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曉珍
【摘要】 目前,隨著政府投融資規模的擴大,政府積極拉動投資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但縣級政府財力有限,投資資金缺口較大,原有的融資模式已不能適應現在的投資需求,為此需要探索新模式,搭建新的投融資平臺,利用市場化手段多種渠道,整合政府優質資源,為政府募集資金緩解資金瓶頸,更好地推動城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和民生及生態環境工程建設發展。
【關鍵詞】 國企 投融資 對策
加強政府投融資平臺建設,是促進洞頭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手段。而政府的投融資平臺建設主要依托國有企業。洞頭經濟總量小,財力弱,發展步子緩慢,其主要癥結在于市場主體發育不完善,國有企業規模小,融資渠道單一,資源優勢難以最大釋放出來。針對洞頭國有企業投融資平臺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本文結合洞頭縣實際,對如何加快國企投融資平臺建設,提升國企投融資能力進行初淺分析。
一、洞頭縣國企投融資平臺現狀
目前洞頭縣涉及投融資企業共有8家,其中洞頭縣獨資的有6家,與溫州雙方共同出資的有2家。
1、洞頭縣獨資的6家投融資國有企業主要情況
一是城建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1億元,該公司由縣財政局(國資辦)直接管理,承擔全縣參與其他重大投資企業組建并作為出資人,同時負責籌措縣本級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及其他重點項目的建設資金。二是中心漁港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由海洋與漁業局牽頭組建,屬融資性臨時機構,注冊資本金200萬元。運作的資金全部是上級補助和縣財政撥款,公司沒有具體經營,是洞頭縣漁港工程建設管理的一個平臺。三是水利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該公司由農林水利局牽頭組建,由國資委履行出資職責,以環島西片圍涂工程項目為主,進行工程建設資金融資。四是新農村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該公司由農村住房建設辦公室(漁農辦)牽頭組建,充分發揮縣農房改造集聚建設開發主體和融資平臺職能作用,已相繼成立了6個街道鄉鎮分(子)公司,規范其運行管理。五是城市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7000萬元,該公司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建設項目投融資為主,由城市開發建設指揮部牽頭組建。六是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含其他資產劃入3500萬元),該公司由縣旅游委員會牽頭,整合旅游資源和資產,正在進行融資項目的包裝(主要將洞頭國家級5A旅游景區建設項目作為融資項目進行包裝)、可行性編制等相關工作,搭建旅游設施建設及產業開發項目投融資平臺。
2、與溫州等共同出資的2家投融資國有企業主要情況
一是狀元南片圍涂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金1.07億元,該公司由縣城建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占51%)與溫州電力投資有限公司(占49%)共同出資組建,雙方已到位注冊資本金2.07億元,項目資金全部通過銀行融資,向銀行融資貸款計劃額度為8.2億元,截止到2014年年底銀行融得資金5億元。二是大小門島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13萬元,該公司由縣城建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占40%)、溫州港集團(占30%)及溫州市甌江口開發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占30%)三方共同出資組建,項目資金全部通過銀行融資。
二、洞頭縣國企投融資平臺存在的問題
一是公司規模小,注冊資金少,政府資產及資金注入不足,整體實力差,難以承接大型項目的投資建造,所發揮的投融資能力和經營實力都有限。二是公司主要承擔公益性建設項目,公司本身并沒有經營收益,具有穩定的經營性收入很少。公司本身無現金流,無直接經營效益,項目難以滿足融資要求。三是公司以單獨形式存在,未能充分整合,難以形成完整的產業整合和有效的現金流。四是融資渠道單一,后續融資壓力大。8家投融資公司建設資金融資主要來源于銀行貸款、上級投資補助等,在發行債券、包裝上市、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方面仍是空白,雖然政府近年來也開始關注并著力支持該類融資途徑,但受政府投融資管理體制、資本市場和公司本身規模等方面的約束,該類融資比重在一定時期內難以有較大提高。五是投融資職能平臺未真正建立。除洞頭縣參股的大小門島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和控股的狀元南片圍涂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投融資平臺已基本建立外,其他6家獨資公司的投融資平臺未真正建立。不少平臺公司只是履行政府融資的職能,是一種載體和媒介,不具備投資功能。六是公司債務償方面還主要依靠財政性資金,并寄托于未來的土地出讓收益;融資方面,由于公司大部分資產規模相對較小,在向銀行融資時可用于抵押物的資產總量嚴重不足;而債券融資方面,還遠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要求。
