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銀鋒
江西省九江縣第三中學
語文教學中教法與學法的和諧統一
聶銀鋒
江西省九江縣第三中學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激活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是擺在廣大初中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關鍵問題。而近幾年,課改在各地可以說是進行的如火如荼,各種課堂模式、各種教法如雨后春筍般展現在我們面前,但我覺得不管怎樣改,語文教學與學生的學要結合起來,下文就談談自己在初中語文教學方面的幾點感悟。
新課程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式,但并沒有否認傳統的啟發式、講授式教學等,只是以往的教學方式太單一,不能滿足不同特點、不同學生發展的要求。任何教學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壞方法,它的功效發揮取決于多種因素的和-諧,所以要克服形式主義。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新課程教學中是否適用,一要看是否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三要看是否與教學內容的性質相符;四要看是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五要看教學技術手段的使用是否得當。所以,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地將各種教學方式有機融合。
語文教師要做到科學的教法有兩個重要的基礎,首先要具備較強的一般能力,包括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聯想和想象能力,一般能力強,才能有好的教法運用與語文教學實踐中。一個教師要使自己的方法得當,還必須具有較強的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強,方法才能優化,成功才有保證。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最重要的應該是具有閱讀、寫作的基本能力技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品位。
除了具備這幾種能力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發揚民-主,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把情感交流當做課堂教學和-諧統一的溶劑,要打破教師和教材的框框,師生之間積極的雙邊活動,構建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教給學生學會聯想,推理和發現,還要善于用眼神、微笑等身體語言傳達對學生的愛,激發他們的熱情和求知的欲望。也要運用肯定語言,肯定學生的成績和所做的努力,引導學生積極向上。
從語文學科的性質、語文教學的特點中我們可以看到,語文課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學生的自學。我們可以發現并總結出學習語文的一般方法來指導學生學習。這些方法是:
1.重在學生自己對語言、對生活的感受。
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學生難以讓教師牽著鼻子走。教師只能起點撥、啟發、梳理、指導的作用,一字、一詞、一句、一文都要由學生自己去反復體味之后才能靈活運用。古人提倡吟詠、朗誦,目的也是在提高對語文的感受力,通過詠、誦,溶入情感,感受會較深刻。語文課因其面廣,頭緒多,特別需要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隨時分析、結合、整理、融匯,特別需要獨立思考、心領神會。
2.重在學生平時的有心積累,檢查復習時的總結提高。
語文知識,字、詞、句,有以系統的完整的同一的形式存在的,而更多的卻是以不系統、不完整、不統一的形式存在的。語文能力也一樣。這就要求學生平時要有意識地積累。積累應是經過思考,心有所得之后的積累,不是隨意的積累。要在思考中閱讀,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寫作,在寫作中思考。讀寫要字字留意,句句關心。經過思考有所得然后有意識地積累之,語文知識才會與日俱豐,語文能力也會逐年提高。
3.要關心生活、體驗生活,關心社會、關心世事。
有生活乃有語文,語文是為服務生活、服務社會而存在的。離開生活、離開社會,不能學到活的語文,有用的語文。
4.培養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
學習是要循序漸進的,不懂于前就不能曉于后,對于某一學科的學習,對于其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學習,的確是要循序漸進的;不循序漸進,基礎打不好,煮夾生飯,到頭來還要重煮,還要從頭學起。
5.做到新舊聯系,溫故知新。
各門知識、各種能力都從初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自成為一個系統。人們要從各門知識自身的前后聯系中去掌握它,要從各種能力的基本能力與復雜能力的聯系中去掌握它。這就需要樹立新舊聯系的學習觀念,需要樹立溫故知新的學習觀念。
6.要學會自主學習。
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養成在學習中自覺遵循科學的規律,自定目標,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約束、自我激勵,如自訂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合理選擇學習方法等等。
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必須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方法。一般來說,教法和學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著學法,學法里體于教學過程之中。但是,教法和學法又是兩個不同的教學主體,所以它們彼此又具有相對獨立性,不可相互代替。
因為教學過程中的兩個主體——教師和學生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主導,后者是主觀能動性。教師的主導作用決定了“教法”改革的重要性。應試教育把學生看作接受知識的容器,教法采取注入式;而素質教育把學生看作教學的主體,教法采用啟發式。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要求教師的教法必須改革。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辦法和措施。它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和素養的重要手段。教學方法和學生學法是有機統一的,這一點是現代教學方法區別于傳統方法的最大特點之一,我們的有效課堂均需寓學法于教法之中。因此,提出教法與學法的密切配合,教法必須服務于學法,更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這種思想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發展方向。
教師的“善教”和學生的“會學”是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的關鍵,只有做到教法與學法的和諧統一,才會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