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雪
摘 要 伴隨著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的增長,“史上最難就業季”的說法層出不窮,隨之而來的是就業壓力的凸顯和思想行為上的偏差,嚴峻的就業形勢強烈呼喚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業指導工作,來引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調整心態,緩解就業壓力,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提高就業指導實效,實現育人目標。
關鍵詞 就業指導 思想政治教育 就業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9.086
Th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UN Xiaoxu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Abstract With the growth of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recent years, people always say that "the history of the most difficult employment" is coming. It will bring the higher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the deviation on the thoughts and actions. The severe situation call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helps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mselves, adjust the mentality, eas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set up the correct employment values. It is advantageous to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and it will bring the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target.
Key words employment guid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mployment values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轉型期的到來,高等教育逐漸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高校畢業生人數從2013年的699萬到2014 年的 727 萬再上升至2015年的749萬,“史上最難就業季”的說法層出不窮。伴隨嚴峻的就業形勢而來的是學生就業壓力的增加和思想行為上的偏差,這迫切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著力培養正確健康的就業價值觀,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實效性。
1 大學生就業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
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首先在于二者都是學生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服務對象都是在校大學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擔負著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使命,而就業指導也不僅僅是就業政策宣傳、信息發布和求職技巧輔導,還內涵了思想教育、心理輔導等方面,二者在內容上是相互包含的。
就業領域是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證就業工作順利開展的有力保障和精神支柱,就業指導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就業價值觀,從而順利就業,實現人生價值。職業目標的確立、就業價值觀的養成必然不能脫離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只有大學生樹立積極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培養健康的就業心態,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就業指導工作的順利進行。
2 就業指導工作強烈呼喚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
90后的大學生群體,他們有個性,有朝氣,但同樣也易受到各種思想觀念的影響,就業價值觀出現多元化傾向,伴隨就業壓力的凸顯,隨之而來的就是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出現了思想和行為上的偏差。
2.1 社會責任意識淡薄,缺乏服務奉獻精神
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發展和民族振興的中流砥柱,始終承擔著新時代接班人的社會責任,新時代的大學生一方面有著強烈的成才欲望和自我表現意識,另一方面他們又總是認為讀了大學就應當有一份待遇優厚的穩定體面的工作才能實現人生價值。在職業目標的確立上更多關注自身的利益需求,而忽略了將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放在一起,社會責任意識相對淡薄,往往傾向于條件好、待遇高的發達城市和熱門崗位,例如公務員、銀行等,而對偏遠地區和艱苦行業卻少人問津。同時他們缺乏服務奉獻精神和吃苦耐勞的思想準備, 在工作過程中表現為動手能力不強、不能吃苦、缺乏團隊合作意識等現象。
2.2 自我定位模糊
我們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經常發現學生從求職活動的準備、開始到結束都一直處于“迷茫”的狀態,對自己的求職目標和工作勝任力難以形成準確的定位,根本不知道自己擅長從事哪個領域的工作,更不知道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有嚴重的從眾心理。由于就業指導工作往往都將重心放在了畢業年級,同學們也都習慣了進入大四之后才開始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嚴峻的就業形勢撲面而來之時,他們還不知道自己適合或者能做何種工作,也不了解外在職場世界的需求,無法達到自身素質和外界要求的適配,加之在求職心態和就業材料的準備都還沒有做足功課時,就這樣盲目又匆匆地加入了就業大軍,隨后在自我認知、簡歷制作、臨場表現等環節表現平平,缺乏就業競爭力。
2.3 求職過程中的“非理性”行為
由于前期準備不足,也導致畢業生在求職活動中出現了很多非理性的行為,這首先表現在學生對應聘單位和薪資期望值過高,對就業形勢盲目樂觀,過分高估自身能力;其次,在求職活動中等、靠、托心理重,逃避就業困難,經常寄希望于學校的就業推薦或者家長的關系上,而不積極了解當前就業形勢,不主動開展求職行動,從而錯失就業機會;另外,大學生同樣也受到了誠信危機的考驗,很多學生在制作簡歷時夸大其辭,對待工作又經常朝三暮四,隨意違約,這不僅會影響到學校和用人單位,同時也會浪費就業資源,更加反映出大學生群體缺乏必備的職業道德品質。這些觀念上和行為上的“非理性”一旦蔓延,就會給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增加難度。