三、加快縣級國企投融資平臺建設,提升國企投融資能力的建議
1、整合優勢資源,提升國企投融資能力
(1)整合現有企業資源,增強企業實力。根據甌洞一體化工作,按區域進行整合企業資源,構建 “四平臺、一綜合”國資體系,增強企業實力,促進投融資平臺健康運轉。一是大小門區域投融資平臺,以大小門島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為基礎,負責區域投資開發建設。二是甌江口區域投融資平臺,以甌江口及靈昆區原相關國有公司為基礎整合,負責區域投資開發建設。三是深水港及狀元南片區域投融資平臺,以深水港開發相關公司和狀元南片圍涂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基礎整合,負責區域投資開發建設。四是洞頭本區域投融資平臺,以“縣城市發展有限公司”為基礎,整合現有洞頭區域的投融資平臺,負責區域投資開發建設。通過優化現有公司“縣城市發展有限公司”,使公司能合理體現資產規模、經營收益和現金流,增強向商業銀行及公開市場的融資能力。五是整合現有其他企業資源形成綜合,剔除投融資公司整合后的相關國企,將剩余的包括靈昆所有的國有企業按經營性、公益性、政策性、資產管理型等進行分類,整合統一國資管理體系。
(2)加快項目整合,提升融資運作能力。融資平臺融資能否成功關鍵還取決于項目包裝,必須深入研究當前宏觀調控的信貸政策,加強與銀行的對接溝通,篩選一批符合銀行融資要求的優質項目,建立投融資項目庫,實現有計劃、高效的融資。聘請專業團隊,將現有融資平臺、土地、資產進行梳理,按照“1+11”的模式打造融資平臺,即設立縣級投資公司作為母公司,將相關的土地、資產劃入,平臺公司、國有經營企業變更股權母公司名下(保持公司性質、管理部門、使用單位不變),下設甌江口版塊建設子公司、大小門版塊建設子公司、狀南版塊建設子公司以及現有的四大平臺公司、土地儲備中心、新設立的礦業公司、市政公用公司作為子公司,根據需要增設交通發展子公司。
(3)通過依托信用和資本平臺,拓寬投融資來源渠道和方式,實現投融資主體的多元化,向重點項目進行投資和向部分企業注入資本金。通過母子公司形式實施縣域內投資建設,母公司負責融資,子公司負責投資,子公司也可根據需要自行融資,母公司或子公司間又可提供信用擔保,最大限度提升政府項目融資能力。目前洞頭縣已經委托浙商證券公司在策劃,待時機成熟的時候,以國有公司為載體,組織發行企業債券,加大籌融資力度。
(4)通過盤活存量,放大和吸引增量,產品經營與資本運營相互支撐,在更大范圍、更高層面上發揮國資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提高抗風險能力。
2、規范國企投融資平臺建設,深化國有投融資企業管理體系
一是建立和完善平臺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充實和完善董事會、監事會及經營班子,由專職人員負責具體的業務工作。二是增強平臺公司的經濟實力,把政府掌控的有形資產、無形資產最大限度劃給平臺公司,統一管理、統一經營,以增強平臺公司的經濟實力和營運能力,降低平臺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提高授信額度比例。三是規范平臺公司會計核算,使其真正成為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
3、加大投融資行為的監管主體建設,加強債務風險監控管理
建立投融資管理辦公室,作為日常管理機構,負責年初融資計劃的具體方案和運作,動態跟蹤融資活動,具體協調、解決政府融資平臺公司運作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債務風險監控管理,即做好債務統計、債務歸還分析、債務風險預測分析,建立負債預警機制,防范債務風險。
按照“舉債有度、還債有信、用債有效、管理有力”的要求,結合洞頭縣實際,建議制定出臺《洞頭縣政府債務管理暫行辦法》。
(1)實行政府債務的統一管理。實行政府債務一體化管理,在借款性質和還款渠道不變的前提下,建議將原來分散的政府債務統一收歸縣金融辦管理,實行統借統還,建立完善“借、用、還”一體化管理體系。未經縣政府批準,任何部門、單位不得擅自對外舉借債務。
(2)優化政府債務結構。在具體舉借過程中,要將債務結構由短期債務向長期債務轉變,全面優化政府債務期限結構,實現債務還款年度均衡化,有效規避還款高峰和流動性風險。在鞏固傳統渠道的同時,要積極創新融資方式,如發行企業債務、長期票據及集合信托產品等,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促進政府融資的市場化、社會化和多元化運作。
(3)建立政府債務償還機制。要建立財政性資金,債務主體的自有資金和經營收益等為主要來源的政府債務償債資金,由縣金融辦下達償債資金計劃,進行統籌調度,確保到期債務應償盡償。建立政府債務償還穩定機制,以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債務風險。
(4)合理確定政府債務規模。縣政府提出舉債計劃,提請縣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后,按照每年綜合財力安排可用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量,結合具體的債務期限結構利率水平對全縣的總體債務規模進行測算,確定政府債務的合同總量規模,并以此指導縣政府年度投融資計劃安排,把政府債務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
【參考文獻】
[1] 吳金云: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2(4).
(責任編輯:張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