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川 郭兆陽
【摘要】交通工程管理是整個交通建設的關鍵。但是,由于我國的國情,我國在交通工程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從交通工程管理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著手,分析了當前我國的交通工程管理還存在諸多弊端,并指出今后該如何解決當前面臨的困難。
【關鍵詞】交通工程管理;重要性;問題
中圖分類號:U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4-044-01
一、交通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交通工程管理,是公路建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對公路建設過程中有關施工和養護方面的組織與管理,是公路建設的基礎管理環節。
交通工程管理中,交通工程質量至關重要,它關系到國家的命運和民族的未來。探索適合我國國情和現時特點的施工質量管理方式和質量保證體系就顯得更為重要,己成為當務之急。要想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益地完成交通工程建設,就必須對工程質量事故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做好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
我國交通日益發達,公路的里程日益增加與此同時,公路的養護工作也顯得越來越重要。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涵蓋了體制機制、養護工程、規費征收、路產保護、隊伍建設、行業穩定等眾多領域。
如果說公路建設是前提,養護管理就是保障,建設成就越大,養護管理任務責任越重,公路建設是積極的發展,而養護管理則是永續的發展。目前我國公路的修建只是解決交通問題的第一步,公路建成后為了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保證國家的投資發揮最大的效益,必須對其采取非常完善的養護措施。如果只靠新建工程和規模擴張來發展交通事業,在資金和技術等方面也是無法做到的。只有切實重視和加強公路養護管理,通過養護盡最大努力延長現有公路的使用壽命,通過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現有公路設施的效率,才能更加有效地減少對土地的占用和其它資源的消耗。
二、我國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公路工程管理模式的不同和管理層次的多元化,在施工管理中存在資源配置不合理,資金浪費嚴重,施工質量監管不嚴格,偷工減料的現象突出,延期完工的現象時有發生等很諸多問題,從而嚴重影響公路養護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管理體制的創新。
目前我國的交通養護管理上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養護管理體制落后。目前我國高速公路的養護管理大多仍采用事業型的管理體制,對養護管理強制性要求,缺乏足夠的認識及有效的法律約束,對養護資金投入不足,養護經費來源主要采用撥款形式,不能適應高速公路管理企業經營性要求。對養護責任事故追究不力,監管不嚴、處罰過輕尚未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這些方面己嚴重影響了養護技術水平的提高與管理機制的創新。其次,養護機械配套率不足,養護科技含量低。雖然一些地方,配備了從國外引進的大功率綜合性養護機械,但對機械適應能力差,對機械性能的開發嚴重不足,使用頻率低,有些地方甚至仍然采用傳統的手工作坊式生產組織,造成了社會資源的重復配置,浪費了人力、物力。還有,養護管理人員總體素質普遍偏低。管理者對養護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人才的投入不足,造成養護人才短缺。另外,公路養護缺少養護定額的規范。由于全國沒有統一的養護定額和技術規范,養護工程費支出沒有考量標準,隨意性比較大,引發了許多管理問題。
三、我國交通工程管理的改革手段
(一)交通工程管理中施工管理的改革手段
1.首先要要抓好各施工階段的管理,對施工單位的各施工階段要定期檢查,制定工程實施過程中的一系列質量管理小目標,具體細化每項工作。采取的措施首先一定要合理得當,讓人信服,對存在的問題質監部門以書面形式發至施工單位,以提高工程質量。另外,根據公路項目招投標工作存在問題,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建立健全公開、公平的招投標工作機制,嚴格遵守基本建設程序。
2.完善質量管理保證體系。高度重視基層的施工質量,從質量教育入手,把“質量第一”的觀點溶化到每個職工的自覺行動中,要分層次,一級一級的落實下去,盡量將復雜的理論變得淺顯易懂,符合大眾的口味,使職工們認識到質量問題不僅是經濟技術問題,而是關系到公司和國家的前途和發展。要在施工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質量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中,減少經濟損失。質量管理人員要在施工現場督促施工人員按規范施工。
3.做好工序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工序順序,堅持開工前進行技術交流,在工程開工前,由技術負責人向工長及施工人員機械人員詳細講述施工工藝、施工方案、技術標準及質量保證措施。加強現場工序管理,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按順序完成每一項工作。
(二)交通工程管理中養護管理的改革手段
1.利用科技手段促進公路養護管理現代化。首先,通過功能強大的軟件,使數據管理便捷高效,為公路養護和運營提供大量、及時、準確的數據信息,為公路交通的發展提供了有效依據。其次,通過高科技手段,實現人工檢測向自動化檢測發展,使公路質量的檢測、評估分析更加快捷、準確。
另外,學習使用國外高等級公路養護適用新技術,延長公路使用壽命,實現公路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建設專業化的養護隊伍,加強監管力度。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公路養護管理養護工程要建立競爭機制,要求養護人員要有競爭意識,具備全方位養護能力,建立一支訓練有素、機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備的專業化養護隊伍。加強政府對公路行業的監管力度。政府要組織制定相應的運營高等級公路的養護技術標準、操作規程和規范,養護作業實行社會監理、政府監督。
3.養護機械發展對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水平的提高,公路建設與養護質量要求日趨嚴格。交通工程中新技術的運用,加速了建筑產品革新,對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采用先進的機械設備進行機械化施工、科學管理才能保證工程任務順利完成。養護機械化是公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實現養護機械化,需要不斷提高公路養護機械的裝備率、配套率。養護機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發展,提高機械的使用效益,適應高等級公路安全、快捷的作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