生命周期內運行費用外,還有結余用于實驗人員勞務費、實驗材料費、儀器設備的維修、維護等開支,進一步促進設備的開放使用。所收取的使用費具體分配如圖1所示。
2.3 設備共享激勵政策
2.3.1 加強傳統政策支持力度
通常高校都設立有分析測試基金,資助教師使用大型儀器設備,以調動教師申請基金項目、使用大型儀器開展科學研究的積極性,但普遍存在可申請試用機時量有限、資助經費額度不大等問題,以至于大型儀器設備的利用率依然沒有起色。為加大這一傳統政策的支持力度,高校可設立儀器設備運行儲備基金,對儀器設備機組給予支持;對重大基礎性研究項目,儲備基金資助比例設置為70%,對一般性科研項目的資助比例為50%;基金資助受益面從教授擴展到全體教師,一方面提高儀器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調動了廣大教師科研積極性,儀器使用用戶數將明顯增加。該政策可調動儀器機組人員與科研課題組成員兩方面的積極性。
2.3.2 增加經濟激勵支持
校內儀器設備共享(無論在教學或科研)中使用的消耗性材料費應按實際消耗收取,對于教學活動則應免收測試分析費。儀器所屬二級學院內,教師收費應由各相關學院設置收費標準,校內其他學院教師的費用按公布標準5折的優惠價收取,差價由學校共享基金配套補貼。高校內部收費可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應以保證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及維護費用的需要為原則。
3 內部共享激勵的實踐效果
以上一些實驗儀器設備共享創新型管理的激勵政策和措施已經在杭州的幾所高校設置了試點,各高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率有了極大提高。各高校每年所發表的 SCI &Ei論文中,70%以上的論文都得到了儀器共享基金的資助,某些二級學院一些通用性較好的儀器設備共享率甚至達到60%,共享經費遠遠超過儀器的運行及其維護費用,儀器機組成員的積極性、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完好率也有明顯提高。上述激勵政策的實施,使得儀器設備開放服務的理念在全省范圍內各儀器設備機組逐步確立,一大批通用性廣的分析儀器設備甚至達到 3000 小時以上的年均開放服務機時,各高校也都主動申請將新購置的儀器設備納入共享,積極推動了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以及高層次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張玉平.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的系統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9):9-12.
[2]楊敏.高等學校貴重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機制的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4):45-47.
[3]Cepeda, G,and Vera , D.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A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7,60:426-437.
[4]Zahra, S A, Sapienza, H J, Davidsson, P. 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 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6,43(4):917-955.
[5]周隕龍.基于利潤分配和技術分享的“盟主—成員”型戰略聯盟激勵機制設計[D].重慶:重慶大學,2010.
[責任編輯:鄧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