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摘 要:互聯網金融在國內的迅速發展,不僅帶動了整個金融業的迅猛發展,同時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使傳統商業銀行發展面臨嚴重阻礙。為此,本文通過對比我國當前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與傳統商業銀行的特點,進一步研究迅猛發展的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沖擊及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發展現狀;沖擊;對策
一、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狀況
近年來,我國的金融行業逐漸意識到互聯性金融的重要性,我國互聯網金融不斷發展。盡管我國在網絡銀行的發展中得到了國際的認可,但金融犯罪仍然大量存在,這凸顯了我國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安全性難題。發展迅猛的互聯網金融缺少相應法律的制約,必然會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不受控制地在金融領域大肆橫行。因此,要想解決這一難題,未來互聯網金融必須建立健全完善的監督管理和法律保障措施,尤其以實施實名制和個人信譽機制作為典型。完善監督管理和法律保障措施能夠為互聯網金融發展提供安全的國內金融環境,并帶動整個互聯網金融的規范性,但完善這措施是一個深遠而長久的過程,監督與信用體系應該在搜集金融客戶資料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研究搜集的客戶資料,進行信用程度的分級,以分析大數據與歷史交易基點來確定此次融通的金融額;互聯網金融企業在確定客戶的信用等級后,根據客戶的資金需求,利用互聯網提供行金融服務,不斷開發網銀的附加功能,充分使用余額寶這一新興交易方式,建立起完善的互聯的營銷金融體系,更可以深入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共享平臺,結合傳統和網絡兩大模塊的營銷方式,創新交互式的營銷類型。
二、國內傳統商業銀行發展現狀
隨著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國商業銀行的服務逐步深入臺灣、香港地區,并增多關于沿海城市的金融服務種類。近年來受經濟發展態勢和金融利率的影響,整個金融行業發展比較低迷。在這種金融環境下,盡管銀行收益都有所增長,但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發展受限,同時中小型銀行缺少大量的自由資金和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整體的管理水平依然低下,發展速率也比較低。首先,通過對國際貿易領域發展的分析來看,我國商業銀行在這一領域的發展也存在著難題與阻礙,迅猛發展的其他銀行產生了發展阻力,嚴重制約著商業銀行的對外經濟活動,而當前國家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卻加劇了商業銀行貿易融資風險。貿易融資業務在我國商業銀行中占有重要地位,一體化世界經濟趨勢,快速增長的對外貿易,使我國商業銀行融資業務的市場環境也不斷受到挑戰。其次,我國的商業銀行與國外銀行相比存在明顯差距,以缺失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提供的業務服務單一最為明顯,這令我國的商業銀行在國際金融環境中處于不利地位。這要求國內的商業銀行積極抓住機遇,制定科學的金融創新模式和風險監管策略,以更好應對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造成的沖擊。
三、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沖擊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熱潮推動著私人訂制的金融產品的出現,各種創新性金融產品也成為了經濟發展的熱點,互聯網金融在帶給客戶更多的便利與快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首先,互聯網金融引發了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一旦客戶的個人信息泄露,這種方便快捷的網絡將加速泄露的速度,擴大個人信息傳播的范圍,這將引發個人信息泄露的重多金融困難。其次,互聯網金融要求金融工作人員更為謹慎小心,一旦在網絡平臺上操作失誤,不僅有泄露客戶信息的難題,而且對企業信譽造成影響。倘若損害了國家和客戶利益,更可能引發法律糾紛等,引起整個金融行業的混亂。再者,互聯網金融的實施并沒有減少金融行業的風險。金融風險只是通過互聯網金融機制被轉移,但從整體而言,整個金融行業的風險依然存在,并沒有減少。最后,互聯網金融機制甚至可能增減金融環境的風險,金融環境整體面臨衍生出的道德風險,營銷風險,設備服務風險等。
四、傳統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沖擊的對策
互聯網帶動著國內各行各業的交互性聯系,其中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既帶動著金融行業的發展,也給傳統商業銀行帶來了挑戰。在互聯網金融快捷和方便的顯著優勢之下,傳統的商業銀行要想保持原有市場份額,并進一步推動整體經濟發展,就必須針對當前經濟環境制定相對的發展目標與計劃,采用大數據計算的方法,滿足客戶的需要,進一步發展銀行業務種類,提高整體服務態度。
