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風即學校風氣,優良的學風是一所大學的立校之本,更是一所大學的生命之源。良好學風的建立和形成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多方面內容,需要綜合治理。本文以計算機專業學生為例深度剖析了當前高校學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運用傳、幫、帶助推優良學風形成。
【關鍵詞】高校 學風 優良學風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077-01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整個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網絡時代的到來,學風建設也遭遇重重困難,從目前現狀來看,高校的學風整體是積極向上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通過學習目標、學習態度、學習紀律、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學習自覺性這七個方面具體反映出來。
1.學習目標。大學生學習,首先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即確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借目標施壓力,化壓力為動力,賦動力于實踐,這是學風建設的基礎。然而,仍有部分學生目標不夠明確,錯誤的認為上大學僅是為了混文憑,不思進取,專業認同缺失,就業前景迷茫。
2.學習紀律。這是促使良好學風形成的外部因素,它強調的是學生學習行為的始終一貫性。嚴明的學習紀律,有利于學生自覺維護正常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秩序,對優良學風的形成起到強有力的保證作用。但是部分學生上課遲到、曠課、早退,在考試時舞弊、弄虛作假,考試不及格等現象時有發生,對“掛科”毫不在乎,還有部分同學看到別人作弊自己也隨波逐流。
3.學習方法??茖W的學習方法是形成良好學風的關鍵。一個人學習方法得當,會少走很多彎路,會產生較強的成就感,并易形成對學風的趨同意識。但由于大學課程和中學課程的差別,部分學生難以適應大學這種以學生自學為主而不以老師講授為主的新局面,從而難以找到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
4.學習效果。這是判斷學風好壞的終級標準,也是學風內涵的最高層次要求,與人才的培養質量直接相連,是衡量人才質量優劣的重要標志,對學風的糾正和重塑起著反饋和調控作用。但是目前低年級學生很少知曉畢業班學生的考研情況和就業去向,并不能深入了解到自己所學專業所能帶給自己的收獲,繼而缺失學習目標,缺乏學習動力,不能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5.學習自覺性。自覺的學習才能保證高效、才能建立穩定的學習風氣,并感染帶動周邊人一起學習,共同進步,是學風建設的重要保證。自覺學習,勞逸結合,合理安排,事半功倍,是健康學風產生和牢固的有力條件。只是現在學生的自控能力不夠強,面對各項娛樂活動不能夠很好的掌控自己,是自己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傳、幫、帶的實踐
(一)在相互的欣賞中建立傳幫帶關系
以西安科技大學為例,學生的住宿不是以學院專業為單位進行分布,而是以年級為單位,這樣就阻礙了不同年級相同專業的學生進行交流,如果不進行專門的引導,幫助低年級學生認識高年級學生,也就難以建立起這種傳幫帶關系。其次,這種關系的建立不是簡單的讓他們認識就可以,還要讓這種關系建立在相互崇拜和欣賞中,我們可以將學習非常突出的高年級學生、在各種學科競賽中獲獎的高年級學生、畢業班考上名校研究生和找到好工作的高年級學生作為重點,輔導員創造機會,幫助低年級學生在崇拜和欣賞中去多接觸這些高年級的學長和學姐,這樣既可以給他們樹立一批榜樣又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在彼此的互動中開展傳幫帶活動
個別帶動:即針對個別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帶動,這種方式靈活、方便、細致,可以是同班中的學生互相帶動。
小組互動:根據具體傳幫內容自由組成興趣小組開展活動,擴展“傳幫帶”活動形式。小組成員可以是兩對,或者更多。“按需組合”是“小組互動”的原則,“發揮更大的資源優勢”是“小組互動”的目的,在小組互動中,學生有認識、有比較、有啟發,有助于更好的提升能力。
三、結果評估
經過兩年的實踐,西安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使學風建設化被動為主動,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學院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科技競賽并取得豐碩成果,在2010級一名考上西安交通大學和一名考上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生的鼓動下, 2014年計算機學院2012級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獲獎人數是2011級的2倍,占全校獎總人數的32%,并且有兩名學生獲得了國家一等獎,為我校10年來首次獲得國家一等獎,并且計算機學院2015年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人數比2014年又翻了一番;2015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獲獎人數是2014年的2倍。
參考文獻:
[1]石加友.堅持“以學生為本”,加強高校學風建設[J].中國科技信息.2005(11)
[2]李宇飛.大學生學風建設的再思考[J].江蘇高教.2005(01) 作者簡介:
王少博(1986-),男,漢族,陜西寶雞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