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保等
摘要華皖616是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于2008年以自育系H239為母本,自育系H6M為父本選育而成的優質玉米新品種。該品種于2011~2013年分別參加遼寧省玉米品種預備試驗、區域試驗、生產試驗,綜合表現突出,2014年通過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遼審玉2013023)。該文對華皖616的品種來源、選育經過及特征特性進行了分析,以期獲得大面積推廣種植。
關鍵詞玉米;華皖616;品種選育;特征特性
中圖分類號S51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21-051-02
作者簡介王家保(1978- ),男,安徽舒城人,助理研究員,碩士,從事生物技術研究。
收稿日期20150609
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飼料、經濟及生物能源作物[1]。2014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已突破3 700萬hm2,未來仍有繼續擴大的趨勢。玉米產量的豐欠程度直接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種植優良玉米品種是提高玉米產量的有效措施[2]。隨著我國種植結構的調整,耕作制度和氣候條件的變化,玉米生產對品種要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及時選育出適用于生產需求和環境變化的新品種是玉米育種的首要目標。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從新種質材料創制著手,通過引進與篩選,育成了集高產、優質、抗逆性強與適應性廣等優點于一身的玉米新品種——華皖616。該品種于2008年選育而成,經公司多年多點黃淮海區域和東華北區域試驗檢測,綜合表現突出,2014年通過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遼審玉2013023)。
1品種來源及選育經過
華皖616(試驗代號HW0616)是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以自育系H239為母本, 自育系H6M為父本于2008年組配而成的玉米單交種。母本H239自交系是利用自交系H639的變異株為基礎材料,采用常規育種的方法,經過連續8代自交選育而成,其中自交系H639為單位自選系,來源于鄭58與齊319雜交經6代連續自交選育而成;父本H6M自交系是以美國玉米雜交種先玉335為基礎材料,采用常規育種的方法,經過6代連續自交定向選育而成。
該雜交種于2008年春季在海南島公司基地組配,同年參加該公司鑒定試驗,2009~2010年參加該公司組織的黃淮海區域和東華北區域多點鑒定試驗,產量和抗性綜合表現突出。 2011年公司以代號HW0616參加遼寧省預備試驗,2012~2013年參加遼寧省區域試驗,2013年參加遼寧省生產試驗,2014年通過遼寧省審定。
2產量表現
2.1品種比較試驗
該雜交種2008年在初級鑒定試驗中(阜陽)單產9 580.0 kg/hm2,較對照種鄭單958增產20.5%。2009年在東華北多點鑒定試驗中,平均產量11 495.0 kg/hm2,平均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7.5%。2010年在東華北多點鑒定試驗中,平均產量12 267.0 kg/hm2,平均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8.6%。
2.2遼寧省玉米預試、區試
2011年參加遼寧省高密中晚熟組玉米預備試驗,6個點全部增產,平均產量12 105.0 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3.6%,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在參試品種中居15位。
2012年參加遼寧省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產量11 489.4 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7%,試點中7點增產1點減產,居參試組合第8位。2013年在遼寧省區試中平均產量11 734.2 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1.9%,達極顯著水平,6點全部增產,居參試組合第4位。在2012~2013年遼寧省玉米品種區域試驗中,2年平均產量11 611.8 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9.8%(表1)。
