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文化軟實力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利用企業自身固有的文化優勢,提升企業的抵抗力。本文以晉煤供電分公司為例,詳細論述了企業文化實施的背景、具體采取的主要做法,以及得出的結論性思考。
關鍵詞:企業文化;抵抗力;凝聚力;職業行為養成
一年企業靠產品,十年企業靠管理,百年企業靠文化。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市場形勢不容樂觀,安全壓力巨大,企業發展面臨困境的實際現狀,企業如何利用自身固有的文化優勢,凝聚團隊合力,規范員工行為,帶領隊伍破難前行,不斷提升企業的抵抗力。我們結合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一些嘗試性的探索研究。
一、加強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實施背景
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觀、行為準則以及在此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企業風格。晉煤集團供電分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實踐,已經形成了以“用忠誠和奉獻播撒光明”為中心的文化體系。
1.加強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是響應晉煤集團建設國際一流晉煤特色綜合能源企業集團發展的需要。晉煤集團多年來已經形成了以集團公司為主導、以子分公司為基礎的企業文化建設新格局。它是不斷推動集團向前發展的內在動力,是晉煤兒女戰勝任何困難的強大后盾,是晉煤人取得成功的思想基石和精神支柱,傳承和發揚這種文化精神是每一名晉煤人的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2.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晉煤供電分公司打造一流煤礦供電企業的需要。公司成立以來,十多年的發展中,業務規模和員工人數急劇增長。成立時間短、發展速度快、工作任務重,是擺在公司面前最大的難題。與此同時,公司員工來自于五湖四海,不同背景交織在一起,要想形成共同的認知識度,就必須依托企業文化,使每一名員工真正意識到企業興衰與個人前途息息相關,個人的成功匯聚起來就是企業的發展,從而激發出員工的創業熱情。
3.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每一位員工個人成長的需要。朱熹說,“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一個人在社會中成長,最基本的素質就是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的本員工作。優秀的企業文化理念,通過積極向上的氛圍營造,將其轉化為一種內在需求、一種人生覺悟、一種良好習慣、一種自覺行為,增強了員工恪盡職守的責任意識和遵章守紀的自覺意識,甚至于激發員工安全生產的活力和創造力。
二、加強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的主要做法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許多專家們研究發現,持續發展的企業更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注重培養共同價值觀和群體意識。特別是在后金融危機時期,誰擁有文化優勢,誰就擁有競爭優勢。晉煤供電分公司結合實際,把增強企業文化的凝聚力和培育員工行為養成放在重要位置,豐富載體、創新形式,讓每一名員工熟記、認知、內化,進一步增強企業凝聚力,促進企業持續保持健康發展。
1.增強企業文化的凝聚力
企業文化作為引領、規范企業員工的一種精神文化,對增強凝聚力有著極大的助推作用。突出表現在精神凝聚力和政治凝聚力。
在精神凝聚力方面,晉煤供電分公司從員工關注的興奮點、干群關系的矛盾點、安全生產的疑難點出發,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2014年面對煤炭市場持續下挫,企業發展遭遇最強“寒流”。為了幫助大家掃除心靈“陰霾”,公司在第一時間聯系專家組織專題講座。使員工們心更齊、志更堅,齊心協力共闖難關的決心也更大了。
在政治凝聚力方面,晉煤供電分公司緊緊抓住“廣大員工是企業的主人”這一關鍵,堅持民生工程建設與安全生產同等重要的思路。特別是在企業發展面臨困境的情況下,他們依然堅定“群眾利益無小事”,堅持做到職工每年健康體檢,對基層區隊的和偏遠站點的工作生活基礎設施進行改善,解決了員工飲水、就餐、取暖等生活問題,幫扶困難職工群眾等,有效地增強了企業的政治凝聚力。
2.注重員工職業行為的養成
企業文化要實現“落地”,行為文化建設是關鍵。晉煤供電分公司深刻認識到必須把行為文化融入到企業各個環節,做到全員全過程與企業發展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最后才能形成經濟效益。重點抓住員工行為再塑和管理機制重建兩個關鍵因素,全面推進企業行為文化建設。
行為再塑,實施程序化規范管理。供電行業本身就是一個高危行業,給煤礦供電就更是險象環生,“任何小的失誤都可能釀成大的后果”。再則從歷史的數據表明,由于員工的不安全行為導致供電事故的比率很高。因此,晉煤供電分公司在推進員工基本行為規范過程中,通過創新管理載體,制定符合煤礦特色和自身實際的程序化管理規范,保障崗位目標和公司目標的實現。程序化管理根據“基礎管理規范化、運行管理流程化、設備管理精細化、班組建設人文化、培訓工作實效化”的基本思路,形成了《程序化管理文件匯編手冊》,明晰的工作流程、清楚的工作內容、規范的操作程序,大大提高了供電專業化技術水平,達到了“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的規范化管理的目的。
機制重建,堅持制度建設與落實。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是建立企業基本行為規范的核心內容。晉煤供電分公司以“深化制度建設與落實“為主線,建立健全了決策制度、運行制度、反饋制度、監督保障等相關制度,形成了包括安全績效考核、精神文明考核、全面預算考核、生產績效考核、重點工作考核、主要工作考核在內的《供電分公司制度建設管理辦法》。溝通、精細、透明的管理,進一步控制管理中粗放現象和隨意性,激發了員工參與企業發展的積極性。多年來,公司集體上訪、越級上訪、交通事故保持“零“紀錄,員工隊伍心靈安定,生活穩定、秩序和諧。
三、加強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思考
在經濟改革浪潮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建設持久生命力的企業文化,已成為中外企業的戰略選擇。基于這種考慮,筆者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兩點思考:
1.要以發展為核心,構建戰略導向型文化
發展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隨著國家經濟方式的轉變,迫切需要加強頂層設計,構筑起整體戰略導向型文化,形成具有鮮明個性的企業文化體系,積極發揮企業文化在內增凝聚力、外增影響力的作用,不斷推動企業自身發展。
2.要以精細化管理為載體,積極打造文化管理平臺
企業文化重在“實踐”,貴在“落地”。如果不融入管理,就會形成“兩張皮”,沒有生命力。因此,要把“做崗位、做現場、做精細”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著力點,以此來支撐企業文化管理創新的新平臺。
【參考文獻】
[1]《塑造企業文化的12大方略》常智山編著 中國紡織出版社
[2]《企業文化落實高效手冊》 楊克明編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廉波(1980—)男,職稱,政工師;籍貫:山西高平;研究方向:公司精神文明建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的實踐與研究;單位: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供電分公司。