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開清 方秀蘭
摘 要 心理學家鄭曉邊教授曾指出:“人的任何心理,包括認識、情感、意志等過程,不論簡單的或復雜的都離不開想象,想象與其他心理活動都密切聯系著。寫作也同樣離不開想象,想象力是學生寫作心理能力中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 小學生 培養 想象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9-0029-02
小學階段是人的想象力表現最活躍的時期,無論是創造性想象,還是再生想象,對于培養學生思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一、培育真摯情感,以激發想象
葉圣陶說:“要鑒賞文藝,必須驅遣我們的想象?!遍喿x活動的重要環節是引導想象,再現形象。“作家創作是對生活的復現,讀者欣賞是對生活的復歸?!毕胂笈c情感的關系密不可分。想象是在一定情感下誘發產生的,情感是想象的動力,有了它,就能展開想象的雙翼。學生有豐富而真摯的情感,可以激發、調動和開闊學生的想象。如何培養學生豐富而真摯的情感呢?
1.豐富見識,培養情感
見識越豐富,認識越深刻,情感就越真摯。語文教學中要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來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見識,讓他們逐步提高認識,及早樹立是非觀念,能夠分辨事物的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好與壞,并在此基礎上培養起相應的愛憎、好惡情感。
2.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具體生動、優美感人的情境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想象。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語言描述、實物展示、音樂渲染、現場表演、圖片顯示、錄像再現和生活模擬等手段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于感知、理解、感悟、動情、想象的氛圍之中,從而達到培養情感、激發想象的目的。如:教學《火燒圓明園》時,我通過視頻向學生展示了八國聯軍瘋狂搶奪的畫面,讓學生通過想象當時祖國的現狀,從而喚起學生捍衛祖國神圣尊嚴的責任感。
3.閱讀名篇,豐富情感
名篇佳作無不傾注著作者崇高的信念,真摯的情感。不同的名篇佳作蘊含著不同的情感。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名篇佳作,爛熟于心,不僅會豐富見識,提高認識能力,而且讀者的心靈自然會受到震撼,受到啟迪感染,滋生真摯情感,放飛想象的翅膀。
4.投身實踐,發展情感
有人說,實踐是情感的源泉。語文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可以形成和發展他們的情感。通過開展“我讀書,動手做”“拾起身邊的一片紙,愛護環境”“關愛他人,捐獻錢物”,以及語文學科各種課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逐步培養起愛科學、愛環境、愛他人、愛學習、愛美等種種真摯情感。
二、開展扎實訓練,以培養想象
想象力豐富與否,并不是天生的,在教學中可以進行開發、培養。要使學生想象的翅膀能夠搏擊風浪,“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語文教學中必須充分挖掘文本潛在的資源、素材,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找好想象的切入點,讓學生“想入非非”,以培養、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
1.化略為詳
由于表達的需要,一篇文章中常有略筆或虛筆。對此,可讓學生根據原文內容,聯系生活經驗,進行合理想象,化簡略為詳細。比如教學《再見了,親人》的第一段,可讓學生根據其中的有關描述合理想象:當時的戰斗形式是如何的激烈;戰士們的處境如何艱難;大娘一行是怎樣冒著炮火,穿過硝煙來到陣地的;陣地上的情景怎樣?戰士們被感動地怎樣……然后,以《送打糕》為題,練習想象性擴寫。
2.據圖想象
圖畫給學生提供了進行想象的直觀表象。教學時可充分利用教材內外的彩圖、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啟發學生想象,構思故事,展現景物,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然后借助語言文字再現畫面的蘊涵。這樣拓寬思路、大膽想象,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3.變文為圖
把課文中的文字演變為圖畫,要進行由書面語言到直觀圖畫的思維,有助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悟,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如教學《兩只鳥蛋》最后一段時,通過文字的朗讀,讓學生展開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并把想象到的景象說出來,畫出來。
4.角色表演
心理學研究證明,鮮明、具體、活潑、新穎的形象,可以縮短感知的時間,不僅能喚起學生的新異感、好奇心和學習熱情,使他們激動不已,而且能引起豐富的聯想、想象,產生神奇的角色效應。角色表演集聲色、動作、表情于一體,具有立體感,形象最具體。因此,語文教學要適時采用角色表演,以創設具體情境,放飛想象時空,活化語文教學。進行角色表演的操作要點:選擇適合表演的文本;分解、組合情節場景;確定扮演角色,準備簡單的道具;設計臺詞、動作、表情;登臺角色表演。比如《棉花姑娘》《去年的樹》等課文,不妨引領學生進行角色表演,讓他們在表演中加深感悟文本,受到熏陶感染,發展想象,鍛煉才干。
語文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想象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只要我們憑借教材,聯系學生生活,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在語文課內外教學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訓練、激發,日久天長,學生的想象力就會得到蓬勃發展。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