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摘要】眾所周知“中專生”是按照所學專業特點劃分的,畢業后能掌握相應專業技能的學生人群。中專生所學專業預示了他將來所要從事的職業。在很多同學,家長甚至是老師的眼中,中專生往往是學習成績差,放蕩不羈的代名詞。大部分中專生在校期間除了要學習相當于高中階段的文化基礎課,還要分出很多時間學習專業課,為以后所從事的工作打基礎,他們的文化課成績較差,醫學基礎課要想學好難度可想而知。但是,中專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學生,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作為醫學基礎課教師,更作為一個病理學教師,我通過把握中專病理學教學的特點和規律,就“中專生”如何建立學習病理學的自信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病理學學習;學生自信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4-144-01
一、擺正心態,建立師生間良好的情感氛圍
古人云: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意思是說,只有學生愛戴自己的老師,老師才能很好的傳授自己的知識。營造師生間良好的情感氛圍首先要讓你的學生對你這位老師有第一好感,學生要從心理上認同你。學生只有喜歡這位老師,才會喜歡你所教的這門學科——病理學,并逐漸對它產生興趣。我認為教師應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①首先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不急不躁不驕不餒,中專生不太可能為你在各種教學競賽上爭榮譽,他們有時候甚至連作業都會偷懶,所以不要給自己定下不可能完成的教學目標,一切要從實際出發,耐心的去挖掘學生本身最大的潛力。學生失敗了要給予鼓勵,成功了要給予表揚。②教師要注重個人素質。中專生的社會經驗要比初、高中生多,所以老師不但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有淵博的文化底蘊。在業務上要精益求精,在工作態度上一絲不茍。首先在知識上折服學生,使他們對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形成堅強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毅力。除此之外,老師的品行也是至關重要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師高尚的品行對學生今后的人生觀、行為舉止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二、精益求精,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質量
中專生的醫學基礎課學不好,最關鍵的原因就是普遍不重視,覺得以后沒有用,更別提課下復習練習了。每當看到有同學在我的課上非常認真的練習雕牙時,我都會調侃的說:“牙雕的不錯嘛,有空幫我雕一口啊,我先準備著等老了好用!”于是同學總會笑笑停住了手。所以,想要中專生學好病理學,就必須抓住課堂45分鐘,在有限的時間最大限度的幫助學生,使他們相信病理學不難學,相信病理學可以學以致用。具體我是這樣實踐的:
1.明晰的教學思路,構建病理學知識框架。中專生業余時間活動多,學習效率不高,就要求我們醫學基礎課老師不能按部就班地去教學,要對教材進行大膽的處理,哪里是重點應該詳講,哪里應該略講,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其次,中專生文化基礎大都不牢固,在課堂上聽課時,由于種種原因,他們對自己的不解之處常常是說不清、道不明。所以備課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就是說要仔細揣摩他們的學習心理,分析學生可能出現的困難與錯誤,為學生增加信心。把一個知識點講好永遠比略講10個知識點要有效。
2.生動的講解方法,從聽懂到掌握。學生學習病理學應該分成3個階段,聽懂,記住,掌握。中專生往往文化基礎薄弱,所以在實際教學中首先一定要讓學生聽懂。課堂上語言要生動、形象,并可將死板的醫學知識具體化、生動化,甚至幽默化,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理解并接受新的知識。在講授新知識的時候,要先把相關的舊知識先回顧一下。不要小看這一步,在我的實踐中,有一次講炎癥的滲出過程,學生們竟然連血管中的成份都記不清了,由此可見復習回顧的重要性。
其次來說說記憶問題,對于大多數學生最容易的一步對于“中專生”卻變得很困難,因為中專生能夠在課下主動去記憶知識點的學生太少了,所以任課老師一定要花心思去幫助他們,我總是想辦法把知識點編成各種口訣來減小記憶難度,例如在講解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時充血一大、紅、熱;淤血一大、紫、涼。炎癥的局部臨床表現紅、腫、熱、痛等。學生用心去記可能很快就能記住,但不能持久,總是忘記或者是混淆。因此,我有時會拿出一些難度適中,緊扣知識點的病例,讓學生自己去討論,去分析,去演板,這才是能讓學生產生自信的關鍵一步,一定要讓學生產生一種通過自己努力獲得成功的感覺。
三、傳授學習方法,鞏固學習成果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要想鞏固學習的成果,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學會自主學習。首先要指導學生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如何預習新知、復習舊識,只要學生能夠說出自己哪里不懂,不會,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其次,要讓學生了解病理學在醫學基礎課中的重要性,病理學既是“橋梁”又是“支柱”,“橋梁”是承前啟后而“支柱”則是根基,根基不穩則何談摩天大樓更何談承前啟后。最后,我還注重培養學生們通過討論、分析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團隊協作來揭曉答案,而不是像嗷嗷待哺的小鳥似的等著老師來揭曉。當學生由等著老師講解變為與別人激烈的討論,闡述自己的觀點本身就是一種進步,一種自信的表現,而學生接下來的發展,必然是通過自己獨立冷靜的思考來獲得答案。我想,此時學生已經擁有了我們希望傳授給他們的東西:自信,冷靜,睿智……
“中專生”的教育不是培養尖子生,但中專生的教育也是培養“精英”,是培養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所以對于我來說,幫助一個中專生建立學習病理學的自信和培養一個上清華的尖子生同樣光榮。我會在以后的工作中總結教學方法,在發展學生智力的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能夠擁有自信自強的美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