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逐漸增大,為了有效實現資源配置,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很多企業逐漸將部分業務進行外包,通過專業的業務經營機構進行財務會計業務的高效管理。企業通過財務會計外包可以將財務會計交由專業的會計機構進行管理,提升了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效率,但是同樣會帶來很多風險。本文就企業財務會計外包的風險進行探討,結合具體情況提出企業財務會計外包的完善策略。
關鍵詞:財務會計;外包;競爭優勢;風險
一、企業財務會計外包概述
企業財務會計外包是指企業從整體戰略角度出發,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全部納入到戰略大局的層面上,將部分或者全部的財務會計活動交由專業的財務會計機構來完成,實現企業的財務會計活動與企業的未來發展規劃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有效降低企業的會計成本,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企業的成本問題愈發突出,為了有效降低綜合成本,突出關鍵業務,不得不對財務會計活動進行外包。通過外包,可以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充分利用外部的咨詢服務技術、會計服務、信息傳遞等資源以達到低成本高回報的目的。但是財務會計外包同樣會帶來很多風險因素,如企業的核心資料泄露等不利于企業發展的風險因素。
二、財務會計外包面臨的風險
1.會計保障風險。企業財務會計外包活動的有序進行是建立在科學有效的法律法規的體系的基礎上,法律法規可以明確企業的財務會計范圍,也可以實現對承包商各種行為的法律約束。但是我國當前缺乏卓有成效的法律約束管理體系,無法對企業財務會計活動進行有效的指導,也不能夠明確外包商的準入資格、收費范圍及標準等內容,導致財務會計外包活動缺乏法律體系保證。
2.會計選擇風險。現階段我國財務會計外包市場不夠健全,外包商魚龍混雜現象極為嚴重,導致企業在選擇外包商時候無法選擇符合本企業財務會計發展要求的,在此過程中需要承擔較大的風險。同時當前我國缺乏對于財務會計外包市場準入資格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導致很多本身實力較弱的外包商卻承擔了與自身能力不相符的財務會計項目,這樣就可能會給企業一方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
3.會計質量風險。對于當前的中國企業財務會計外包來說,由于國家在政策法規方面存在著缺位的情況,導致對外包商行為的法律約束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很多外包商只著眼于當前的經濟利益,不注重自身財務會計管理能力提升,在內部管理制度建設上也不夠完善,這樣就導致了財務會計外包質量較難得到有效保證,進而導致企業遭受經濟損失。
4.會計安全風險。很多外包商沒有真正重視財務會計外包活動,僅僅將其當做一項業務,而非本職工作,在開展活動時缺乏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較易導致企業信息泄露,無形中給企業帶來較大的風險。同時很多外包商受利益驅使,擅自對發包商的信息資料進行復制,甚至是出售給其他企業,這種不負責任的商業行為將導致企業的信息價值降低,導致企業蒙受經濟損失。
三、財務會計外包風險的應對措施
1.樹立正確的財務會計外包理念。很多企業管理者認為財務會計外包就是把所有的財務會計都交給外包機構進行管理運作,自己不需要進行管理了。這種外包理念是明顯不正確的,財務會計外包是企業因為生產經營需要,從成本角度出發將財務會計活動包給外包機構。因此企業管理者應該樹立正確的財務會計外包理念,正確對待財務會計外包,將財務會計外包作為企業綜合運用外部資源積極發展關鍵業務的重要方式。對于企業來說,財務會計外包并不是將所有的財務內容均交給外包商,而是以外包為手段,實現企業財務會計的高效運作。
2.企業應增加財務會計外包知識。發包企業在進行財務會計外包或者之前,要明確自身的財務會計現狀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規劃,衡量外包帶來的經濟效益與風險。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夠進行財務會計活動外包活動,多數情況下只有季節性企業、財會會計活動較多的大企業適合進行財務會計外包。對于季節性企業來說,通過進行外包活動可以有效降低因為大量的財務會計活動帶來的成本,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而對于大企業進行財務會計外包,可以進一步優化現有的財務會計結構,有效避免各部門之間作假,實現財務會計的高效運轉。
3.選擇合適的外包服務商。為了保證外包質量,企業在前期應該就外包商的整體水平、業界信譽、服務能力、專業化管理水平等進行考察,從而選擇最好的外包服務商。除此之外,還應該充分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①外包服務商服務質量。確認其能夠高質量地開展財務會計管理工作;②外包成本。對于企業來說,進行外包活動目的是為了降低財務會計管理成本,因此在基本滿足自身財務會計管理要求的基礎上,盡可能選擇服務價格最低的外包服務商;③外包商的市場口碑。外包商相關服務時間越長,服務能力就越高,越能夠保證服務質量,就能夠有效降低外包風險。
4.合理化外包合同的制定。對于財務會計外包來說,合同的制定也是極為重要的。這是因為合同不僅規定了外包服務中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也明確了發生外包問題時候的問題處理方法。因此在外包合同的制定時候應該結合服務商獨立性、企業控制力等因素,盡可能多地滿足雙方的要求,實現服務雙方的利益以及風險均衡。財務會計活動涉及到企業的機密,雙方應該認真簽訂保密協議,明確服務范圍、服務內容。同時企業應該加強與外包商之間的溝通交流,針對外包風險漏洞制定相應措施,從而保證財務會計外包活動有序進行。
四、結語
財務會計外包可以實現企業成本的有效降低,但是風險也隨著而來。為了有效降低乃至避免風險,企業在開展外包活動前應該進行風險評估,明確風險的類型、危害程度,采取靈活多變的應對措施,而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財務會計外包的效益最大化,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的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杜麗春.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導入財務外包模式的決策分析[J].唐山學院學報,2005,18(3):45-49.
[2]唐穎麗.淺析亞洲跨國公司財務會計外包的動因和阻力[J].商業現代化,2008(526):379.
[3]朱冬琴.財務外包的信息安全風險的甄別和控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9(4):147-148.
作者簡介:劉玲玲(1982.06- ),女,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臨沂職業學院,碩士,講師,專業:會計學,研究方向: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