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翠 張瑞敏 康維波
摘 要:隨著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的發展,社會需要大批既懂管理又懂技術的城市管理專業人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和管理者要借鑒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精華,尤其是孔子的“人本教育思想”,對其倡導的有教無類、關愛學生,強調才德統一、因材施教的理念加以弘揚與發展,在教育公平、人文關懷、人格修養等服務育人方面做好文章,保障城市管理專業教育的有效性,以培育適合社會發展要求的城市管理人才。
關鍵詞:孔子;人本教育思想;城市管理;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4-0045-02
中國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的快速推進,迫切需要城市管理專業人才去管理和服務城市發展。現階段的城市管理,管理內容極其龐大、管理系統復合,亟須專業人才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綜合的管理能力。而這些能力目標的實現,與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密切相關,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和管理者要以人為本,注意借鑒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精華,特別要發揮孔子“人本教育思想”的時代作用,緊密結合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推動教育教學的發展,以培養更多適合社會需求的城市管理專業人才。
孔子“人本教育思想”有其豐富的內涵,歷經兩千多年洗禮,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對于城市管理本科專業而言,教師和管理者,只有以史為鑒,在弘揚孔子人本主義教育觀的基礎上,站在時代的高度,注意反思教育事實,賦予其新的內涵,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和城市的發展。
一、孔子“人本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人本思想”,與“以神為本”“以物為本”相對應,強調人的重要性。人本教育思想,專注于教育領域,是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的精華,孔子人本教育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內容。
(一)有教無類與注重公平的教育對象選擇
“有教無類”是孔子人本教育思想的精髓。學術界對其解釋不盡相同,古有班固、馬融、朱熹的“教化不分是否異族”說、“教育不分種類”說、“教育不分善惡”說[1],今有馮友蘭先生的“教育不分階級”說,盡管學說釋義有些差別,但都能從各個側面揭示出孔子思想所蘊含的人本、公平的價值取向。
在教育對象的選擇上,孔子注重公平,實行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他主張,“性相近也,習相遠也。”[2]他認為,人的稟賦相近,個體差異在于后天習染。良好的學習條件和主觀的努力,可以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君子。在具體教學實踐活動中,孔子基于“仁愛”和“泛愛眾”理念,對一切受教者,只要“自行束■以上”,均有平等受教育機會。不論學生的出身是高貴還是低微、資質是聰穎還是愚鈍,只要一心向學,孔子都能一視同仁,加以教誨[3]。“有教無類”思想是現代教育機會均等思想的淵源,它在現代依舊閃耀著理性的光芒,給現代人才培養工作以深刻的啟迪。
(二)培養才能與完善人格相結合的教學內容組成
縱觀《論語》以及孔子教學實踐,他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可謂獨具匠心。杏壇開講,孔子把“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列為教學的主要科目,足以看出他對學生才能培養的重視;如果說孔子的“禮樂”思想緊扣他恢復“周禮”的夢想,那么,“射、御、書、數”科目的設置,則是孔子對學生“參與政事”所需能力的高度關注。
孔子的教育內容,盡管“沒能涉及工程技術、經濟建設、國計民生”,但在所教內容之學科歸屬上,當屬政治學和倫理學(易中天語)。而最可貴之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始終以文學、品行、忠誠和信實四個方面基本內容來教育學生。他巧妙地抓住如何做人這一關鍵問題,抓住指導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根本。正因為孔子看到了“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語),才使他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受后世推崇。可以說,無論孔子強調的“德”具體內涵與今天有多大的差異,他都結合了當時那個“禮壞樂崩”社會的迫切需求,把人格培養擺到了突出的位置上。孔子把學生的才能培養與人格完善相結合,足見其眼光之長遠。
(三)因材施教與學思結合相聯系的教學方針施行
“因材施教”是孔子人本教育思想中重要的教學方針。“因材施教”要求師者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進行有差別的教學,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孔子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告訴我們,要依據學生不同的稟賦,有的放矢地教育學生。
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孔子注重引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他提出舉一反三、學思結合的學習方法,師者在教學活動中及時啟發學生,達到學生有所收獲的目的,正如《述而》中記載,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此外,《為政》中也記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強調學與思的關系,認為學習過程中要進行思考,否則,會迷亂而不明,思考的時候也要去學習,不然會空虛而不實。因材施教與學思并重的教學方法,歷經千年,亙古彌新,對現代人才培養活動的影響愈加深遠。
二、孔子“人本教育思想”對城市管理人才培養的現實借鑒
城市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要適應城市管理問題復雜多變的特點,要求城市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過硬。為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城市管理人才,需要借鑒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本光輝,對城市管理專業教育產生的影響深遠而持久。