2.4 抗壓能力不足,就業心態失衡
畢業生人數的激增和就業崗位的縮減帶來了殘酷的就業競爭,而學生在面對就業壓力時經常缺乏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能力,當理想與實際發生沖突時,就容易導致巨大的心理落差,出現自卑、焦慮、抱怨等消極情緒,處于心理失衡狀態。尤其是在就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劣勢的學生群體,如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由于自身能力和條件的限制,在求職活動中屢屢受挫,有些同學開始疲倦、無助、自怨自艾,而這種情緒又導致他們陷入不斷的求職應聘的循環過程,日積月累,他們便會心理受挫,如果不及時進行引導,就容易產生更加消極的后果。
3 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我們都需要在就業指導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端正態度,調整心態,緩解就業壓力,從而加大就業指導工作實效。
3.1 德育為先,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就業指導絕不是僅僅停留在政策宣傳、求職技巧輔導等層面,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成才觀,使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始終有正確的思想態度和目標方向,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這要求我們在工作開展中要注意突出德育主題,強化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事業心和奉獻精神,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我們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要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狀況,把理想信念和個人職業目標相結合、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艱苦務實的工作態度相結合,把職業道德教育和求職行為相結合,引導學生轉變觀念,端正態度,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并不斷為之努力。讓他們明晰考上大學只是人生旅程的又一個新的起點,只有把個人職業規劃和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相結合,才能真正實現人生價值。
3.2 從“低”做起,強化職業生涯規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需要做好就業指導工作重心的前移,從低年級開始就讓他們認真思考和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樹立培養成才觀和擇業觀,這是一個貫穿于大學德育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絕不應局限在畢業班。只有通過長時間潛移默化的就業形勢、心態、能力等方面的灌輸,讓低年級的學生提早做好準備,才能事半功倍。一般來說,一年級的主要階段目標是適應大學生活,引導他們從性格、氣質、興趣、價值觀念等方面認識自我,制定相應的成長計劃;二、三年級是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的集中時期,學生應該圍繞規劃目標付諸行動,通過各類實踐活動來提升行動力;進入畢業年級后則要加強就業政策宣傳、形勢分析和應聘技巧指導,讓學生能夠知己知彼,勇敢地走向職場,實現成功就業。
3.3 積極引導,實現理性就業
對于就業的非理性行為,我們應該引導畢業生及時調整就業觀念,通過個別談話和榜樣案例等方式,幫助學生重新定位,積極進行自我調整,勇于應對挑戰。例如對于期望值過高的同學我們應該著重引導學生認清大單位和小單位的各自優勢,以及單位和個人發展之間的關系,樹立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告訴學生不要把關注點僅僅放在待遇上,而更重要的在于積極投入其中獲得社會實踐能力的提高;對于待業不積極的同學,我們需要告誡他們脫離社會越久,就更加容易被社會淘汰,天上不會掉餡餅,必須自己勇敢踏出去。當然還一定要經營好個人“品牌”,用人單位往往更加看中員工的個人素質,所以一定要樹立誠實守信的大學生形象,保持健康、積極的就業心態,實現理性就業,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3.4 以人為本,提升人文關懷
不論是就業指導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都必須始終秉持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這要求我們在就業指導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強人文關懷,加強對大學生情緒和心理問題的關注,將學生放到主體位置上來看待,需要根據學生特點開展個體幫扶活動,結合學生特點制定合理、可行的職業方案。另外還要關注就業困難學生,尤其是特殊學生群體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幫助他們緩解壓力,告訴他們就業是沒有一帆風順的,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這需要我們正確看待并理智解決,共同探討如何抓住時機,揚長避短,增強就業自信心。總之,我們應積極主動給予心理關懷,幫助學生調整心態,并指導修改簡歷,糾正面試細節,在認識自我和外界形勢的基礎上提高自我調適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通過調整自己來適應市場變化,克服焦慮、自卑等消極心理情緒,最終實現成功就業。
學生就業是高校人才培養、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生命線,關心、服務學生就業,幫助大學生成人成才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要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原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導人,又要關心人、幫助人。”我們需要在實務工作中充分認識到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務實服務的態度為學生就業獻計獻策,引導他們樹立積極正確的就業觀和成才觀,并以健康積極的心態參與市場競爭,提高服務社會的素質水平和綜合能力,讓畢業生們都能夠學有所成,學以致用,為社會輸送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2004.
[2] 張耀燦,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劉和忠,馬東薇.當前大學生就業價值觀教育問題及對策[J].高校理論戰線,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