2.3生產試驗
2013年參加遼寧省高密中晚熟組生產試驗,試驗中7點全部增產,平均產量11 322.0 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2.8%,居參試組合第3位。
3主要特征特性
3.1植株性狀
華皖616幼苗拱土力強,苗期根系發達,葉色深綠,苗勢強,葉鞘為紫色;成株株型半緊湊,穗上部葉片上沖,莖葉夾角小,穗位葉及以下葉平展,葉片較窄挺,分布稀疏,透光性好,雄穗分枝4~9個,穎殼為綠色,花藥為黃色,花絲為綠色,花粉量大,花期協調。
2012~2013年2年區域試驗匯總結果表明:該品種成株株高290 cm,穗位高121 cm,單株葉片數為19~20片(表2)。
3.2經濟性狀
果穗筒形,穗柄短,苞葉短,穗長19.4 cm,穗行數14~18行,行粒數34粒,出子率85.7%,千粒重424 g,穗軸紅色,子粒黃色,粒形為馬齒形(表3)。
3.3生育期
華皖616在遼寧省春播生育期131 d左右,需有效積溫2 907 ℃,比對照鄭單958早熟2 d。
3.4營養成分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試:該品種容重742 g/L,粗蛋白含量(干基)101.8 mg/g,粗脂肪含量(干基)34.0 mg/g,粗淀粉含量(干基)7456 mg/g,賴氨酸含量(干基)3.3 mg/g。
3.5抗病蟲性2012~2013年2年經沈陽農業大學植保學院抗病蟲害接種鑒定結果表明:該品種抗大斑病(1~3級),抗灰斑病(1~3級),中抗彎孢菌葉斑病(1~5級),感莖基腐病(1~7級),抗絲黑穗病(病株率0.0%~3.0%),抗性鑒定結果如表4所示。
3.6適宜種植區域
經過試驗示范表明,華皖616在遼寧省可以大面積推廣種植,尤其在遼寧寬甸、鐵嶺、沈陽、遼陽、阜新、朝陽、錦州、法庫等有效積溫在2 950 ℃以上的中晚熟玉米區種植較好。除遼寧地區外,華皖616也可以在吉林省四平、長春地區,內蒙古赤峰、通遼地區,河北承德、張家口地區推廣種植。
4栽培技術要點
①根據遼寧省區域試驗及公司多年試驗結果,華皖616適合在遼寧全省和東華北其他中晚熟玉米區種植,一般產量為12 000 kg/hm2,可增產至15 000 kg/hm2。②播種前精選種子,去除破損粒、霉變粒,曬種以促進種子后熟,提高種子活力,為防止苗期地下病蟲害,可以拌種或對種子包衣處理[3]。③在種植方式上既可以寬窄行種植,也可以60 cm等行距種植。根據土地肥力不同選擇適宜密度,一般種植密度為60 000~67 500株/hm2,最多不應超過75 000株/hm2;播期一般在4月28~5月5日,最遲不晚于5月15日,以充分利用光熱資源,確保正常成熟。④田間管理上要做到及時間定苗、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適時灌水等。底肥可施優質農家肥45 000 kg/hm2,施肥方式可采用“種肥同播”或分期追肥2種方法,“種肥同播”在玉米播種時將控釋肥一次施入,分期追肥應在玉米拔節期(播后25~30 d),施入肥料總量的40%,大喇叭口期(播后40~45 d)施入肥料總量的60%,注意增施磷鉀肥。⑤化學除草最好在播后苗前進行,大喇叭口期應注意防治玉米螟,噴藥或呋喃丹丟心均可達到好的效果。⑥玉米子粒灌漿速率和灌漿持續期決定玉米庫容的充實程度,進而決定粒重[4], 因此成熟收獲是玉米獲得高產的有效措施之一,華皖616活株成熟,只要條件允許,可適當晚收,使其充分灌漿,增加千粒重,從而達到增加產量的效果。
5制種技術要點
①選地:需要選擇中上等肥力、排灌方便的平地。②隔離:選擇不少于300 m的隔離地塊。③播期:在西北制種一般4月15日~4月25日播種。④密度:母本種植密度75 000株/hm2,父本種植密度15 000株/hm2。⑤肥水管理:底施優質農家肥30 000 kg/hm2,磷酸二銨300 kg/hm2,中耕時(6月上旬)追尿素300~600 kg/hm2。⑥病蟲害防治:用玉米種衣劑對父母本進行包衣,可防苗期地下病蟲害。⑦花期調節:先播父本,第4天再播母本。⑧行比:父母本行比以1∶6為宜。⑨為確保制種質量,應嚴格去雜,在雄穗露出前帶1~2片葉去雄,授粉結束后將父本全部砍除。⑩收獲期可剝皮晾曬,加速降水。收后及時晾曬,待水分降至15%時即可脫粒。制種產量可達6 000~7 500 kg/hm2。
參考文獻
[1]
肖長新,陳延玲,米國華.灌漿后期6BA灌根對玉米衰老和產量形成的影響[J].玉米科學,2014,22(1):103-107,113.
[2] 劉旭,景希強,何晶,等.遼寧省玉米雜優模式分析及種質基礎[J].玉米科學,2014,22(1):15-17,22.
[3] 張新,侯廷榮,張桂閣,等.玉米雜交種聊玉23號高產栽培及制種技術[J].中國種業,2014(3):76-77.
[4] 楊升輝,楊恒山,李洪杰,等.不同氮肥運籌下春玉米子粒灌漿特性的分析[J].玉米科學,2014,22(1):91-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