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衣紅+++趙福斌
【摘 要】通過對《煤礦防治水規定》內容的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到只有加強水文地質、防治水技術等基礎管理,完善各項防治水崗位責任制和水害防治制度,加大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力度,才能全面做好礦井防治水工作,才能確保礦井安全生產。
【關鍵詞】基礎;學習;淺析
為了了解、掌握當前煤礦水害防治工作的新變化、新發展,全面剖析煤礦防治水規定,是煤礦安全生產、長治久安最有效的工作。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煤礦安全生產監察局于2009年9月21日編制并頌布了《煤礦防治水規定》,本規定自2009年12月1日起實施。《煤礦防治水規定》下發后,我們立即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全面學習,并深入理解《煤礦防治水規定》內容,掌握逐條規定,并在生產中自覺的、積極的實施《煤礦防治水規定》內容,以此促進礦井安全生產。本人是一名多年從事礦井防治水的技術人員,在此結合礦井生產談談對《煤礦防治水規定》的學習、理解和粗淺認識。
1 深入學習、強化理解
《煤礦防治水規定》是國家制定的強制性技術規范,是在原《礦井水文地質規程》和《煤礦防治水工作條例》的基礎上,通過多年實踐、整理、總結、整合而成的,是自1986年以來對煤礦防治水技術工作的一次全面規范。《煤礦防治水規定》內容全面、條文清晰,是指導現場具體防治水工作的綱領,由此可見,生產中嚴格執行《煤礦防治水規定》意義是非常重大。因此,我們采取了業余學習和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全礦科室及工區工程技術人員對《煤礦防治水規定》進行了認真、全面的學習,并對重點章節、涉及款項進行了重點講解、深入剖析,已達到每位人員都能精準掌握。
在對《煤礦防治水規定》內容的講解中,與以往《水文地質規程》及《工作條例》有差別的條款進行逐一對照、著重研討,較深刻領悟本規定的的內涵。例如對第十三條中“重大突水事故”的定義、第十六條中礦井應該建立的防治水基礎臺帳等條款新增規定內容;同時對本規定的“罰則”部分認真學習,切實認識到煤礦防治水工作在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2 領導主抓,全員參與
煤礦防治水工作是項系統性、綜合性的的專項工程,并非單靠哪幾個人、哪個專業就能完成的;實踐證明礦井防治水工作需要領導思想重視、決策正確,機構配置、人員配備和設備配置合理,以及各專業、各部門的組織系統協調順暢。因此,生產中首先要領導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各部門各專業才能重視,才能把防治水工作各項制度、責任落到實處。山東王晁煤電集團新宏煤業有限公司位于臺兒莊運河和運河支流-伊家河之間,且受南、北東兩條大斷層切割影響,井田地質為盆地型構造,地表水、斷層水、采空水等水患威脅均被列入重大危險源;因此,公司領導高度重視,把防治水工作作為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親自召開防治水專項工作會議,成立由礦長牽頭的專項小組;專項小組機構配置上至礦長,下到每位職工,責任制度層層落實。目前,全礦從領導到職工,從科室到工區都充分認識到礦井水害的危險性和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做到了全員防治的效果。
3 加強現場管理,責任落實到位
《煤礦防治水規定》明確規定礦井施工中應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則,嚴格落實“防、堵、疏、排、截”五位一體的綜合防治措施;并要根據水害情況和采場安排,依照隱患分析排查的具體要求,認真、詳細對各采掘工作面進行水情、水害分析,對受水害影響的作業地點制定專項安全措施,落實現場責任人、落實工作目標,并嚴格考核工作任務及措施執行情況,切實做到了水患不除不生產、安全隱患不落實不生的安全目標。
