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世界
摘 要:西部大開發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戰略。不僅能夠推動我國東西部地區共同發展致富,而且起到保證西北邊疆穩定和保障國家安全的作用。而農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本文從西部大開發的相關政策出發,探討了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并以甘肅省天水市近年來的農業經濟發展為例,提出了農業經濟發展的兩點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西部大開發;農業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
一、“西部大開發”的概述及具體有利措施
西部大開發是政府自2000年正式實施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戰略措施。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可以帶動東西部共同發展,使國民經濟穩定持續且快速增長,進一步跟上世界范圍經濟發展步伐,提高我國國際地位。
1.加強區域之間水資源的調配和淡水供應。進一步加強農村的飲水安全建設,倡導節約用水,加大保護水資源的力度。同時著重于重要水源工作和湖泊江河的水庫之間的聯通及用水調配工作。
2.進一步建設農田水利工程。對于核心的糧食生產區及其備用生產區做好澆灌建設,在部分重點區域建造大型澆灌區并加強排澇節水改造建設。加大小型農田可澆灌面積,從而增加產量,加大牧區水利建設,提高草原可畜牧能力。
3.重點做好交通建設。對于貧困的農村地區,做好道路的建設,力爭做到“路路通,村村通”使大部分農產品能夠及時外銷,進而拉動貧困地區經濟增長。
二、為什么重點發展農業經濟
1.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農業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得到充分體現:首先,我們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物品皆是從農業得來。其次,只有農業的發展才可以使社會分工更明確,使國民經濟其他的生產部門更獨立。
2.農業的貢獻。首先,食物是人們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各其他部門的食品消費品都由農業生產提供。其次,農業提供了國家工業所需的工業原料。農業的現代化與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我國工業化的起點與基礎。
3.農業的多功能性。(1)糧食安全功能。農業為我國提供了充足的糧食,在糧食安全方面保證了我國的自給自足,進一步確保國家實現自己的宏觀目標戰略。(2)環境功能。農業具有一定的環境保護功能,通過種植植物農作物可以減少水土流失,保證土壤微生物和養分的固定量,從而維持生態環境的平衡。(3)經濟功能。農業的存在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并提供充足的農產品保證了貨幣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沖經濟,維持社會公平性。(4)社會功能。農業與其他生產部門相比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性,這就為農民朋友提供了就業機會和生財手段,并使農村成為農民生活和社交的場所,從而減少了農民朋友向城市的盲目流動。
三、天水地區農業發展概況
1.糧食生產概況。天水市近年來致力于調整農業結構,通過大量研究試驗,在科學生產方法的支持下,天水市在2007年時的糧食播種面積達到了470多萬畝,糧產總量達到了近90萬噸。然而在2009年時,該市糧食播種面積卻下降到了460多萬畝,但糧產總量卻達到了100余萬噸,增長效果十分明顯。
2.蔬菜發展概述。該市的蔬菜產業近年來不斷擴大規模,蔬菜質量也不斷提高。2009年時蔬菜種植面積已達到七十萬畝,有了二十九個蔬菜產業認證品牌。截至2010年時,其種植面積已增加到八十萬畝。
3.畜牧業發展概述。2008年時,天水市畜牧業有了約11億元的總產值,相較于2002年時約增長了73%。牲畜達到近50萬頭,相較于2002年增加了4萬多頭。肉類總產量達到近6萬噸,同比2002年增長率約為12%,蛋類產量約為1.2萬噸,同比2002年約增長15%。農民家庭經濟收入中的畜牧業收入愈發重要。
四、自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地區發展概述
近年來西部地區飛速發展,經濟社會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截至2012年,西部地區的經濟生產總值已達到了約113900多億元,約有12%的增長率。其在我國國民生產總值上已占到約19%的較高比重。自2007年以來西部地區尤其西部特困地區的經濟發展以驚人的速度趕超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其各項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已連續多年趕超東部沿海地區和國內平均水平。
五、農業經濟發展的前景
1.繼續加大農業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強農田改造,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力度,對于地區優勢農產品如小麥、棉花、油料等加大生產規模,對于豬、牛、羊等大型農畜進行統一化,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同時支持鼓勵發展林業,沙業等產業以提高農業的綜合性生產發展能力。加強交通通訊等農業基礎性設施建設以方便農產品及時外銷,經濟部門多推出惠農理財產品,使農民朋友也能學會投資理財。
2.推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以科技技術為指導,積極發揮自己的長處,大力生產優勢產品,從而大幅度提高產品收益,并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做到科學、高效且生態環保的進行農業生產。具體講有三點:(1)生產要發展。農業生產應不斷滿足人們的生存和發展需求。(2)生活要提高。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基礎上普及金融投資知識,使農民獲得更大的經濟收入,進而進一步的改善農民生活條件。(3)生態要改善。在農業發展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生態環境,這樣才能重復多次的利用生態資源,從而使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郭翔宇.現代農業與縣城經濟發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2]司馬小.關于農業經濟發展的思考.
[3]李秉龍,薛興利.農業經濟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3.
[4]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
[5]張九聰.落實科學發展觀 提升農業產業化[J].山區經濟,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