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平
【摘 要】隨著《城鄉規劃法》的頒布,城鄉規劃學一級學科的設置,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作為城鄉規劃專業的核心課程,教學改革就顯得尤為緊要和迫切。在分析目前現有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探索了新形勢下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教學改革
0 引言
200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開始正式實施,2011年3月初,國務院學位管理辦公室正式決定,將城鄉規劃學作為一級學科,這標志著我國進入到了城鄉一體化時代。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作為城鄉規劃專業的核心課程,應緊跟時代發展,適應國家關于城鄉規劃的法規、政策及相關技術規范的調整,以便學生對城鄉規劃的編制程序、成果和表達等方面有明確的認識,并應用到課程設計實踐中。
1 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在教學體系上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在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中的相互協作有待提高
在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教學過程中,考慮到讓每個學生盡可能地了解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的各個環節,但是教學中又不允許每位學生獨立完成一套城市總體規劃成果,只好分工完成,在分工過程中,肯定有部分學生不能深入接觸城市總體規劃的核心內容——土地利用規劃與城市空間布局,盡管可以通過組織學生之間的交流來彌補,但畢竟有部分學生沒有系統地做過。如何保證所有學生既能了解城市總體規劃編制過程,又能掌握專業核心內容,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1.2 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的實踐性難以得到檢驗
城市總體規劃課程SEI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工作,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具備同地方決策者、企業負責人等相關人員面對面交流的能力,深刻體會城市總體規劃決策的形成背景。然而,交流溝通能力與背景知識掌握是經過社會長期實踐才能獲取的,學生不能在學校立即學得,也就難以檢驗。
1.3 教學方式與方法尚需改進
目前,教學方式與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其一,理論與設計銜接不暢。許多高校將城市總體規劃理論課進行集中講授,與相應的總體規劃課程設計銜接不暢,無形中造成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離,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無法消化、吸收和運用,導致規劃設計時無所適從。其二,教學方式單調,基本以“單兵作戰式”、“師徒式”為主,學生多半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創新意識不夠。其三,理論與實踐嚴重脫鉤,現狀實踐調查無法進行,課程設計基本上是紙上談兵,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 教學方法改革探討
2.1 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路
基于應用型城市規劃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教學改革的思路應著重貫徹三個理念。其一,城市規劃課程設計應強調對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為培養學生的規劃設計能力和表達能力奠定堅實基礎。其二,通過大量的城市規劃課程設計實踐訓練,著重培養學生的規劃設計技能,逐步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三,“特色”教學求發展。因此,城市規劃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的思路可以歸結為12個字即重基礎、強技能、求特色、謀發展。
2.2 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
規劃始于問題,城市總體規劃的目標之一就是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所以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特別適合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中。運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必須設定特定的情境,對于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而言,其情境就是城市場景。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必須是真題真做或者真題假做,引導學生帶著特定的問題,深入到城市中去,培養學生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式思維方法。
2.3 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啟發式教學方法
城市總體規劃是政策選擇的過程,解決同一問題往往存在著不同的政策方案,也就是說城市總體規劃方案可能存在若干個方案設計,所以指導教師應啟發學生設計出不同的設計方案,避免以先入為主的方式提出解決方案,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方案設計,以免扼殺學生的創造激情。啟發式教學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應當明確的是,啟發不只是來自于學生,也來自于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2.4 構筑團隊教學的教學模式方法改革
團隊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以團隊學習為中心,以課程項目為主線,以任務目標為使命,強調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三維培養,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團隊教學法可以通過設計團隊建立、制定團隊考評規則、制訂設計項目內容、設計項目探討、設計成果展示、總結評比等步驟進行,強調團隊的解決問題、專業技能、人際關系技能。
2.5 采用漸進分工教學方法
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必須合作完成,不可能每位同學獨立完成一套規劃設計成果。在分工過程中,盡可能讓每位學生有機會參與城市規劃的核心內容——土地利用規劃與空間布局,因此教學組織建議采用漸進分工方式。在調查城市現狀后,首先集中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然后再分工編制各專項規劃,最后調整土地利用規劃。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最初由2位學生合作完成一套用地規劃草案,經過公開點評討論,4位學生合作完成一套用地規劃正草圖,再經過公開講評討論,8位學生合作完成一套用地規劃方案。通過漸進分工的教學方式,避免過早分工而造成的有些學生沒有機會接觸用地規劃的問題。同時,漸進分工教學組織方式還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來考察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為以后公正地評定成績奠定了基礎。
2.6 加強課程設計教學中的互動交流
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的教學重點不在方案的好壞而重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事實證明,這個過程只有在開放式的教學中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與工作方法的掌握,不僅需要教師手把手地傳授,更需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甚至教師與教師之間進行多向交流與溝通。這種互動式、交流式教學過程,可以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城市總體規劃設計工作的綜合性和復雜性、方案構思的多向性和不確定性。更重要的是,針對規劃項目的實際情況,讓學生逐步學會如何抓住方案構思的要點將理論知識靈活加以運用,從而有意識地培養與鍛煉他們的規劃設計能力,還可使學生之間互相激勵、互相啟發、共同協作,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3 結語
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其實踐教學必須立足專業所長,注重體現城市規劃知識的綜合性與實踐性,,體現教學內容的和教學手段的先進性。必須與時俱進,圍繞學科發展及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開展實踐教學內容的改革,通過課程設計教學內容的調整與完善,力求在本科教學階段就能夠滿足城鄉規劃學科的發展趨向。課程實踐教學環節應結合生產實踐,引入項目化教學方法,增加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等環節,以增強學生城市規劃綜合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使課程發展更趨合理完善,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王勇.城市總體規劃設計課程指導[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
[2]李慶武.項目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教育探索,2008(4):32-33.
[3]陳有川,崔東旭,張軍民.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6(9):74-79.
[責任編輯:鄧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