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當前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郝林溪
(焦作千業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焦作 454150)
摘要: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人力資源是現代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它對企業的特殊價值是世界上任何一種物質資源都無法取代的,它是提升企業管理的法寶,是促進國有企業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合理有效地管理和開發企業人力資源,對企業的發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人力資源管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是擺在每個企業管理者面前必須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概念;問題;對策
人力資源是指在一定范圍內的人,所具有的勞動能力的總和,或者說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總和。人力資源管理是指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有計劃地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通過對企業中員工的招聘、培訓、使用、考核、激勵、調整等一系列過程,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員工的潛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給企業帶來效益。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是企業的一系列人力資源政策以及相應的管理活動。這些活動主要包括企業人力資源戰略的制定,員工的招募與選拔,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流動管理,員工關系管理,員工安全與健康管理等。即:企業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對人力資源的獲取(選人)、開發(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等一系列活動,最終達到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一種管理行為。21世紀是全球化、市場化、信息化的世紀,是知識主宰的世紀。在新經濟條件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必然要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將構筑在Internet的計算機網絡平臺上,形成新型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理念落后。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國有企業受國家宏觀調控,只重視解決企業內部的物質、資金、技術等問題而忽視企業的人力資源,把人力資源僅僅看作是需要時才發揮作用,視人為固有勞動力,只重擁有和使用,不重視開發和流動,使得人才既進不來,也流不出去,人才閑置、壓制、浪費等現象嚴重。
(二)人力資本投資不足。人力資本投資是投資者通過對人進行一定的資本投入(貨幣資本或實物),增加或提高了人的智能和體能,這種勞動力的提高最終反映在勞動產出增加上的一種投為。我國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缺乏人力資本的投資意識,只關心眼前,(為企業補充人員,發放工資等),不敢輕易培訓員工,只怕“為別人做嫁衣”。很少作長期的人力資源預測,規劃和開發。這樣就使一些渴望學習新技能,新知識的優秀員工得不到培訓的機會;國有企業培訓制度的不健全和不透明也助長了某些有關系的人搶占這些機會;而且有些培訓流于形式,內容枯燥,考核脫離實際,并沒有真正達到培訓的目的。
(三)管理模式單一,管理權限集中,管理體制高度集中。
1.國有企業機構龐大,各部門,各行業不能根據各自業務工作的性質、難易程度等特點,分門別類,靈活有效,有針對性地管理干部,從而造成責權分離,管人管事脫節,進而導致人與事的脫節。
2.國有企業權限過分集中,強化“長官意志”,忽視了制度建設。再次,國有企業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阻礙了競爭機制的作用,一方面,就業“鐵飯碗”、干部“鐵交椅”、分配“大鍋飯”在限制了競爭和個人才能的發揮。另一方面,計劃經濟時期強化個人對集體的服從,這就抑制了個人的自主性、獨立性、選擇性。
為了應對經濟全球化,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我國人力資源管理要采用計劃、組織、領導、監督、協條、控制等有效措施和手段,不但要考慮人才需要和人才配備,而且要著眼于未來,重視人力資源的規劃與開發。企業在經費預算上不應以節約為目標,而是與對資本或信息投資一樣,謀求在特定時期內投入與產出的最佳比值,即同樣追求高效率,高回報。因此,筆者認為,當前形勢下,提高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辦法為:(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理念,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簡單地說就是人本管理。(二)注重人力資源投資的開發與人力資本投資。國有企業人才的開發,發展和完善,根本途徑在于企業教育培訓。 優化企業教育培訓,意味著企業要以更高的資本投入,更高的效率和質量。(三)建立靈活的競爭機制。國有企業要改變就業“鐵飯碗”、分配“大鍋飯”,在根本上排斥競爭和個人才能的發揮、個人利益的實現,真正實現公開、公平、公正的用人自主權,使企業引進需要的人,淘汰富余的人,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的靈活競爭機制,搞活企業,提高生產效率,讓優秀人才有用武之地,讓他們能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得到發展,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人力資源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國有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要充分實施制定糾偏措施,另一方面給各級管理層反饋預算執行的動態信息,指導經營決策。
(一)人才的變化。未來的人才特別是研究生在學校里學到的不僅是專業知識,更多的是學習的能力和研究方法,也就是說,他們能很快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并適應這個新的領域。一個非所學專業的學生能很快進入新專業的角色。
(二)終身學習的理念開始伸入大學,畢業生在大學所學的東西并非僅僅就是專業知識,而是在廣泛涉獵專業以外的知識。他們在畢業后能較快進入其他專業領域的工作。
(三)未來的組織極其注重的已不再是工作人員重復原來工作,技能的發揮,而是創新能力。來自不同專業的人員特別是大學生,研究生具有廣博的知識,多方面的知識是創新的前提條件。由此看來,未來的人力資源管理范式關注的已不再是招聘到對組織來說是“成熟”的人,而是極具創新能力的人。
總之,國企人力資源管理是一套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存在的諸多問題并非偶然形成,其完善的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既要國家宏觀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引導和規范,更需要國企自身實施切實有效的內部變革,建立起現代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從而使人力資源管理戰略成為國企謀求發展的第一戰略,不斷提升國企的核心競爭力。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5-0140-01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27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