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創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科學地運用激勵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提高創新素質和創新人格。
【關鍵詞】政治教學 激勵性評價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086-01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強調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關注學生發展與進步的狀況,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由此,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跳出“以考試為法寶,以分數為定論”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發他們內在的動力。在學生學業綜合評價課題研究中,我們發現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創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激勵性的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提高創新素質和創新人格,機械專斷的評價只會壓抑和泯滅學生的創造性。下面,我就“如何在政治教學中運用激勵性評價”談幾點認識。
一、激勵性評價只有在民主與和諧的氛圍中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平和宜人的學習氣氛,會使學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不會害怕表現和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他們可以在進行思維時無須處于防御狀態,從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一個自尊心和面子隨時可能受到傷害的氛圍中,他的第一選擇不再是學習的需要,而是保護自尊心不受傷害。學生們敢說話了,教師才有對象可激勵,有內容可評價,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二、教師要精心設計能激起學生興奮的問題
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的答案只限于“對”與“不對”,“是”與“不是”,“好”與“不好”的話,那么,即使你運用了激勵性評價,你表揚了他,學生也會因為問題答案的直接、簡單,表揚來得容易,而對老師的評價無動于衷,使激勵、肯定的效果大打折扣。相反,如果問題設計具有開放性,挑戰性,老師評價的價值在學生的心目中才會更大,才更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我在教學中,根據政治課堂教學的不同內容,通過創設興趣情景、引導探究性學習、發揮想象學習、開展合作交流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奮點,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表揚他們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學習愈成功,情緒狀態就愈好,持續學習的動機就會愈強烈。
教師設計出激勵學生思考的問題,學生的思維才會變得活躍,而教師及時抓住學生稍縱即逝的新奇、獨特的想法,給予贊揚,更可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以充分地發展。
三、妥善處理問題回答離譜、荒謬、錯誤的現象
有人說“要像保護荷葉上的露珠一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答錯問題的學生,要讓他們體面的坐下。例如:當學生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但表述得不夠清楚時,我們可以說“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師已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說得更明確些,那么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試試看。”如果學生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我們可以用委婉的口氣說:“看得出,你正在積極思考,但這種結論是錯誤的,沒關系,再想想。”如果有的學生想法出乎老師的預料,但很有道理,我們可以欣喜地說:“你的想法很有創意”,“你的回答真是太精彩了。”“你的提問很有價值,值得我們好好研究。”
在這樣輕松、平等的學習氛圍中,在老師不斷地鼓勵下,課堂也就變成了另外一番風景: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回答問題個個把手舉得高高的,學習的動力也更足了,更愿意接受老師的評價,與老師、同學的互動評價參與得也就更積極了。
四、激勵性評價要真誠、得當
教學過程既是知識交流的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尊重學生的情感,恰到好處的評價,會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有教育家說過:“對學生來講,最好的教師是在教學中忘記自己是教師,而把自己的學生視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種教師。”教師的評價來自于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讓學生感到你的評價里邊水分極大,真誠很少。在教學中,教師應善于以自己的一片深情,化為更多的理解去贏得學生的心。優生要表揚,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要表揚,不能輕言誰是“差生”,就是要打著燈籠找他們的優點,用放大鏡來看他們的長處。從而,進行真誠的而不是虛偽的,認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恰到好處的而不是夸大其辭的鼓勵與肯定,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長處,使每一個學生都產生這樣一種想法:政治課是我們顯身手的場所。這樣,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會時刻處于被激發的狀態。我所任教的班內有幾個同學,以前不愛學政治,階段測試不及格。在我的鼓勵下,他們上課開始積極回答問題,當然也是不準確的時候多,雖然如此我總能變著法地表揚他們,結果一個學期下來,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了,成績也上來了。
真誠、有效的評價,能使學生受到鼓勵、增強信心、明確方向、主動學習,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激發,最終使其綜合素質得以真正的提高。
五、講究語言藝術,避免千篇一律
教師在評價學生時,如果經常只說:“不錯,很好。”時間一長,學生就會沒有了新鮮感,評價也就失去了意義。我覺得教師應抓住學生的不同特點,力求給學生一個正確、恰當的評語,避免千人一面。如對待學習稍有起色的學生,我就對他說:“你確實進步了,老師相信你今后會做得更好。”對作業書寫不認真的學生說:“你的本子保護得真好,如果字寫得再漂亮點那就更好了。”對有創意的學生說:“你的想象力真豐富,說得太精彩了。”等等。
針對不同的學生的特點給予不同的評價,能使他們能揚長避短,發展特長,張揚個性,健康地成長。當然,這需要教師不斷研究,從而改進自己的語言藝術。
六、用眼神去鼓勵評價
教師在教學中的體態語可以起到“春雨潤物”的效果,而體態語中眼神的作用尤其突出。教師的眼睛可以“殺人”,“殺”的是人的自信與自尊,教師的眼睛可以塑造人,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對沒有信心不敢發言的學生,教師可以用眼神表現出熱盼與期待;對在回答問題過程中卡殼的學生,教師的眼神可以給他啟示與鼓勵。當來不及用語言評價或無須用語言評價時,教師的一個微笑的眼神,就會給學生帶來成就感。師生之間眼神的交流那真是一種心靈的默契,教師要用眼神讓學生們知道他們每一個人在老師的心中都有位置。當你在課堂上,看到每一個學生的眼睛都發亮了,那你這節課就成功了。
運用好激勵性評價是有回報的,那就是學生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學習。激勵性評價不僅是技術,也是藝術。它不僅要求我們去操作,更需要我們創造性地去應用,并且在實踐中使之更完善、更科學。
作者簡介:
李靖源(1978年7月-),男,漢族,吉林人,碩士研究生畢業,北京農業大學附屬中學政治教師,中學一級教師,從事中學政治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