1.拓寬互聯網服務范圍,提高服務水平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關鍵就在于大量的互聯網用戶群體,他們不僅是未來金融發展的客戶資源力量,還能夠帶動整個互聯網金融的全面發展,而互聯網金融被認為是最具開發能力的金融平臺則是因為其快速便捷的特性,這使其具有超強的吸引力。傳統的商業銀行要想繼續占領市場,就必須重視網絡業務的份額,著重發展互聯性新業務,同時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擴寬互聯網的服務范圍,不斷進行創新,滿足客戶的各種合理需求,帶動整個經濟業務的發展。在拓寬互聯網讀物范圍的同時,重視服務業務種類的增多和服務水平的提高,關注更多的客戶需求,發展更為個性和重要的業務。
2.學習先進信息技術,合理配置資源
傳統的商業銀行應重視互聯網金融的成本低和信息交換便捷的特點,堅持學習先進的信息技術,合理配置銀行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著力研發互聯網領域的新技術,立足當前的客戶資料來完善整個銀行的信息數據庫,建立客戶的信用分級機制,明確各類金融業務的種類,從而推進整體互聯網金融在日常的運用與發展。
3.大力開發傳統商業銀行手機銀行業務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越發喜好便捷的生活方式,手機銀行作為商業銀行的服務外延性業務便也應運而生。而商業銀行不同于投資銀行和中央銀行,它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通過給客戶提供多種金融業務服務的金融機構。根據其定義我們可以明確這一點:商業銀行的目的是營利。為更好獲得更多收益,商業銀行就需拉動顧客關注,而通過提供多樣的服務類型能有效滿足客戶需求,增加商業銀行的收益。因此,出于增大自身收益的原因,商業銀行選擇提供手機銀行業務服務,這是手機銀行業務得以發展的原因之一。第二,手機銀行能夠提高商業銀行的服務效率。開展手機銀行業務能減少客戶在銀行的排隊時間,提高銀行服務效率。第三,利用手機銀行可以減少商業銀行的成本。客戶通過使用手機銀行,減少了填寫的單據、排號紙的各種消耗,大大減少了銀行成本支出。第四,通過手機銀行辦理業務是傳統商業銀行向辦公現代化邁進的重要標志。
4.建立健全綜合性的服務機制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給傳統商業銀行帶來了一定沖擊,但傳統商業銀行應發掘自身發展優勢。長久經營的傳統業務保證了傳統商業銀行的客戶資源和資金資源,盡管在小額貸款領域不如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但通過建立健全綜合性的服務機制能夠維護原有的傳統商業銀行的經營,并推動其不斷發展。完善自身的服務業務種類,提高服務水平,建立健全綜合性的服務機制定能帶動傳統商業銀行在新興互聯網經濟中的快速發展。
5.建立完善的客戶數據庫
長久經營所帶來的大量客戶資源是傳統商業銀行的優勢,正確利用客戶信息是傳統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關鍵。建立完善客戶數據庫是當前傳統商業銀行發展的最好方式,傳統商業銀行的客戶信息僅包括客戶基本資料,其涉及范圍過窄,而新興的互聯網的客戶數據庫包含著客戶的基本信息,并記載著客戶的消費力度,購買地點,甚至于消費方式等各種信息。因此,傳統的商業銀行要想保留原有經濟業務的數量,建立一個有效及時的信息搜集和反饋機制尤為重要。此時,傳統商業銀行應該建立完善的客戶數據庫,可以設立相應的金融業務售后附加條件,其中關注客戶相關資料。
五、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的金融體系快速發展,但整體來說發展不夠完善,尤其與國外成熟的金融體系存在差距。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傳統商業銀行帶來了一定沖擊,原有的傳統商業銀行優勢被削弱,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具有方便快捷,信息溝通快速,成本低的顯著特點,客戶數據庫信息全面,能夠快速響應來滿足客戶的需求。盡管新興的互聯網金融有這些優點,但傳統商業銀行則具有客戶資源多,資金儲備大的特點依然無法否定。在金融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現代事物與傳統事物相輔相成的特點,從根本上解決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沖擊,仍需互聯網金融和商業銀行相關從業者一起努力。
參考文獻:
[1]謝子門.當今步入互聯網金融時代的進一步思考[J].中國商貿,2014(13):11-14.
[2]劉新海.互聯網金融新模式探析[J].金融電子化,2013(4):34-37.
[3]邱峰.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沖擊和挑戰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4(09):134-145.
[4]庾力,陳繼明,王瑱.探討中國傳統商業銀行的發展現狀、問題以及應對互聯網金融沖擊的相關對策[J].西部金融,2012(4):55-60.
[5]任娟.商業銀行競爭戰略選擇研究的意義及其研究現狀[J].東營職業學院,2015(0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