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提升一所高校教師隊伍的綜合水平,建立一支綜合水平達到社會發展標準的教師隊伍,需要提升教師傳播知識道理的能力,增強傳播道理知識的質量;不斷完善教學體系,增強教師的授課水平;端正教師隊伍解答學生問題的態度,以及提升教師隊伍課內外的知識儲備。
關鍵詞:教師隊伍;傳播知識;授課水平
高校有著全面推動教育的責任,有著引領國家棟梁之材成長的重要使命。而決定一所高校如何在教育這條大河中應風弄浪的關鍵正是一所學校的教師隊伍。他們的綜合水平有著絕對的影響力。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何為傳道授業解惑,傳播道理、教授課業、解答疑惑。而教師的綜合水平直接影響了學校教學的質量水平,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
一、提升教師傳播知識的能力,增強傳播知識的質量
教師對學生傳播知識,可以理解為教育傳播。而教育傳播是將教育信息結構化、符號化,從而實現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互動。而教育傳播的能力是一所學校綜合水平的重要體現。提升一所學校教育傳播能力可以通過提升老師水平與完善學校傳播設備來實現。一名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并不斷完善知識結構體系,讓教師的戰場不再只是三尺講臺,而是全面與便捷相結合的新教學模式。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教師的教育不再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的教育,而是一味地追求教育傳播的效率。把學生當成容器,缺少對學生其他方面的培養。學生在校園期間思智尚未成熟,沒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觀時,老師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必須加強傳播內容的質量。教育有著潛移默化的特性,所以教師的人格也會對學生造成影響。在沒有很強的辨別能力時,教師的舉動會讓學生對教師職業的辨別造成正面形象和負面形象的一種標準。積極健康的教育傳播有利于傳播內容質量的提升,有利于教師綜合水平的提升。
二、不斷完善教學體系,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
教學體系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不斷完善教學體系就是在不斷地提升教學能力。課堂教學質量是反映一節課教學水平的直觀體現,而其評價系統是教學質量的控制核心,也是最全面、最客觀反映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通過評價范圍、評價立場、評價目的來考慮課堂教學的評價系統做得是否有意義。而同時明確評價的指標、完善評價系統的開發、收集評價信息的計算以及其真實性來考慮評價系統的完善性。教師的授課水平體現在其言語的魅力與教學思路的設計。因此教師要不斷錘煉自己的語言能力,使自己的語言更加生動誘人、錯落有致。這樣才會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之中,也要時時注重教課氣氛,適當休息與留出思考的時間。
教學思路的設計是貫穿整個學業的重點之一。而想要真正實現有創意的教學設計,把握教學的主旋律離不開對課堂、課本、學生的理解。不但要在課堂之上對學生進行引領,還要養成編故事的習慣,從而引領學生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中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
三、端正教師解答學生問題的態度,提升教師隊伍課內外的知識儲備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人在看風景時積極與消極的態度所看到的風景是不同的。而教師在給學生解答疑惑時積極與消極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的。積極的態度會讓學生更加樂于求知與提問,相反則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消極心理,從而影響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好的態度會讓學生不斷進取。而這也是師德的一種細節體現。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細節。教師是學生了解課內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不斷地自我完善。在課內的本職工作做好之余還要多儲備課外的知識。只有在身心健康的保證下學生才能完全投入到學習當中,而教師在進行知識儲備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學習。在日后的教學當中會造成深遠影響。同時會給學生樹立一種向上好學的良好教師形象,共創和諧高效的課堂。
提升學校教師隊伍的綜合水平,要從教師抓起,而教師最主要的教學便是重中之重。教學是歷史與文化傳播的重要一環,教師則是人類里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員,為人類社會的延續與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因此,提升教師隊伍工作便是學校工作中重要的一環。《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中,在當前形勢下人才競爭慘烈。如何提升教師隊伍的師德、業務、結構、活力的綜合水平,是適應現代高等教育發展而定的需要,也是現在建設高水平大學的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朱利榮.提高高校教師隊伍素質的研究[A].科技創新導報,2012(05).
[2]曲乃強,付其偉,程月影,等.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提高師資隊伍整體水平[J].科技與企業,2013(14).
注:此文系廣東省教育廳課題“高職院校教師發展中心建設與實踐”的部分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401327。
作者簡介:張浩,1983年出生,男,漢族,湖北仙桃人,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法學講師,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研究方向:法學,職業教育。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