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摘 要】教師是知識的引導者、傳授者、示范者和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教師如何“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成效。一堂成功的英語課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在課堂上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其產生共鳴。隨著現代教育觀念進入校園,在新課改環境下,教師應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轉變傳統的教師角色,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 ? ? 教師角色 ? ? 教學觀念 ? ? 創新
教學對教師來說,就像是一門藝術,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課堂四十五分鐘內,教師就是導演,而學生是演員。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對學習充滿興趣,在興趣盎然中獲取知識,正是教師探索課堂教學藝術的最終目的。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新的教育理念走進了校園,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不再單一化。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趨向多元化,而要在課堂上著力體現這一理念,必須轉變教師角色,這就要求教師做到以下幾點。
一、更新教學觀念,活化英語教材
長期以來,人們印象中的課堂就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安安靜靜地聽講,教師連珠炮般地提問,學生如流水般地應答。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新課改的提出,教師的傳統角色受到挑戰。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本,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改變教育觀念,而且要改變教學行為。在教學中,教師要盡最大可能把課堂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現代英語是活生生的語言,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一紙證書,而是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因此,教師在知識傳授上要強調學生的主體性,盡可能地使學生接觸實際生活。比如學習電話用語,教師可以設計模擬打電話的情景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生自由選擇同學為通話對象,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也能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要點,增強學生學習語言的樂趣,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做好教師的“導演”角色
教師可以把教育成果當成自己不斷攀登的新起點,減少因長期教授同一學科課程而產生的教學單調性和“復制”慣性,保持對教學的熱情。
1.教學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
教師要時刻意識到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要在課堂上合理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指揮權,使學生們充分發揮演員的作用。此外,教師還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要為課堂場景精心設計“劇本”,“劇本”的設計要貼合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生活,體現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2.學習過程的促進者、支持者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教師不再是定型知識的傳聲筒,而是學生學習過程的促進者,是促進學生學習和個性發展的催化劑。通常,學生在開始學習的時候都會滿腔熱情,但隨著學習的深入、難度的加大,很多學生就會感到越學越難,越學情緒越低,甚至失去了學習信心,最后有的人就放棄了。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激勵學生勇于接受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對學生的學習大力支持。
3.學習過程的評價者
科學研究表明,正確地評價和適當地表揚能夠鞏固和提高學生的成就動機,對學生學習有促進作用。在評價階段,教師應正確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犯錯誤是語言學習中必然產生的現象,對學生的表現和能力進行綜合評價時,教師應多使用一些帶有鼓勵性甚至贊美性的語言,使學生不斷受到鼓舞,增強自信心。
三、要做好“導演”,先熟悉“演員”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式、興趣愛好和發展潛能,這是學生群體中客觀存在的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學生思維方式的多樣化和水平多層化,努力為不同學生提供適合個體的教育,使所有學生都受到應有的尊重并充分發展自己。只有“導演”熟悉“演員”,才能讓每個“演員”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在自己的角色中找到成功的樂趣。
四、教學中不斷思考、創新相宜的“導演”方法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世界上沒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學方法,因而對任何好的教學方法都不能完全照搬,而應根據實際情況,創立一套符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如今,英語教學正向多元化發展,將來的英語教學會越來越多地與某一個方面的知識或某一個學科結合起來,這也是時代發展對英語教學提出的新挑戰。
總之,社會的發展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擔負著很重的責任,同時扮演著多重角色。要勝任這些角色,教師不但要有扎實淵博的專業知識,更要在實踐中找準自己的位置。英語課堂是語言實踐的課堂,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主要陣地,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必須實施以創新為核心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教師講授為輔,教師更多的是充當“導演”的角色,而學生才是真正的演員,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師生共同打造出智慧而愉悅的課堂,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學有所成。
【參考文獻】
[1]陳玉琨,沈玉順.課程改革與評價標準[M].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2001.
[2]譚細龍.中小學課程與教學改革[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基礎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研制組.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