(一)關注教育公平,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孔子倡導“有教無類”,主張人不論出身貴賤、貧富高低,還是資質聰愚,都有受教育的權利,都要一視同仁對待他們。這一主張,充分體現了教育的民主性、平等性。當前,教育公平牽扯到千家萬戶,關乎社會的穩定。從目前大學的招生情況來看,農村和城市的生源比例嚴重失調,以北大招生為例,媒體資料顯示,2013年招收三千多名本科生,農村學生僅占14.2%。毫無疑問,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是消除教育不公,化解教育“市場化危機”和“城鄉差別化”危機的一劑良方。
在城市管理本科人才培養工作中,不論教師還是管理者,都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努力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教育發展機會。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不管是專業的課程設置,還是實踐活動的開展,以及具體的教學環節,都要公平對待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不能因循守舊使所開設課程未能滿足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不能按照教師的個人喜好隨意設置課程;也不能對操作能力差的學生嗤之以鼻,對實踐能力強的學生額外照顧;更不能對農村出來的學生存有偏見,對城市來的學生偏袒有加。要秉承教育公平這一理念,科學挖掘“有教無類”的時代內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摒棄教師絕對權威思想。無論學生來自何方,不管是何出身、其智商、情商水平如何,都應“一碗水端平”,而絕不能以“勢”分類,更不能厚此薄彼。
(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以德才兼備為人才培養目標
孔子以“六藝”教人,引導學生“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其“人本教育”理念,不僅注重知識技能的培養,更重視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培養,德才兼備才大有作為,讓學生在各個方面得到更充分的發展,使學生在社會各個層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現代社會,為有效解決城市問題,城市管理人才需具有較強的發現、分析、解決城市問題的能力,不僅要有自然、人文知識,還要學會與公眾溝通協調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要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和責任感[4]。城市系統中的人口、環境、交通等問題的解決,不能只靠城市管理專業知識和技術,貫穿這一過程始終,更重要的因素是人格力量和道德的完善,只有具備了高尚的人格,在權力和利益天平上,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德育為完全人格之本,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惡,無益也。”這就啟示城市管理專業教師和管理者借鑒孔子人本教育思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積累實踐經驗,又要具備高尚的人格魅力,用淵博的知識去教育學生,用高尚的道德熏陶學生;在具體教育教學環節中,要切實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專業基礎知識、鍛煉課外實踐能力;此外,還要注意不斷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必要時可插入負面典型案例,不時提醒學生注重自身品德的修養,努力使他們成為德才兼備的復合型人才。
(三)重視人文關懷,不斷探索適合的教學方法
人才培養是一門藝術,首先是關于“人”的藝術,教師要想贏得學生的信任,必須具備“仁愛”之心。孔子之所以能夠“弟子三千,七十二賢”,正因為他懂得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精心愛護每一位好學者。學生的成長過程,無時無刻不需要人文關懷。可是,有不少的師者,面對學生的質疑,習慣于以權威者自居,不惜扼殺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忽視學生的心理需求。為避免此類情況的再度發生,在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教師應該高度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主動關愛學生。
同時,人才培養又是一門“方法”的藝術,孔子之所以能夠成為后世歷代為師者之典范,這與他科學的教育方法密切相關。正因為他強調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志趣,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優勢和潛能,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因勢利導,讓學生獲得最佳發展。孔子在教學方法上所遵循的循循善誘、有步驟開展教學的原則,也深刻啟發城市管理專業教師和管理者,一定要針對城市管理專業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繼續弘揚這種優秀教育理念,有效解決課堂教學“虛擬化”傾向。由于城市管理專業學生所面對的社會管理問題,較之其他專業,更具現實性和迫切性,為激發學生參與城市管理熱情,鍛煉其綜合素質,可開辦城市管理“學術大講堂”活動,引發學生對現實問題的深度思考,也可設置城市管理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5],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科研積極性,還著力強化實踐環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熹.四書集注[M].長沙:岳麓書社,1985:10.
[2]孔子.《論語·陽貨》篇第十七章[M].長沙:岳麓書社,1985:10.
[3]張瑞敏,牛玉鳳.孔子人本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5(2):134.
[4]錢玉英,錢振明.城市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J].中國行政管理,2011(12):85.
[5]康維波等.城市管理專業實踐體系構建與學生能力培養之探討[Z].新型城鎮化與城市管理專業學科發展研討會,201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