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穎莉,唐 路,包再梅,吳喜慶,張 娟,薛科輝
(1.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湖南 益陽 413000;2.益陽市中心醫院,湖南 益陽 413000)
融入病人權利的學生專業化模擬病人在問診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莫穎莉1,唐 路2,包再梅1,吳喜慶1,張 娟1,薛科輝1
(1.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湖南 益陽 413000;2.益陽市中心醫院,湖南 益陽 413000)
目的 探討融入病人權利的學生專業化模擬病人應用于評估問診臨床教學的效果。方法 將我校108名2011級大專護生分為兩組,實驗組(55人)進行實踐教學活動,對照組(53人)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課程結束后,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對兩組學生進行問診考核。結果 實驗組學生問診考核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 在問診臨床教學中應用融入病人權利的學生專業化模擬病人,能提升學生問診技能,提高臨床教學質量。
問診臨床教學;學生專業化模擬病人;病人權利
專業化模擬病人(Specialized simulated patients,SP),又稱標準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P),是指從事非醫療工作的正常人或輕癥病人,在經過系統培訓后,能準確表現出病人臨床癥狀、體征和(或)病史而接受臨床檢查者,主要用于醫學院校學生及初級醫務工作者的臨床培訓和考核,具有被檢查者、評估者和指導者3種能力[1]。其能有效解決我們在臨床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如醫療資源匱乏、病人不合作等。鑒于此,我們嘗試培養學生專業化模擬病人(Students standardized patients, SSP),并且注重融入尊重病人權利的意識,引入問診教學實踐課。病人權利是病人在享受醫療服務全過程中享有的,為道德、法律及習俗所認可的正當利益,并以法律、道德及習俗所確定的資格、賦予的力量、在界定的自由度內自由主張的一種利益[2]。尊重病人的權利是醫務人員的法定責任和義務,同時也是“以病人為中心”醫療服務理念的具體體現。為使護生養成尊重和保護病人權利的意識,在問診臨床教學中我們進行了一些嘗試,教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和指導,并初步評價教學效果。
1.1 對象
選擇我校2011級護理專業兩個大專班共108名學生,隨機抽取一班(55人)為實驗組,二班(53人)為對照組。兩組學生年齡、理論課成績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SSP納入標準(1)自愿報名;(2)有表演欲望,同時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3)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能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4)接受能力較好;(5)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
1.2.2 SSP培訓 從實習前強化訓練內容中選取與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及病例分析等相關的內容制作成冊(其中醫患溝通內容涉及各個環節),包括交談(問診)內容及評分標準、規范化體格檢查步驟及評分標準、臨床典型病例分析評分標準。
1.2.3 用于正常問診SSP(1)給每位準SSP指定一個不同的病種,要求其親自到臨床接觸病人,并直接詢問病史、收集典型病例的臨床表現資料。(2)要求準SSP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初步分析后,交到對應科室的臨床教師處,再請5名經驗豐富的臨床教師對資料進行加工整理,使其成為典型病例,并制作成我們所需要的“劇本”。(3)請臨床教師對準SSP進行系統訓練,指導其在表情、行為、語言和裝扮等方面更接近于真實病人。
1.2.4 教學方法 實驗組各小組隨機抽取一位SSP,分別對其實施問診。對照組使用傳統教學方法,根據相應的5個病種到臨床病人床前進行問診。
參與考評的指導教師(10人)從系統思路、問診技巧、鑒別診斷及醫患溝通等方面給出相應的分數。
1.3 效果評價
1.3.1 問卷調查 自制問卷調查表1份,了解實驗組學生對融入病人權利的SSP在臨床問診教學中應用的贊同情況,共發放問卷55份,當場收回,有效回收率100.0%。問卷均采用無記名方式填寫。
1.3.2 問診考核 成績分析對比,從系統思路、問診技巧、鑒別診斷及醫患溝通等方面給出相應分數(單項百分制)。
1.3.3 統計學方法 應用IBM SPSS 20軟件包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統計方法為描述性統計分析和成組t檢驗。
2.1 調查結果分析
采用融入病人權利的SSP進行問診臨床教學,實驗組學生不同程度地認為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加強重點內容的掌握,并對提高記憶力、思考分析能力、基礎知識與臨床的聯系有幫助,有利于建立臨床批判性思維(見表1)。

表1 融入病人權利的SSP在臨床問診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問卷調查(%)
2.2 問診考核結果
表2 兩組學生問診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學生問診考核成績比較(±s,分)
項目 實驗組t值對照組P系統思路問診技巧鑒別診斷醫患溝通81.05±5.01 83.90±3.09 79.54±7.10 86.14±3.15 78.00±7.93 80.56±3.71 77.81±4.11 79.58±3.42 3.515 5.083 2.191 10.349 <0.01 <0.01 <0.05 <0.01
由表2可知,實驗組的系統思路、問診技巧和醫患溝通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說明融入病人權利的SSP能夠較好地作為模擬病人和指導者培養學生問診技能,通過SSP與護生的交流,能有效提高護生的醫患溝通能力。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作為一名合格的臨床醫護人員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更要有過硬的實踐能力。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更多的診療設備被用于臨床,更需要醫技精湛的工作人員。這就需要我們在臨床教學中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加強實踐教學。問診是病史采集的主要手段,通過問診所獲得的資料是護理診斷的重要依據;同時,病史的完整性、準確性和真實性對疾病診斷與治療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病史的隨意或不準確記錄,易造成醫療文書的不真實,從而影響其作為法律依據的意義。因此,問診在臨床教學中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不言而喻。現今,繁重的臨床教學任務和日趨復雜的醫患關系,一方面,導致到醫院見習的學生數量激增,而愿意配合臨床教學的病人減少;另一方面,見習時學生也不一定能見到臨床上所有的典型病例,導致其不能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臨床問診教學中通過詳細講授和演示溝通技巧,讓護生理解醫患溝通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權和自主選擇權的過程。在醫療活動中,醫方用患方能夠理解的方式就其目前的病情、診療措施、醫療風險等與病人進行有效溝通,幫助其對自己的疾病治療作出決策。由此可見,醫患溝通是維護病人權利的重要環節。
應用融入病人權利的SSP教學能夠緩解當下臨床資源不足現狀[3],有利于護生臨床基本技能的訓練,促進其有效掌握醫患溝通技巧,增強人文關懷意識,提高臨床教學質量。在問診臨床教學中引入專業化模擬病人,并且融入尊重病人權利的意識,再經過培訓,學生問診就能夠從主訴開始,進行有目的、有層次、有順序的詢問,避免了問診過程中的重復提問,能夠全神貫注地傾聽病人回答,減少了醫學術語的濫用,并且能夠及時核實病人陳述中的述說不清或前后矛盾情況。同時融入病人權利等人文關懷內容,學生接觸病人時也注重了禮節,改善了用語,態度變得和藹、友善,增強了面對病人的自信心。
[1]吳麗萍,張建軍.標準化病人在醫學生臨床技能訓練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05,13(4):441-442.
[2]杜紅霞.護士對病人權利認知狀況的調查分析[J].南方護理學報,2004,11(3):14-16.
[3]尹海鷹,徐志芳,韋雪丹,等.標準化病人在護生健康評估技能訓練中的應用效果[J].廣西醫學,2013,35(3):368-369.
G424.1
B
1671-1246(2015)09-0042-02
2013年度湖南省教改課題“專業化模擬病人教學模式在大專《健康評估》教學中的研究”(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