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麗
[摘要]口語交際能力是綜合型人才所必備的技能,文章針對中職院校開展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整理出口語交際能力對學生以及教學任務開展的促進作用。在此基礎上重點介紹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教學方法,幫助提升教學任務完成質量,學生也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知識。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
語文學科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課堂教學幫助提升個人素質。中職語文教學任務開展期間,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注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所培養出的學生才能夠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職院校開展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語文科目中涵蓋知識范圍廣,只有協調好文學鑒賞培養與口語交際能力養成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夠確保教學任務有效開展。在教學中,教師著眼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激發熱情策略
語文屬于基礎學科,在中職教學中尤為重要。傳統的語文教學理念中將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作為重點,口語交際能力并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針對這一現象,大部分學校在基礎教學方法中做出整改,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為目標。融入口語能力教學后,語文科目不再枯燥乏味,學生在課堂中可以將實際交際用語問題與同學共同分享,通過班級成員的討論,在成績上也會有明顯的進步。由此可見開展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意義,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后能夠更好的將所學習知識應用在生活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語文教學是將學與用結合進行的,這一點符合中職院校對所培養人才的定位標準,為學生營造輕松高效的學習環境。
現階段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認為自己的選擇是為了學習一技之長,將來能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根本不必學習語文等公共基礎課程。正是因為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主要是面向基層的技能型人才,在其必須掌握的諸多技能中,口語交際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項技能。只有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教師必須使口語交際教學成為開放的、動態的活動過程,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交流。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給予學生人文關懷,滿足所有學生的交際需要,讓學生學會充分展示自己,并從中獲得自信和交際的樂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他們對口語交際樂學、會學、善學。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必須有自由表達的氛圍和交際活動的空間。學生的表演欲望一般都較強烈,而且精彩的表演更能激發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熱情,使其口語表達更符合角色特點。如教授《項鏈》后,我要求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續編小說、分組表演,這樣既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又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熱情。實踐證明,只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機會,激發其表達欲望,把握契機進行指導,那么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能激發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熱情,培養他們想說、敢說的心理素質和語言適應能力,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二、創設情境策略
口語交際能力應采用實踐操作的方法來開展,僅僅通過教師的講解很難時學生真正掌握交際方法。教師可以通過互動的方法來進行,在課堂中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將班級內的成員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擬定一個情景主題,在課堂中進行演示,再由其他小組指出演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班級內成員共同探討正確方法。通過此類的教學方法,能夠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互動學習中,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也更加的深入更,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都會有明顯提升。情景設計可以針對學習知識掌握難點來進行,協調好理論知識與情景模擬之間占有的比例。
譬如,中職學生大多比較實際,對前途、職業較為敏感,早就開始考慮今后的就業問題了。因此,學生迫切需要了解用人單位是如何進行招聘、求職者應如何進行應聘,他們渴望從實際體驗中找到答案。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教師在教學中可結合中職語文教材口語交際訓練中的招聘、應聘、自我介紹、演講等內容,讓學生進行實地訓練,分別扮演招聘人員和應聘人員進行體驗,促使學生由不敢說、不想說變為敢說、想說、會說。這樣,學生學有所樂,口有所練,極大地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為自己今后的求職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由此可見,中職語文教師只要能做有心人,通過不同形式的情境創設,就可以給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這樣的氛圍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興趣濃厚,思路開闊,思維敏捷,口齒伶俐,語言流暢,既拓寬學生的交際面,又體現交際的立體性與互動性,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授之以漁策略
中職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最終目標是要融“說話”、“傾聽”、“交際”三個獨立的部分為一個有機整體。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采用授之以漁的策略———教給學生必要的聽說及交際的方法,培養學生說話和傾聽的技巧。
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首先要讓學生在一定的交際情境中開口說話。但是,由于年齡和生理方面原因,中職學生不再會像小學和初中那樣在課堂上踴躍發言。教學中,可聯系學生實際,開展一些口語交際能力的活動,例如,課前五分鐘演講、復述、即席發言等,鼓勵學生利用各種機會多當眾說話。說話交流時提醒學生注意特定情境,有意識地圍繞主題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在說的過程中,只要有一點可取之處就予以肯定,使學生嘗到“說”的甜頭。通過多樣的實踐活動,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而且培養和提高了學生敢說、善說的能力。其次,說話與傾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交際雙方在應答之前都要虛心“傾聽”,捕捉并篩選出正確的言語信息。如果對話中不認真傾聽,就會抓不住問題的實質,答非所問,給溝通造成障礙,甚至會帶來極其嚴重的后果。當學生渴望在人際交往中獲取更多信息時,實現交際的真正目的時,最好先做個好聽眾,注意積極傾聽。任何形式的口語交際都應包含“傾聽”和“說話”兩個側面,忽略任何一個側面都不能構成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培養學生的說話和傾聽技巧,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體驗口語交際的魅力。這樣才能真正培養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中職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教師應該把口語交際能力當做中職學生能力培養的關鍵點常抓不懈,盡量創造各種條件,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通過有意義的交際性實踐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嘉穎.中職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J].林區教學,2015年02期
[2]鄭桂華.口語交際教學再認識[J].語文學習,2011(04)
[3]游翠峰.論中職語文教學目標及趨向[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4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