首先,礦井水害防治從采區設計開始,根據《煤礦防治水規定》內容要求,全面分析、預測采區的水害因素、水害來源及涌水量情況,并依據相關標準、規定設計匹配相應的排水泵房及排水設施,確保采區泵房和排水設施與采區同時設計、施工和投入使用。
其次,礦井水害防治應從采空區積水、地表涌水、斷層導水及相臨礦井的積水采取重點監控、重點治理的原則。礦井生產中對受水害威脅區域,始終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方針,且與相鄰礦井嚴格進行季度交換圖紙,信息互通、精準掌控確保了我礦將水害隱患的發生杜絕在源頭。比如對于相鄰的宏泰福源煤礦的水害威脅,依據科學可靠的物探監測、計算機分析等手段,留設足夠的邊界隔水煤柱;對中央泵房、采區泵房擴大了礦井排水能力,并且在各泵房入水口設置了水文監控系統和視頻探頭,在各主要采掘地點和大巷安裝了水害應急撤人群發報警裝置,做到了隨時掌握礦井涌水量的變化及停產撤人的應急落實制度。
4 嚴格執行“三項”保障制度
根據《煤礦防治水規定》內容要求,我礦成立了以礦長為總指揮、總工程師為組長、各副總及地測防治水成員為成員的礦井防治水專項小組;且根據規定要求落實專項資金300萬元,用于購置探放水水各設備設施及其他防治水儲備物質,并每年落實1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防治水工作。如2009年至2013年,落實160萬元打鉆注漿封固二水平延伸主巷道隔水煤柱;落實60萬對下煤組進行了物探;落實80萬元安設視頻探頭及應急避險設施等,累計投資了300余萬元用于水害治理,通過系統的完善水害治理措施,較大提高了礦井抗水災能力。
5 加強應急預案及現場演練管理
根據年初編制的《災害應急救援預案》和《災害現場處置方案》,我礦每年在雨季汛期前舉行一次全礦井范圍的水害及停產撤人聯合避災演習。防治水專項小組成員在現場各重要地點進行督察,記錄實際情況;且通過應急演習,使每一個職工真正在日常生產工作中時刻樹立 “居安思危”的思想,掌握應急避災的有關技術知識,切實提高了職工在出現突水及其他險情能夠逃生的能力;而且,通過應急演習,驗證了《災害應急預案》的系統性、科學性及《災害現場處置方案》的可行性、時效性,并真實反映出了應急措施編制中存在問題,確保了《災害應急預案》、《災害現場處置方案》后期修改的針對性。
6 強化基礎工作,提升水平
實際工作中我們以《煤礦防治水規定》為契機,強化礦井防治水技術工作,并在工作中落實以技術保安全的主題目標,對每一采區和工作面必須采用物探、鉆探和水文地質試驗等綜合勘探手段,查明構造發育情況及其導水性,尤其對主要含水層厚度、巖性、水質、水壓等情況,提供準確、詳實的礦井地質報告、采區說明書及采掘工作面地質說明書,做到準備期預測準確、生產期落實措施可靠、后期系統校驗。并對部分煤層底板灰巖承壓水的治理,采用了新技術、新工藝來完善疏水降壓,確保安全條件下最大限度的進行煤炭資源開采。
生產中我們時刻依據《煤礦防治水規定》內容要求不斷完善礦井防治水工作,包括對各類圖紙、臺帳進行細致填寫、詳細檢查,將現場觀測數據如實、及時地反映在相關圖紙資料上,保證資料的完整性、連續性、時效性。對電子資料進行備份,進行系統的管理,保證礦井水文數字化工程的正常運行,并及時對水文資、地質料歸檔保存,嚴格執行檔案資料的存借制度。通過對各種水文地質資料的編錄和整理,我們可以完整、詳細地把井下各種水文地質狀況及時反映在圖紙上,為水文地質資料數據分析節省了時間,地提高工作效率。
7 結束語
通過對《煤礦防治水規定》的深入學習、剖析,使我們更加認識到煤礦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而且,讓我們在制度規則制度、落實措施、監測校核等方面有了可靠依據;并且,生產中將依據《煤礦防治水規定》,進一步提升礦井防治水技術管理,嚴格執行“十六”字礦井防治水原則,切實保障礦井安全生產。
[責任編輯:鄧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